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室内试验找出高塑性粘土高稳定强度、低胀缩量的最佳状态。现场控制含水量在19%~24%范围内,采用静压2遍+小振7遍的碾压施工工艺,高塑性粘土的压实度达到了控制指标(K≥94%),且满足了下路堤的稳定强度要求(浸水CBR3)。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确定K0值的方法,对各种土层测定K0值室内试验研究的过程进行了分析,为确定静止侧压力系数试验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泥土深层搅拌桩是用于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的一种较新的地基处理方法,具有施工简便、工期短、振动小等优点,在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介绍了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的优点与施工流程,并对其在武汉四新地区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运用时空效应原理保护地铁隧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在上海软粘土地层中运用时空效应原理进行地铁隧道邻近建筑物设计和施工,控制基坑的变形来满足半铁隧道的保护要求。  相似文献   

5.
红粘土是一种特殊土,具有高液塑限、高粘聚力、富含粘土矿物以及复杂的微观结构等特点。土压平衡盾构在穿越红粘土地层过程中,常遇到刀盘结泥饼、土舱闭塞、排土不畅等问题。为此,文章以武汉市雄楚大道新建高压电力通道工程土压平衡盾构掘进穿越红粘土地层为背景,研制了一种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和抗粘添加剂C复配而成的新型改良添加剂,通过性能试验、搅拌试验、坍落度试验、稠度试验、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评价了土体改良的效果,得到了含水率为40%及改良剂注入率为30%的理想土体改良指标。通过对比试验表明,研制的新型改良剂对红粘土土体的改良效果较好,所得结果可为红粘土地层盾构施工中的土体改良提供参考。最后文章分析了添加剂改良红粘土的机理,得出红粘土遇水易膨胀、易泥化、强粘滞性是盾构施工过程中"结泥饼"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通过室内流变试验,对上海地区饱和灰色粘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的流变特性进行研究,并建立其本构模型。然后应用其试验结果对基坑工程进行流变时效分析,分析结果比较符合实测情况。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少林寺至洛阳高速公路K7+276涵洞的软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从承载力的角度对该涵洞软基进行加固设计计算,提出一个理论公式法解决涵洞软基加固的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托S302(浦城段)二级公路改造工程,介绍了在C标段K30+000~K39+981的软基施工中,以换填附近塘渣的办法加固地基软土层,其结果能满足各项指标要求,在方便施工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成本,可为同类地质条件的软基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软土的蠕变特性会削弱土拱效应,导致作用在隧道结构的土压荷载及隧道变形随时间发生变化。文章考虑软土的粘滞性,选取时间硬化法则与Druker-Prager屈服准则耦合的蠕变模型,结合上海地区软粘土的室内三轴流变试验数据,采用数值分析软件ABAQUS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软土蠕变特性对隧道-地层接触压力的影响以及隧道的变形与内力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探讨软土蠕变对土拱效应以及隧道长期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对软土隧道设计中长期荷载的合理取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软粘土地区修建地铁等工程中,采用水泥土加固法可有效提高地基强度,减小地基沉降,因而其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扰动影响使得复合土体存在初始固结度,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其应变发展规律会存在一定差异,进而影响其长期变形。文章通过室内GDS动三轴试验对水泥土进行了动力测试,分析了水泥掺入比和初始固结度对其应变发展的影响。综合已有研究和试验结果,建立了考虑掺入比和初始固结度的应变发展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固结度低的试样,应变发展速率越快;当初始固结度较低时,掺入比小的水泥土应变发展速率较快;水泥土应变发展呈非破坏型,不同固结度下水泥土的动应变与循环次数的对数lg N之间近似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针对红粘土与砂岩夹泥岩接触带围岩上软下硬、自稳能力差的特点,文章通过现场调研和分析,明确了隧道施工原则,并结合现场实际采用数值模拟计算方法优化了施工工法和支护参数,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在红粘土与砂岩夹泥岩接触带地层中施工,岩性分界面位置对隧道变形及结构应力影响明显,随着红粘土在隧道开挖断面的占比增大,隧道洞周位移及初期支护应力显著增大;采取调整台阶高度、取消预留核心土等措施优化施工工法后,最大变形值未超出允许值,初期支护最大压应力未达到材料破坏强度,围岩应力集中减弱,满足安全施工的要求;掘进速度明显提升,避免了岩性分界面位置处围岩易掉块、坍塌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隧道联络通道采用冻结法施工,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文章对处在含盐土层和江底软粘土层中的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进行了ANSYS有限元数值模拟,并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冻土帷幕评估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验证了实测数据为数值模拟结果提供验证的可靠性,可对工程的安全施工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上海地铁长期运营中纵向变形的监测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地区的地质情况属于饱和淤泥质软粘土,在此类地层中建设地铁控制地层位移缺少经验是一项难题;地铁建成投入运营后,如何控制此类地层中巳建地铁结构沉降变形,保障地铁运营安全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该文根据上海市地铁1号线运营期间对地铁结构的监测数据和安全保护区内所发生的工程实际情况编写。  相似文献   

14.
依托老营盘隧道工程,本文采用应力解除法对隧道洞身段Z1K17?+?880处进行现场地应力测试。由测孔内的原岩应变,利用岩石的本构关系来间接计算原岩应力,同时将取出的岩芯制成标准试件,进行室内试验以获取原岩的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最大主应力大小为27.44MPa,倾角-16.56°,方位角192.60°,测点岩石抗压强度与隧道洞身最大主应力之比为0.24。测试结果表明隧道测点处属于极高地应力状态,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软岩大变形。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岩溶上覆地层塌陷机理以及软塑红粘土层及硬塑红粘土层中盾构隧道的施工风险,并制定了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表明:隧道位于软塑红粘土层时,降水破坏了土-裂隙水-溶洞之间的平衡状态,导致红粘土流入溶洞,隧道会随着软塑红粘土的下沉而下沉;当隧道位于硬塑红粘土层中时,下面的软塑红粘土流入溶洞后,由于可塑红粘土的抗剪强度和粘聚力均较低,软塑土层塌陷,会在可塑土层和硬塑土层之间形成土洞,最终也会导致隧道下沉;当灰岩岩面倾斜度较大时,会扩大红粘土的沉降范围。通过填充高风险范围内的溶洞、对软塑红粘土层进行加固以及在岩面倾斜过大的地方增设抗滑桩等措施可防范上述工程风险。  相似文献   

16.
强夯置换在高速公路盐渍化软弱土地基处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道314线和硕-库尔勒段高速公路作为交通部西部建设课题的依托工程,在K432 463.20分离式立体交叉被交线K0 125~K0 300段首次应用强夯置换处治盐渍化软弱土地基,取到良好的效果。文章从强夯置换的原理、施工参数、检测、路基施工与预压过程中地基变形等方面,介绍了该方法在国道314线和硕~库尔勒段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在冻结法施工中,掌握冻土的蠕变特性对评价冻结壁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山西某矿粘土层进行不同冻结温度下单轴抗压及蠕变试验,得到蠕变随冻结温度、加载应力变化的规律。在分析Kachanov损伤理论模型及人工冻土蠕变经验模型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人工冻土理论-经验蠕变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建立模型计算值与人工冻结粘土蠕变试验结果,模型计算曲线与试验数据曲线拟合度较高,两者均反映了初始弹性变形、应变加速度逐渐减小至加速度为零的过程;若试样发生破坏,曲线则会在应变加速度为零的基础上继续加速上升。该模型能够反映深部人工冻土的各阶段蠕变特性,能为指导冻结法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文章依托广西交通科技项目“硬质沥青混合料性能及应用研究”,以广西钦州至崇左高速公路K112+ 000~K112+ 500段中面层硬质沥青试验路面铺筑工程为例,通过硬质沥青性能指标试验与硬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开展了对30#硬质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技术研究,验证了硬质沥青混合料在高速公路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湖南省桂武高速公路K160+800~K160+941右侧路堑边坡为例,分析了上覆土层为高液限红粘土、下覆地层为软弱碳质灰岩路堑边坡失稳的形式与成因,介绍了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并提出了该类型边坡失稳的处置方案。稳定性计算表明,在常规下稳定的边坡,在降雨作用下则不稳定,处置该类型边坡应同时做好支护和排水工作。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轻质固化粉煤灰回填路堤沉降变形模型,计算分析了轻质固化粉煤灰作为软基路段路堤回填材料的土压力以及表面的沉降变形,并结合钦州港开发区某软基路段工程实例,对轻质固化粉煤灰在路堤填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为软基路段路堤的填筑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