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黎 《中国海事》2014,(6):68-69
在航海学子小赵眼中,他是帮助自己继续求学之路、圆梦航海的“郑老师”;在船长老唐眼里,他是有着一副热心肠的“船员老大哥”;在年轻同事们的心里,他是工作热情永远使不完、令人敬重的前辈“老郑”。这个拥有“多重身份”的老郑,就是泉州海事局政务中心主任郑志勇同志。  相似文献   

2.
漫画与幽默     
《航海》1995,(6)
丁某是大学名教授,他的儿子不学无术。可是他的孙子却是聪明绝顶。为此,丁教授常埋怨他的儿子:“你不如你的儿子!”教授的孙子也发泄地对他的父亲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槽糕的父亲!”不料,教授的儿子却十分骄傲地对他的父亲说:“你的儿子不及我的儿子!”又同样非常骄做地对他的儿子说:“你的父亲不及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3.
现在都爱讲“星”。“星”者,“明星”也。海员也有自己的“星”,被交通部授予“双文明建设标兵船”的华铜海轮船长徐惠兴,就是海员中的一颗星。他是金锚奖获得者,是船上的“智多星”。 徐船长,一米八○的高个,七十五公斤的体重,虽然生长在南国水乡,却一副北方彪形大汉的块头。别看他体格魁梧,却是粗中有细、刚中寓柔。他精通业务,年富力强,足智多谋,聪颖过  相似文献   

4.
文阳洁 《游艇业》2010,(10):68-69
有个女孩对他说:“您的存在简直是全世界女性的灾难!”他听了笑一笑:“没听过这么夸人的。”  相似文献   

5.
高蕊  粤唯鲜 《游艇业》2007,(5):34-39
他是一个“疯子” 说起张连志,天津人的第一反应是,此人非一般有钱,简直是个“疯子”,然后会向诸如我类的外来客娓娓道来他的那些杰作,比如“能吃的博物馆”,比如瓷房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王东飞同志是长航公安局南通分局水上消防支队一名“特殊”的民警。说他特殊。是因为他是南通分局“长公消1302”艇和“长江巡警15-04”艇等五条艇组成的“联合船队”的船长。他从警十三年来。默默无闻地刻苦钻研业务。自己动手维修保养机械设备,不仅使船舶的出航率始终保持在百分之百。而且节约资金近百万元。  相似文献   

7.
杰出的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874年10月2日诞生在福建省原属同安县现属厦门市的一个滨海的小渔村——集美。集美,风光绮丽,确是汇“集”了山川之“美”。这使陈嘉庚从小就对故乡产生了强烈的感情。他小时候,常常在自己房子旁边的“延平故垒”,听老人讲当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在这里屯兵抗清的故事,这也使他很早就受到民族意识的熏陶。陈嘉庚还在襁褓之龄,他的父亲就买棹南下,到新加坡经商。陈嘉庚九岁进乡间的私塾念书,读“三字经”、“四书”、“四书集注”之类。他非常用功,常得教师夸奖。1890年,陈嘉庚十七岁,乡间的私塾因教  相似文献   

8.
《航海》2013,(6):26-27
毛国整先生喜欢航海模型制作,在圈内都知道是出自其内心喜爱,这种爱更是深入骨髓.他制作模型始于20世纪60年代上小学高年级时候.当时,有个同学给他看了鱼雷快艇模型图纸,顿时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他的羡慕、好奇之心油然而生.那个年代,学习压力不大,他一有空就到南京路“翼峰”模型商店看模型,买材料.慢慢地,兴趣成了爱好,他做了大量的船模.在参加工作之前,他做了鱼雷快艇、江湖游艇、“和平”号货轮、“大庆”油轮、 “北京”号护卫舰等模型.  相似文献   

9.
苏木  油麻草 《游艇业》2009,(8):38-41
三哥,一个心里“长草”的人,总不愿意在一个地方呆得太久。 他的“春风”号帆船,最快也只有12节。“跑那么快干什么?我咖啡还没煮好呢!”他解释道。这就是吴文骏的生活。就像他把这艘船叫“春风”号一样——就让风温柔地吹动船帆,让日子悠悠荡荡地在海上漂着吧,谁跑得过时间呢?  相似文献   

10.
《船艇》1991,(4)
最近,长江机械厂总工程师周长根同志被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周长根同志是船舶总公司长江机械厂的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他对中国的涂装设备业有卓越的贡献,他设计的“长江牌”喷涂机  相似文献   

11.
每一位成功人物的背后,必然有一股促使他成功的力量。曾经被美国《纽约时报》称赞是“世界最大独立船东”、名列世界七大船业巨子之一的董浩云,依靠什么力量成功呢?从他生前常说的一句话可以知道,那就是:“地球表面四分之三是海洋,我们应该有雄心征服海洋。”就凭着这股雄心,使他从一九二八年天津航业公司的一名小职员干起,终于成为世界七大船王之一。人们称董浩云是中国的“奥纳西斯”。事实上,他逝世时,他的公司属下的船队共有一百四十九艘  相似文献   

12.
谁曾想,在打捞万吨巨轮的行业里,冒出了一位“海中钓螺”、“沙里淘螺”的奇人。直径仅为0.31毫米的微型螺让他一举成名,还改写了世界吉尼斯纪录。参观者达60万人次的“螺展”,是大海对他的馈赠。  相似文献   

13.
人物·声音     
《游艇业》2010,(9):25-25
灰姑娘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不过“男版灰姑娘”倒是件新鲜事儿。8月19日,英国一位35岁的“渔夫”盖伊·巴尼特在豪华游艇上举办了他的婚宴。他的妻子可以说是“超级富二代”.岳父是加拿大有“北方洛克菲勒”之称的富翁里斯利。  相似文献   

14.
经济笑话     
甲:“为什么鲨鱼从不攻击经济学家?” 乙:“出于职业的礼遇。” 哥伦布应该是第一位经济学家,而不是亚当·斯密。当他起航去发现美洲大陆时,他不知道要去哪里;当他到达了新大陆又不知道到了哪里,而且他的一切开销都来自政府资助。  相似文献   

15.
海上,漆黑的夜。舰长发现前方有灯光向他靠拢,象是艘船驶将过来。他立即叫信号兵用灯光通知对方:“你的航向偏南十度。”“你的航向偏北十度。”这是对  相似文献   

16.
“有点羞涩,不善言谈。”这是成宝刚给记者的第一印象。然而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发现,在这个看似“木讷”的外表下,却也有着他“多变”的一面。一进入工作状态,成宝刚就成了“千变战士”。在服务广州亚运会期间,他变成了与战士谈心的老班长,经常与船员们沟通,让各应急船艇之间配合更加默契。而在服务港珠澳大桥建设期间,他又变成了一个谈笑风生的指挥官,保卫着大桥施工水域的航行畅通。  相似文献   

17.
拜倫与大海     
乔冶·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英国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著名诗人,也是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拜伦是苏格兰贵族。他的祖父约翰·拜伦是海军军官,一生航海漂泊,或许是他运气不佳,每当出航便起风暴,人称“坏天气杰克”。拜伦的父亲是一个皇家的护卫队长。当小拜伦开始慢慢学走路时,他母亲不觉失声叫道:“脚是跛的!”由于小拜伦从小体质孱弱,加上先天性的残疾,经常受人打骂。“人最不能忍受的是凌辱!”拜伦坚持体育锻炼:斗拳、击剑、骑马、游泳。剧烈的运动使他两臂练出了隆起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郑和”,他是中国伟大的航海家,他的丰功伟绩,代表中华文化对世界航海文明伟大的贡献,而受到世界各地的肯定与认同。所以,他也是“世界的郑和”。今年是明朝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全球各地都将举办一连串庆祝活动,以迎接这一光荣的世纪大庆典。我们重温郑和历史,回顾历代中  相似文献   

19.
等到匹诺曹从昏迷状态中醒来,连自己也弄不清是在哪一个世界。他周围漆黑一片,黑得像把头钻到一瓶墨水里。他侧着耳朵听,什么声音也没听到。他只是不时觉得有一阵大风吹在脸上。起先他闹不清风是哪儿来的,可后来明白了,风是从鱼的肺里来的。“吞下咱们的这条鲨鱼很大很大吗?”匹诺曹问。“你想象一下吧,他的身体有一公里长,尾巴还不算在内。”一同被吞进来的金枪鱼回答道。他们在黑暗中正这么说着,匹诺曹觉得远远好像看见一点微弱的亮光。“远远那点光是怎么回事?”匹诺曹说。“是咱们的一位患难伙伴,也像咱俩一样,在等着被消化!……”“我想去找找他,他会不会是一条老鱼,能指点我怎么逃出去呢?”匹诺曹在鲨鱼的肚子里摸着黑,脚像踏着滑溜溜的油腻水坑,向着远处一闪一闪的微弱亮光一步一步走去。在黑暗的尽头他意外地发现了先前被吞进来的爸爸,父子俩大喜过望。又经过多番周折,他们终于逃离了黑暗深遂的鱼腹,重又获得了新生。  相似文献   

20.
陈建钊 《游艇业》2009,(1):106-109
这是欧美船只在越过赤道、本初子午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等重要的海上虚拟线时,举办的特殊仪式。即便已经“软化”,但“跨线仪式”仍然无法令被称为“蝌蚪”的新海员们“愉快”:“醍醐灌顶”的馊面汤、整船“画家”在你身上涂鸦.剃得像被狗熊蹂躏过的菜地一样的发型……“跨线仪式”上,自称为”波斯顿的儿子”的老水手们总能想出各种各样的搞怪要求,以此代表“海王波斯顿”接受“蝌蚪”们进入他的王国,成为他的子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