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目的:结合地铁既有50 kg/m钢轨7号单开道岔和60 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的结构特征,建立地铁岔枕荷载弯矩的计算模型,分析在移动荷载作用下岔枕荷载弯矩的变化规律,得出相应的岔枕荷载弯矩值。在此基础上,按照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轨枕设计方法,开展地铁用混凝土岔枕的设计、试验研究工作,以满足地铁道岔的使用要求。研究结论:(1)预应力混凝土岔枕的设计承载正、负弯矩分别为18.8 k N·m和16.7 k N·m,满足设计要求;(2)岔枕截面由预应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设计荷载作用下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力均符合标准要求;(3)室内静载抗裂试验和疲劳试验结果均满足承载要求;(4)本文研究对预应力混凝土岔枕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业高 《铁道运营技术》2007,13(3):24-25,27
介绍利用专线3355及SC340-500混凝土岔枕,将既有正线60 kg/m钢轨12号5m间距交叉渡线木枕道岔(专线7562),改造为混凝土岔枕道岔的方法及效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道岔用混凝土岔枕与线路用普通混凝土轨枕在结构和受力等方面的不同,通过建立车辆荷载作用下道岔—岔枕整体结构系统模型,结合实例,对上海地铁用60 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混凝土岔枕进行有限元分析,总结地铁车辆通过道岔时混凝土岔枕所受扣件阻力、扣件上拔力等力学特性,以及岔枕正、负弯矩等分布特点,给出不同岔枕处扣件上拔力、岔枕正负弯矩极值点的分布规律,为地铁用岔枕的设计和施工、养护维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 50kg/m钢轨6号混凝土道岔技术标准(SC384)   1.1 主要结构及技术参数   道岔全部采取混凝土制岔枕,扣件采用预埋螺纹道钉及Ⅱ型弹条分开式扣件,钢轨与混凝土岔枕之间加垫橡胶垫板,起传递缓冲轮载作用力,整个道岔的框加强刚度和轨件强度相比于以前的木岔枕道岔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对比分析简单随机抽样与分层抽样2种方法.以设计文件为主要参考依据,将岔枕长度、套管数量作为分层标志,设计图号为客专线(07)005的60 kg/m钢轨18号单开道岔用混凝土岔枕分层抽样方案,并对抽样结果开展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分层抽样的层与层间相互独立,分层抽样比简单随机抽样总体均值方差小,能够有效降低抽样误差,提...  相似文献   

6.
60kg/m钢轨12号可动心轨辙叉提速单开道岔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60kg/m钢轨12号可动心轨辙叉提速单开道岔的设计铁道部专业设计院线路所许有全按铁道部的安排,铁路四大干线今明两年将全面提速,而制约线路提速的关键设备之一即是铁路道岔。为此,部工务局要求设计提速用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及与其相配套的岔枕。6...  相似文献   

7.
在铁路大提速的环境下,提高道岔这个薄弱环节的设备质量,使道岔的几何尺寸得到更好保证,对铁路提速十分重要。通过将60kg/m钢轨12号单开木枕道岔更换为混凝土枕道岔的实践,介绍了木枕道岔抽换为混凝土枕的施工方法、作业程序及其要点。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7号单开道岔主要铺设在站场,在车辆出库、入库时使用。在城市中站场占地较大,一旦建设完成就很难扩建,因此7号道岔的设计要跟主流线型的长度保持一致,以方便更换和维修。根据现场调研发现图号SC319及其同线型图号的道岔使用量最大,因此本设计在SC319前长、后长、总长不变的基础上设计多种线型优化方案,并通过动力学建模仿真分析列车过岔时的力学性能,选出最优线型进行结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借鉴了重载铁路道岔和高速铁路道岔的设计经验,如:用刨切基本轨加宽曲尖轨的技术延长其耐磨性和使用寿命;在尖轨根端采用弹性可弯结构取代以往根端活接头式结构,减少尖轨根端病害;针对现场辙叉易掉块不耐磨的特点设计更优异性能的合金钢辙叉;设计了常规混凝土岔枕和复合材料岔枕,为城市轨道交通岔区轨下基础提供多种可选方案。  相似文献   

9.
介绍 6 0kg m钢轨 92改进型 12号交叉渡线混凝土铰接岔枕的弹性铰接接头的结构和特点 ,并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对岔枕和接头作了仿真计算 ,分析表明岔枕各部分的应力均在容许限度内 ,接头的传力特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60kg/m钢轨12号复式交分道岔(图号SC350)使用ZYJ7型电液转辙机转换系统的基本情况,简要说明系统的安装调试过程,重点介绍可动辙岔外锁不解锁故障发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从成组更换60 kg/m钢轨12号提速道岔施工作业方式、施工准备工作方面论述施工组织工艺流程;阐述施工天窗时间单开道岔施工、交叉渡线道岔施工和头对头道岔施工作业流程;提出短轨焊复和应力调整、胶接绝缘、冻结接头和钢轨修理的施工标准,并制定科学严谨的施工措施,取得设备质量大幅提升、岔区"工电"结合部设备病害彻底整治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董光 《铁道建筑》2006,(9):76-78
建立了道岔区轨道结构空间双层弹性叠合交叉梁系力学模型,并着重以60 kg/m钢轨12号可动心轨提速道岔(混凝土岔枕)为例,对道岔转换力计算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相似文献   

13.
60kg/m钢轨18号高速单开道岔可动心轨辙叉更换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进法国技术生产的18号高速单开道岔,由于道岔前后端及道岔区均采用焊接连接,增加了更换辙叉的难度。介绍60 kg/m钢轨18号高速单开道岔可动心轨辙叉的更换方法、施工组织、施工步骤、机具准备以及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4.
道岔是线路的关键设备。有轨电车线路使用槽型钢轨,槽型轨道岔与普通道岔不同,槽型轨道岔就成了有轨电车项目中线路工程的关键。为了满足沈阳浑南新区现代有轨一期工程需求,在分析部分国内外有轨电车槽型轨道岔的基础上,根据国内现有钢轨的品种范围,进行现代有轨电车用59R2槽型钢轨6号单开道岔设计,选定拼装式转辙器、整体型高锰钢辙叉的典型结构,并进行厂内试制和试铺。该道岔已经投入使用,效果良好,并提出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陈照明  刘耀 《铁道建筑》1997,(9):10-13,35
道岔预铺移设法中使用气袋技术,在我国尚属首次。该技术可明显缩短施工时间,提高作业效率。文章以换铺60kg/m钢轨12号混凝土枕可动心轨道岔为例,介绍使用气袋时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6.
按照原铁道部关于铁路提速、扩能改造的整体工作部署,陇海线天兰段于2001—2002年上线了91组专线4249型道岔(60 kg/m钢轨12号混凝土枕单开道岔),该型道岔上线以来普遍存在道岔转换不畅、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等问题,造成工务和电务结合部设备故障频发,严重干扰正常的行车秩序。兰州铁路局定西工务段针对该问题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攻关,在长期的病害整治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整治方法和应对措施,为4249型道岔工电结合部病害整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单开道岔 火车从一股道转到另一股道,是靠“道岔”这一设备来实现的,因此,道岔是铁路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常用的道岔是“普通单开道岔”,简称单开道岔。它由转辙 60公斤钢轨单开道岔器、辙叉、护轨、连接部分及岔枕等部分组成。 转辙器由两根尖轨、两根基本轨和转辙机械组成。尖轨是转辙器的主要部件,通过连接杆与转辙机械相连,所以由车站的控制台操纵转微机械可以改变尖轨的位置、确定道岔的开通方向。 铺设在车站某一股道的单开道岔,还有自己的称呼:比如,60  相似文献   

18.
简支梁桥上无缝道岔温度力与位移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将道岔、梁和墩台视为一个系统,建立简支梁桥上无缝道岔的有限元模型。根据变分原理和“对号入座”法则建立有限元方程组。以铺设一组43号道岔的18跨32 m混凝土简支梁桥为例,研究影响简支梁桥上无缝道岔受力与位移的因素,如支座布置形式、轨温变化幅度、梁温差、扣件阻力、道床阻力、限位器间隙、岔枕刚度、限位器位置、梁跨长度和桥墩刚度等。计算结果表明,简支梁桥上无缝道岔在温度荷载作用下,钢轨温度力在限位器处和限位器前梁端处同时出现两个峰值;与桥上无缝线路相比,桥上无缝道岔桥墩处的最大受力显著增大;当梁与导轨同向伸缩时,岔区内钢轨位移较大;限位器应布置在梁跨中部;限位器间隙对桥上无缝道岔的受力与位移有双重影响;岔区内钢轨的受力与位移随桥墩刚度增大而减小;岔区内采用较大的扣件阻力和道床阻力,岔区外采用较小的扣件阻力和道床阻力,可以降低钢轨附加温度力。  相似文献   

19.
结合现场使用经验,采用多项国内先进技术,对原Ⅰ型提速道岔的平面线型和结构进行改进,研制出了具有国际水平的直向200km/h过岔速度的60kg/m钢轨12号可动心轨单开道岔。  相似文献   

20.
费维周  刘皓 《铁道建筑》2006,(10):84-87
文章介绍了92型60 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的设计背景、设计方案及使用状况。根据用户需求,在保持道岔线形和轨件、电务设备利用的情况下,对“92型”道岔进行改进设计。改进设计后的道岔更适合我国铁路道岔设备的更新、改造,具有广阔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