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分析感潮河段挖入式港池泥沙淤积机理的基础上,对回流淤积、异重流淤积量及缓流淤积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长江下游某大型挖入式港池规划方案的淤积量及淤积强度进行了估算。计算结果表明挖入式港池内以异重流淤积为主,港池口门附近的回流区淤积强度最大。文中还对挖入式港池淤积量与港池内水深变化、港池水域面积变化及来水来沙条件变化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得出了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挖入式港池泥沙淤积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六省市27个挖入式港池的调查,分析了港池淤积原因、港池淤积量以及港池布置对淤积的影响,可供类似挖入式港池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许英  莫建兵 《水运工程》2007,(12):54-57
对内河挖入式港池发生淤积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淤积主要是由口门处的回流及浑水异重流引起的。结合港池的淤积形态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淤积量计算模式,并用该方法对岳阳某港的挖入式港池进行淤积量计算,与实际淤积量相比较为吻合,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为预测内河挖入式港池的淤积量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内河挖入式港池轴线布置对回流泥沙淤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挖入式港池水槽试验和现场调查结果,论述港池轴线布置对港池回流泥沙淤积厚度和总淤积量的影响,分析了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并对挖入式港池设计时合理确定港池轴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内典型的挖入式建港主要有唐山港京唐港区、曹妃甸港区、丹东港大东港区。通过对国内典型挖入式港池布置的分析研究,认为在海岸线以内有大面积洼地可以利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挖入式港池的方式建港。挖入式港池可以有效地解决港口岸线利用、港池土方平衡和泥沙回淤等方面的问题。另外,关于挖入式港池的宽度,在保证船舶操纵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缩窄港池宽度,以减少港池内的淤积。  相似文献   

6.
根据浑水和清水模型试验,分析了挖入式港池轴线与主流在不同夹角θ的情况下的回流水力特性、不同θ和主流含沙量与港池布置形式时港池淤积强度、淤积量和淤积分布情况,所得到的θ与淤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可为内河挖入式码头的合理布置提供重要依据。研究结果与现场调查资料进行了对比,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余珍  张玮  任慧  唐磊 《水道港口》2011,32(1):43-47
以新通海沙围垦工程挖入式港池为例,针对长江口潮汐河段挖入式港池回淤问题,采用数学模型模拟了港区水流泥沙运动。结合相关河段实际回淤调查,研究了港池内水流条件分布与回淤分布,对港池回淤进行了估算。分析结果表明,港池内淤积分布形态与港池内水流分布规律相似,回淤估算结果与实际工程调查结果相符,可为潮汐河段挖入式港池的回淤预报和减淤措施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水槽试验的基础上,结合部分理论分析,初步研究了挖入式港池的泥沙淤积问题的原因、泥沙运动以及淤积特性。结果表明:含沙量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口门处淤积量较大,泥沙粒径较粗,而港池内部淤积量较小,粒径较细。因此,采取适当措施减少该形式港池口门处的淤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环抱式与挖入式港池的纳潮淤积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沙运动基本方程,考虑潮汐棱体影响,得出水、沙运动规律,进一步建立环抱式港池淤积计算公式(包括淤积分布、总淤积量和平均淤强),利用现场实测资料对公式进行验证,并进一步建立挖入式港池淤积公式,文中所得各式均满足实际工程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内河挖入式港池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挖入式布置是港口平面布置的1种常用布置形式。该布置形式在西欧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而在我国则相对采用较少,且大部分挖入式港池修建在河道上。这种状况除与河道的自然条件和利用情况有关外,我国对挖入式港池的研究较少也是重要原因。结合《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的修编,对采用挖入式港池相对较多的江苏、湖南、浙江等省进行了挖入式港池的现状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挖入式港池泥沙淤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槽试验的基础上,结合部分理论分析,初步研究了挖入式港池的泥沙淤积问题的原因、泥沙运动以及淤积特性。结果表明:含沙量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口门处淤积量较大,泥沙粒径较粗,而港池内部淤积量较小,粒径较细。因此,采取适当措施减少该形式港池口门处的淤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潮汐河段挖入式港池淤积的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潮汐河段水流动力机制的基础上,认为港池的回淤包括回流淤积、涨落潮引起的悬沙淤积和异重流淤积,其回淤总量等于3部分积量之和,将通过试验研究获得的港池水流流态和泥沙运动特点,与3种回淤的动力要素联系起来,以计算各部分的回淤量,以长江下游张家港船闸避风港挖入式港池作为计算实例,计算结果与实测淤积量相当符合,验证了本文建立的模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以盐城港大丰港区为例,建立苏北淤泥质海岸挖入式港池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量化分析大丰港挖入式港池的实施对周边海域水动力泥沙的影响,以及港池内自身的泥沙回淤。研究表明,在保证规划港口码头岸线数量不变的基础上,优化港池水域面积可减少回淤总量,降低挖入式港池年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挖入式港池布置特点的分析,从安全性、操作方便性、维护的便利性以及未来的适应性等几个方面论述大型挖入式港池的布置形态及尺度的确定,为同类型港区的布置规划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试验,结合部分理论分析,研究了挖入式港池泥沙淤积特性,分析了产生淤积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3种减淤措施。试验结果表明:港池内泥沙淤积主要由回流及异重流引起,淤积物分布具有一定规律,回流产生的淤积集中在口门附近,粒径较粗,而由异重流引起的淤积在港池内沿程分布,粒径较细。提出的方案能够达到减淤的目的,可以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西非、地中海以及印度洋沿岸等海域由于其特定的自然条件导致具有明显的长周期波浪成分,且已对港口工程建设产生了严重影响。结合非洲某港口工程实例,其具有波浪周期长以及沿岸输沙量大两大特点;长周期波及大输沙量易引起港内泊稳条件差、泥沙淤积重,外海船舶施工风险大等问题,经对其平面布置方案研究后,决定采用挖入式港池布置方案,并通过波浪泥沙数学模型及物理模型试验等研究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挖入式港池方案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戴勇  王定略 《水道港口》2012,(4):299-302
采用k-ε双方程湍流数学模型,建立了三维内河挖入式港池数学模型,分析了不同主流流速及不同港池轴线与主流流向的夹角对内河挖入式港池内的水流运动特性的影响,获得了港池内回流流速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垂向流速值随着主流流速的增大也相应增大;回流横轴断面上各测线平均流速从回流中心向两侧逐渐增大。数值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的对比分析表明,数值模拟能够较好的模拟内河挖入式港池内的回流运动特性。  相似文献   

18.
挖入式港池基坑止降水对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依托卡塔尔多哈新港项目,通过对该挖入式港池深井降水效果进行数值模拟,对地下水流向和井间距、井深及井径等参数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9.
上海港外高桥挖入式港池进口航道航行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高桥挖入式港池规划前期论证的关键内容之一是其进口航道航行条件的评估。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接受委托,对规划船型的操纵运动方程进行了仔细研究。对规划船型的典型——“冰河”轮作了水动力测定;利用实船试验资料对操纵运动的数学模型进行科学率定;使用本所研制的船舶操纵模拟器对规划拟定的两个港池——外高桥嘴挖入式港池和五号沟挖入式港池的进口航道航行条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试验研究。最后,给出了两个港池安全进口的必要条件,为规划部门选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得到足够的岸线和确保小型船舶在码头的泊稳安全,造船基地一期工程设置挖入式港池,从而形成了建造中小型船舶的3号生产线.对挖入式港池的总体布置、船闸运行工况、下水船坞和港池以及船闸联动运行等工艺设计作了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