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3 毫秒
1.
浅谈寒冷地区公路雪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延茹  于艳 《东北公路》1999,22(4):24-26
本文简要介绍了上风吹雪的形成条件与堆积类型,风吹雪与地形,地物的关系,以及积雪地区公路设计的原则及防止风吹雪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雪害的公路设计技术相对落后、每年均有风吹雪雪害发生的问题,通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提出了垦区风吹雪地区公路设计的策略、公路选线以及工程和植物防治措施,在现有的社会、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下,给设计者提供了一个消减垦区公路风吹雪雪害的设计方向。  相似文献   

3.
国道314线红其拉甫大阪雪害的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风吹雪对公路、铁路等交通的危害 ,分析研究风吹雪的形成机制 ,提出减轻或防治风吹雪灾害的措施和意见。  相似文献   

4.
公路风吹雪病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正荣  杜滨 《公路》2012,(8):247-249
风吹雪致使公路严重积雪,能见度降低,造成交通中断、车辆被埋及人员伤亡等。结合克拉玛依至塔城高速公路的勘察设计,阐述了风吹雪地区高速公路设计原则及风吹雪病害的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公路风吹雪灾害危害现状,提出风吹雪雪害防治“标本兼治、以本为主”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特别是研究并利用挡雪墙这一工程措施治理风吹雪灾害,为公路建设、养护、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6.
李万鹏  于坤 《中外公路》2011,31(3):22-25
为适应风雪地区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需要,结合风吹雪的特点,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风吹雪对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重点分析了风吹雪通过不同坡率的路堤边坡及路堑边坡时的风速变化情况,提出了路基及路堑边坡合理的边坡坡率.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对风吹雪地区公路路基边坡应采取的工程处治措施及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7.
风吹雪是我国北方地区公路上时常发生的灾害之一。本文通过对风吹雪的成因进行分析,探析风吹雪雪害对路线走向、路基横断面形式、路基高度等因素的影响,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结合公路风吹雪防治技术及本地区风吹雪防治经验,通过设置的三道高立式工程和生态组合而成的不透风和透风的阻拦系统,直接承受主导风向的风力作用,从而减少了风吹雪对路面侵害的隐患。实施后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
风吹雪雪害地区不易积雪的合理路基高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风吹雪雪害地区不同路基高度的风雪流场的观测与分析,初步掌握了公路路基高度与风雪流场的关系,确定了风吹雪雪害地区不易积雪的合理路基高度,为公路风吹雪雪害防治技术研究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风吹雪危害地区的公路测设工作极为重要。如公路设计不当,对工程造价和使用影响极大。同时风吹雪危害地区的公路设计要求和平原地区的公路有一定区别,风吹雪地区的道路选线和路基设计应根据雪情结合地形条件做到多跑多看多比较,在不过分偏离总方向的原则下,采取“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利用近年来科研部门对雪害防治方面的研究成果,避重就轻,避难就易,  相似文献   

11.
风吹雪雪害地区公路路基高度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风吹雪雪害地区不同路基高度的风雪流场的观测与分析,初步掌握了公路路基高度与风雪流场的关系,建立了风吹雪雪害地区不易积雪的合理路基高度的数学模型,为风吹雪雪害地区公路路基高度的合理确定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育草蓄雪是一种适用于草原牧区新型防治公路风吹雪雪害的生物技术措施,通过增加植被高度、盖度,达到以草蓄雪、以草固雪,防治公路风吹雪雪害的目的。文章通过对内蒙古草原、青海草原、甘肃甘南草原公路两侧植被进行的大量野外实验,建立了植被盖度、高度与地表粗糙度、风雪流启动风速、移雪量等一系列数学模型,明确了育草蓄雪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吉林省公路风吹雪的分布特征,采用现场调研与Ansys Fluent软件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绘制吉林省公路风吹雪分布地图;以吉林省受灾最多的路基横断面形式为例,以主要地形区雪季平均风速为代表风速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吉林省公路风吹雪分布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风速。  相似文献   

14.
文中论述了公路风吹雪的形成条件、堆积类型、分类、对公路交通的影响和危害以及与地形、地物、路基横断面形式的关系,提出了防治措施、存在的问题和应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雪崩、风吹雪及厚层积雪,是高山和严寒地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灾害.雪害对公路、铁路交通的危害,前苏联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中国境内早在天山公路、川藏公路、滇藏公路、中尼公路等多雪高寒山区的道路交通建设中,逐步采取了一定的工程防治措施,积淀了一些选线及治理经验.结合某国际铁路的地质选线,介绍了雪害的基本类型及选线原则.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利用防雪栅栏防治公路风吹雪灾害技术,并就防雪栅栏的类型、作用机理、影响因素,以及防雪栅栏的设置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雪崩、风吹雪及厚层积雪,是高山和严寒地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灾害.国内在天山公路、川藏公路、滇藏公路、中尼公路等多雪高寒山区的道路交通中,逐步采取了导风板、防雪崩走廊、导雪堤、防雪栅栏等工程防治措施,积累了一些雪害的治理经验.结合某国际铁路的可行性研究,介绍了雪害的工程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吴鹏 《路基工程》2020,(5):137-142
简述防雪栅栏对公路风吹雪雪害的防治原理,基于Fluent14.0软件,选取新疆塔城地区G3015,S201线典型路堤断面,针对特定的三维防雪栅栏,通过改变防雪栅栏至路堤水平距离、路堤高度、路堤边坡坡率及防雪栅栏的排数等参数,对防雪栅栏对路堤断面风雪流场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罗培新 《路基工程》2006,(5):140-141
介绍新疆精伊霍铁路沿线的雪害情况,特别是风吹雪灾害的形成和特征,并根据公路及相关部门的经验,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雪害的防治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公路》2015,(7)
若多雪地区隧道洞口附近处理措施不当,一方面风吹雪及积雪会造成隧道洞口积雪堵塞,中断交通;另一方面风吹雪将阻挡和模糊视线,积雪融化后路面结冰,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以G045线赛里木湖至果子沟口改建工程隧道洞口防风雪设计为例,对多雪地区隧道洞口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为确定隧道洞口方案提供了依据,较好地解决了隧道洞口风吹雪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