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依靠自身力量发展不畅的情况下,合资成为挽救长安重汽的唯一出路。不久前,某报道称,福特已与长安汽车集团达成协议,将以合资合作的方式接手太原长安重汽,正式进入中国重卡市场。据了解,福特、长安双方对此事处理极为低调,既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也没有对外发布详细信息。"目前双方合作  相似文献   

2.
近日有报道称,5月25日,福特已与长安汽车集团达成协议,将以合资合作的方式接手太原长安重汽,正式进入中国重卡市场,这意味着长安与福特将把合作从乘用车向商用车领域延伸。据了解,双方效仿上汽与通用加深合作的消息由来已久,随着相关方案不断完善,目前相关细节正不断揭示。  相似文献   

3.
编者的话     
2000~2010年,风雨十年,中国重卡行业经历了一系列的合资合作、企业重组和各种分分合合:早期有东风·日产整体打包合资成立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还有中国重汽与沃尔沃的合作失败,湘火炬并购红岩与陕西重汽的失败,以及中国重汽与潍柴的“情变”;中期有上汽与依维柯入主红岩,广汽与日野合资;近期有福田与奔驰合资,中国重汽与曼合作,江淮与纳威司达合资……本期将用数据来见证中国重卡行业十年竞争格局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仪铭 《时代汽车》2010,(7):82-84
2010年,大运重卡、集瑞重卡、长安重汽、徐工重汽等重卡纷纷问世,有人说,中国重卡的集中度很高,后备军们根本没有实力进军这个看上去很美的行业;有人说,当前的新军老总们肯定明白这些道理,如果没有"杀手锏",他们断然是不会进入这个行业的。因此,他们胜券在握。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看待这一现象呢?  相似文献   

5.
特别关注     
<正>长安集团与标致雪铁龙签署合资意向书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与标致雪铁龙集团(PSA就在中国成立汽车合资企业于5月4日签署了意向书,双方各持有50%的股权,合资企业将生产环保的轻型商用车和乘用车。未来即将成立的长安PSA合资体系,将会推出标致607车型。据了解,这是长安集团同PSA集团建立中法合资体系后在中国境内第一款投产的高端车型。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新的合资公司与双方现有的合资公司互补发展,不会产生直接的竞争。此次,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与PSA达成合资合作框架性协议,迈出了成立合资公司这关键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6.
《汽车实用技术》2012,(7):50-50
在乘用车上未能实现"金三角"计划的福特、长安与江铃三方,将在重卡领域进行再次尝试。近日,重庆产权交易所最新披露的信息显示,长安汽车(微博)集团及其大股东兵装集团已将所持的太原长安重型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重汽)共100%股权以挂牌形式出让,挂牌期由7月6日至8月2日,股权转让价为2.7亿元人民币。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长安汽车集团方面所列的转让"门槛",很有可能是为江铃汽车股份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一家商用车企业与欧洲知名汽车制造商合资生产中、重型卡车及发动机的项目,最近获商务部批准,合资公司将于近期挂牌。这是近年来国内重卡企业投入新一轮对外合资合作潮中的又一新案例。在国内主流重卡企业中,东风商用车、中国重汽、上汽依维柯红岩、江淮汽车、北汽福田已先后与日本日  相似文献   

8.
刘国卿 《汽车情报》2007,(27):35-36
2007年以来,重卡市场销售出现了近几年少有的“井喷”现象,大部分企业都实现产销量大幅度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7年前7个月,重卡共销售近30万辆,同比增长76%。重卡行业前六家企业中有四家同比增长超过60%。除了传统的卡车生产厂家,部分进入重卡市场的新兴企业也有收获。中国重汽在这场争夺战中,成了最大赢家,前7个月公司销售重卡超过6万辆,[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重型汽车》2009,(1):4-4
从设计理念到整车配置,从大气美观到实用可靠,从安全、经济到舒适、方便,中国重汽新近推出的HOWO—A7系列重卡处处体现出中国重汽领先一步的产品开发战略。HOWO—A7不仅成为国内重卡的巅峰之作,也将引领我国重卡行业快步驶向世界先进水平。其中三大亮点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一段时间,大运重卡、集瑞重卡、长安重汽、徐工重汽等"熟悉的陌生面孔"成为了业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一直磕磕绊绊的国内重卡行业的合资步伐一下子加快了脚步,东风与沃尔沃的合作以及上汽、重庆红岩与依维柯的合作都在近期趋向明朗,国内重卡行业似乎正进入一个新合资时代。  相似文献   

12.
刘勇 《驾驶园》2010,(1):24-25
2009年12月20日.中国重汽集团暨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2010年商务大会隆重召开。经过9年的改革发展.中国重汽集团已形成自身的优势.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有了较大提升。12月11日,重汽今年生产的第12万辆重卡隆重下线.产销同比增长11.2%,进入全球重卡产销前三位.重汽也继续成为国内重卡行业运行质量最好的企业。  相似文献   

13.
《专用汽车》2014,(4):83
据坊间传闻,王世宏重新执掌北奔重汽集团有限公司。3月28日,记者与王世宏通了电话,确认了该消息的真实性。北奔重汽曾在2002~2011年产销量连续高速增长,并连续多年保持国内重卡行业产销增长率第一。从2012年开始,国内重卡行业进入下降通道,北奔重汽同样随之销量下降,并且其下滑速度高于行业,市场占有率也不断下降。再度上任总经理的王世宏,于1986年进入内蒙古第一  相似文献   

14.
刘勇 《驾驶园》2015,(1):12-15
<正>2014年1-11月份,中国重汽共实现销售整车16.2万辆,其中重卡11.17万辆,行业排名第二位,曼技术对中国重汽产品质量及销量的提升效应正在显现。在12月18日举行的商务大会上,中国重汽集团总经理蔡东多次强调"聚焦"一词,2015年,中国重汽将通过"聚焦"来取得竞争主动。重汽之"变"中国重汽的商务大会首次走出济南来到杭州。这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重汽的全资子公司——  相似文献   

15.
《专用汽车》2012,(7):76
<正>卡哥特科(Cargotec)计划跟中国重汽组建一家合资公司,这将进一步扩展卡哥特科在中国装卸设备市场的影响力。据悉,合作双方将各拥有合资公司50%的股权。据了解,双方在多年前就开始商讨合作的事宜,此次组建的合资公司双方共将投入接近1亿欧元的资金。卡哥特科预计他们将在第一年投入1000万欧元。合资  相似文献   

16.
2013年1月17日,中国重汽与德国曼公司合作成功的第一辆SITRAK重卡绽放驶下生产线. 近日,济南商用车公司召开2013年度工作会议,把SITRAK产品打造成为引领中国重卡行业进入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产品的目标作为济南商用车公司全体职工的荣耀使命.  相似文献   

17.
司康 《汽车与配件》2011,(13):32-36
回首本世纪的第一年——2001年,可以说是中国重卡行业蓬勃发展的元年。这一年发生的标志性事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卡竞争格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0年7月,亏损83亿元的原中国重汽集团一分为三。济南重汽改称“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划归山东省管理;重庆重汽和陕西重汽分别重组为“重庆红岩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陕西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与配件》2010,(21):14-14
太原卡车展将于6月3日~5日在山西省展览馆举办。其中一汽解放、中国重汽、陕汽、北汽福田、北方奔驰、长安重卡、徐工、大运重汽等企业均计划在本届展会上推出新车型。  相似文献   

19.
2007年,中国重汽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重卡行业最值得关注的企业之一;因为,它的许多亮点既代表着自己,也代表着行业.  相似文献   

20.
《重型汽车》2006,(1):18-18
在元月19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品牌影响力高峰论坛年会”上,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荣获2005年度中国重型汽车行业十大影响力知名品牌,成为获此殊荣的重卡行业惟一品牌;中国重汽总经理蔡东被评为2005年度中国行业品牌建设十大杰出企业家;中国重汽生产的“斯太尔王”卡车荣获2005年度中国重型汽车行业影响力第一品牌;中国重汽HOWO重卡荣获2005年中国卡车行业十大影响力畅销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