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公共交通》2014,(7):51-51
6月6日,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院ITS中心主任李斌带领的交通运输部公交都市创建督导组莅临我司,对我市公交都市创建工作进行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2.
《交通标准化》2009,(18):67-68
8月18日,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公路水路交通应急能力建设研究》中间研究成果专家评审会。该课题由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简称“交科院”)承担。评审专家由交通运输部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刘鹏、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总工曲国胜等专家组成。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水运局、海事局、质监总站、安监司、搜救中心等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交科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主任江玉林等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2010年8月11日,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交通产品认证中心主任张浩、交通产品认证中心常务副主任毕仁忠等一行3人赴河北省涿州市中胶国际胶带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4.
正主题合作·创新·发展时间9月2日下午嘉宾特邀参加中国-亚欧博览会开幕式的国家领导出席人员丝绸之路沿线交通运输部部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交通运输部相关司局领导、丝绸  相似文献   

5.
, 《交通标准化》2012,(16):13-13
7月1日,湖北省"十二五"第四批港航项目暨宜昌交通"四港六路"建设工程启动仪式在枝江白洋作业区综合码头现场举行。湖北省副省长、宜昌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郭有明宣布工程开工。湖北省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尤习贵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副  相似文献   

6.
2012年5月30日下午,交通运输部政策法规司司长何建中、政策法规司宣传处处长李占川、法制处处长王海峰和交通运输部新闻办新闻中心主任彭燕等领导到石家庄公交总公司视察指导工作。河北省交通运输副厅长宋晓瑛、石家庄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罗二虎、省交通运输厅政策法规处处长齐树平和省交通运输厅宣传中心主任李书岐等领导陪同视察。  相似文献   

7.
《交通标准化》2010,(2):49-50
记者从2009年12月8日~9日在上海举行的“绿色交通运输2009”国际峰会上了解到,世博会期间园区内公交车辆将全部采用零排放的新能源环保车,进一步将绿色世博展示在中外宾客面前,显示我国在节毹减排及发展绿色交通方面的决心。交通运输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中国交通能源管理办公室主任朱伽林出席会议并作了主题演讲。  相似文献   

8.
低碳交通运输是低碳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其核心在于提高交通运输的能源效率,改善交通运输的能耗结构,优化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式,目的在于使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公共运输系统最大限度减少高碳能源的高强度消耗。  相似文献   

9.
2022年1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并要求各省份做好省域指标的制定工作。基于交通运输部构建的指标体系,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经验,结合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开展的《江苏交通强省战略研究》成果,立足江苏特点,从“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绿色、经济、智慧”的7大价值取向入手,构建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应联合国地区发展中心主任、韩国土地交通和海洋部部长和日本环境部部长联名邀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体改法规司何建中司长率部体改法规司、规划司、公路司、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共5名同志组成的代表团,  相似文献   

11.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是系统工程理论与交通运输专业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专业系统工程。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这一专业术语至今,在应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于交通运输系统的过程 中,形成了交通运输专业系统工程的特色。本文在回顾交通运输系统工程近半个世纪发展历程 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演化过程;结合影响交通运输系统的要素 与重大活动,梳理提炼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阐述不同阶段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发 展理论进展与工程实践成就。考虑到过去近40年来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水平已有了较大变化, 本文提出了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要点,展望了我国交通运输工程实践中面临的 难题。研究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工程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应结合新时期交 通运输需求的时空特性与交通供给模式的演变,重点研究交通运输系统服务效能提升理论与方 法,攻克碳中和目标下的运输供给技术与管理机制建设难题,切实解决交通运输工程实践与政策 领域内日益复杂的问题,从学术、理论及应用上提升交通强国和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2.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城市轨道交通系成立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6月11日举行,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焦桐善为首,包括秦国栋、郭春安、刘迁、孙壮志、蒋玉琨、王明生、卫和军等轨道交通界专家出席了研讨会.交通运输学院党委书记孙全欣教授主持了会议,并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系成立的背景和过程.接下来,轨道交通系系主任毛保华教授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教学工作开展的历史、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及主干课程大纲等.与会专家就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方向的上述问题展开了讨论,并从专业知识架构设置、教学培养方法、人才综合素质强化、人才发展潜力培养等角度提出了大量建设性咨询意见.  相似文献   

13.
依据环境保护原则、协调发展原则、低碳生态的原则,构建了中原经济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以绿色理念统领中原经济区交通规划,加强绿色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核心区“十”字型交通运输骨架,加快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中原经济区综合绿色交通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交通标准化》2012,(10):8-11
从部机关信息网络维护到制定通信导航标准,从汶川地震应急通信到索马里护航保障系统,从船舶远程识别和跟踪系统到北斗民用产业化示范工程……,都指向了同一个名字——通信信息中心.2010年,通信信息中心正式更名为"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以下简称"通信信息中心"),同时被交通运输部赋予了服务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职能.作为交通运输部信息化技术支持保障单位,通信信息中心根植于交通运输发展的沃土,服务已经由交通运输部发展到整个交通运输行业,乃至社会各个领域.为了解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发展的情况和重点,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主任杨洪义接受了采访.  相似文献   

15.
围绕贵州省交通运输发展及科技进步概括,分析交通运输科技发展的现状、问题及特点,提出适用于贵州省交通运输发展特点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方法,为交通运输发展和考核科技进步工作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科学编制交通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思维是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发展的前提和根本。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认识交通运输系统现代性特征和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的引领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加快综合交通立法步伐,可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奠定制度基础。本次论坛以“新时期系统工程与交通运输 的理论融合与实践”为主题,对系统思维、系统工程相关概念与内涵进行了梳理。深入分析了新时期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特点和趋势,以及新一代航运系统的技术体系,提出了铁路网高质量发展 的方向与着力点,介绍了交通系统立法的现状、需求及未来重点工作,分析了智慧民航系统建设的总体路径和场景,以及系统科学与智慧城市交通融合的内容、场景及方法。最后,分析了综合交通的内涵及未来研究方向,并介绍了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期刊的发展举措。  相似文献   

17.
9月3日,交通产品认证中心(以下简称“认证中心”)及党支部组织全体员工召开了“认证中心发展与党建工作座谈会”,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认证中心主任张浩作了“转变观念为企业服务,促进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18.
为推动西部项目成果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公路路面的设计及建设理念.2008年7月3日.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与辽宁省交通厅在沈阳举办了“沥青路面技术交流会”.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交通运输系统及高等院校的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刘家镇主任主持,辽宁省政协副主席、辽宁省交通厅副厅长刘政奎为会议致辞,交通运输部科教司任锦雄副司长做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9.
基于伽利略计划的智能交通系统对于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改善交通运输环境、缓解交通拥挤、保障交通运输安全、改善运输服务质量以及减少交通运输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2月26~27日,由科技部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司、中国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会、《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杂志主办,全国ITS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道路交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