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王泽民 《摩托车》2005,(8):28-28
现在,各地有许多车迷朋友都购买了技巧摩托车,由于技巧摩托车娱乐性较强,不受场地限制,可在各种复杂地形上玩,因而受到普遍欢迎,越来越多的车迷加入进来。但是由于缺乏对技巧摩托车的了解和技术指导,因而不能较好掌握技术要领,有的走入误区,把技巧摩托车改为交通车用,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应摩友的要求我们介绍一些技巧摩托车的入门技术和基本功练习方法,仅供参考。爱好者本着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可先从静止定车练习。第一步,不发动车,双脚站立在车脚踏上,双手撑把,站稳身体,保持稳定使车不倒,并能利用身体重心的移动来使车的前轮、后轮…  相似文献   

2.
双重乐趣     
从未想到过一款SUV车型能够有如此出色的性能。澎湃的动力,出色的操控,简直就是一辆跑车。而驾驶起来又显得十分灵活,根本不像这样大的车。对于我这样一个平时也很喜欢玩大排量摩托车的车迷来说,这正是我想要在汽车上找到的感觉。  相似文献   

3.
对于摩托车,我不知道众多的车迷们是怎样想的,反正我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尽管我现在无福去消受那些高档大排(我想总有一天会有),自己也不会那种翅胎、翘尾的高超技术,但我知道车也有生命,每个驾驭它的人都必须去爱护她。有很多朋友把摩托车比作是自己的"小妾",我想这并不为过,对于一个真正爱车的人来说,都想拥有一辆没任何问题的爱车,而我在浏览国内各大摩托车网站时,看到众多的朋友有钱却拿不到好车,车坏了又找不到好的师傅,即使找  相似文献   

4.
来铁骥雄风网站的朋友都是迷车之人,然而我们这些车迷在一些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不太好,他们认为我们车迷就是一群穿着奇装异服、大呼小叫开着震天响的摩托车横冲直撞的年轻人!那么成熟的车迷是什么样子的呢?我想作为一个成熟的车迷应该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5.
面对《摩托车信息》杂志中介绍的那些外国车,肯定有很多车迷朋友和我一样,眼睛会被这些车型独特的外型所吸引,强烈的占有欲会充满心间,但每辆车五六千美元的“巨额“售价,却只能使大多数车迷望车兴叹了。  相似文献   

6.
我是车迷,但有些与众不同,别的车迷把自己的车当"情人"、"哥们儿"、"朋友",而我把车当做"孩子"。我在2000年7月2日拥有了一辆美仓ML150-2,在此之前,我曾在摩托车行的宣传画上看见过这辆车,当我第一次看见它的真容时,就被他银色的外表和猛虎般的造型所吸引,特别是了解到它拥有两项专利技术后,当即决定购买。然而当时店里没货,老板让我等,我就像快要当父亲似的在喜悦和焦急中等了几个月,取车那天,我像抱着刚出生的儿子一样,小心翼翼地把车开回了家。  相似文献   

7.
有车的日子     
摩托车迷爱车往往忘了自己,因为车迷们把有车看作是一种享受、一种寄托。车迷对车的感情,别人想像不到,更无法理解。有车的日子,即使没有钱,也并不难过。有车的日子,天空是那样辽阔。在工作繁忙、家事烦琐的日子里,摩托车给了我放松自己和直面人生的力量和勇气。  相似文献   

8.
我也是车迷     
前天接到一个来自东北的电话,那位操着一口地道东北方言的伙计和我聊了好大一会儿,在谈话中他不止一次地重复:杜哥,我也是车迷,不要看不起我……放下电话,心里堵得难受。这位姓刘的东北小伙还不到二十岁,虽然疯狂迷恋摩托车,但家境不是很好,陪伴他的只是一辆二手小弯梁车。年轻人大多好动、好玩,也渴望与别人交流。小刘也是这样,没事了喜欢跑跑,结交一些玩车的朋友,以丰富自己的车迷生活。"我们这个县城也有一家俱乐部,我去过两次,俱乐部是一个修车老板开的,他那里都是骑大车的,没人理我,都看不起我……"在电话里小刘还有点忿忿不平。我对他的遭遇非常同情,也能体会到他的心情:本来以为"这下可找到组织了,以后玩车可有人做伴了",结果兴冲冲地去了,却是"热脸贴上凉屁股",这滋味确实不好受。  相似文献   

9.
贾志平 《摩托车》2002,(12):18-19
我是一名《摩托车》杂志的忠实读者,也是一名超级车迷。我玩车很疯,大家送了我一个雅号——疯子。因热爱摩托车,我现拥有日本、意大利等国家的摩托车共9辆,排量从50mL-600mL都有,车型有绵羊仔、公路赛车、越野车、太子车。我还有日本名牌头盔23顶,有绵羊盔、越野盔、Airi公路赛头盔。  相似文献   

10.
我与摩托车结缘是在十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部队驻地附近中学的操场上第一次骑上了朋友的野狼摩托车。骑车的快感让我兴奋不已,于是乎一发不可收拾,只要有合适的机会,我凭着一身军装和人们对军装的信任,就能很容易地骑上那些熟悉的、不熟悉的朋友的爱驹,过一回车瘾。我慢慢地成为了超级摩托车迷,关于摩托车的书籍愿意买,摩托车赛愿意看,摩友愿意交,摩托车商店愿意逛,当然,关于摩托车的话题更愿意侃……  相似文献   

11.
<正>在许多人眼里,摩托车是一种不入流的车,骑摩托车的是不入流的人。被边缘化的摩托车,被边缘化的摩托人,在傲慢与偏见中艰难前行。中国的摩托车行业,中国的摩托车用户群体,背负着太多磨难与不公。至今,一提起"玩摩托车的",一些人眼里仍满是轻蔑……不可否认,摩托车迷的圈子里不乏害群之马,但是,你不能因为几只浮在表面的苍蝇而否认整个车迷群体。做为本刊"在他乡"栏目的执行人,笔者在这几年里也接触了国内各地的车迷,这个记录车迷在他乡生活状态的栏目让我结识了大批高素质的摩托车爱好者,也让我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2021,(2):16-25
多数车迷玩车的终极目标就是大排量摩托车,哪怕是那些刚接触摩托车连小排量都骑不顺当的新手。中国摩托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但真正的发展(包括车迷群体的出现)则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车迷而言,面对现在繁华喧嚣的大排量摩市,再回头看看从前,很难不百感交集;当然,对刚入"道"的新人来说,了解一下从前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立式100(110)发动机的开发成功和制造技术的日臻成熟,使得100(110)排量的跨式摩托车再次升温,这类车外观粗犷豪放,与某些125ml车造型相似,在价格上却要便宜很多,也正因为这样,这类车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拥有广阔的市场。在立式100跨式车中,以DY100—6A为代表的大阳立式100ml摩托车深受车迷朋友的青睐,在2002年元旦这一天,我也以  相似文献   

14.
爱上奔波     
杜启弘 《摩托车》2015,(4):112-115
有人说过,每个男人都有一个飞行的梦想,而摩托车是现在最能接近这种体验的工具。的确如此。在23岁那年,一次外出办点事,借了朋友的一辆建设小踏板骑。就是城市里这短短的一段路,彻底让我着了魔。回到单位,1个小时后从快感中平静出来,就说了一句话:"我要买辆摩托车"。大家都说我疯了。从那时起,我迷上了摩托车,迷上了在路上……有一个漫画很好,说的是一个车迷对摩托车的爱是从公路跑车—街车—巡航车—越野车,最终演变成拉力车的过程。我也  相似文献   

15.
王赟 《摩托车》2004,(9):22-23
某日,我去书店买摄影杂志,无意间看到了《摩托车》,顿时脑中一个闪念:对呀,汽车买不起,咱可以买摩托车呀。摩托车机动灵活,有些车去不了的地方摩托车也可以去成,且摩托车维护、停放都十分简单方便,嘿!这念头一旦产生,就一发而不可收。我拿着新买的《摩托车》杂志兴冲冲地回家,我迅速地投入到了购车的行动当中。对摄影我是内行,但对摩托车我却是个十足的外行了,我从一个爱好摩托车的朋友那里借来了他所有的《摩托车》杂志,开始细细地研究,看不明白就打电话问朋友,并且把逛街去摄影器材店的习惯改为去摩托车行看车,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吓一跳,原来摩托车上还有这么多门道,有其自己的全国车迷俱乐部,有其独特的摩托车文化,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做化油器的浮子,什么是怠速,什么是气门间隙……  相似文献   

16.
车迷热线     
《摩托车》2004,(12):48-51
车迷热线MTC 先生:您好!我是一名摩托车修理工,也是一名摩托车迷,还是一名《摩托车》杂志的忠实读者。自从发现《摩托车》杂志几年来,每期必读《摩托车》,总有收获。阅读《摩托车》杂志2004年第3期后,对《神车龙驹》(——劲隆JL150-6太子型摩托车)一文中(第19面)“有条件的话,加装电热把套最好不过了。”这句话不懂。“电热把套”是什么?有什么用处?哪里有?麻锦发  相似文献   

17.
吴义平 《摩托车》2005,(1):35-36
我是一名现役军人,己有6年军龄。因为工作与环境的特殊性,现在的我不能每天都与摩托车朝夕相伴,但这并没有减弱我对摩托车的热爱与追求。与我的同龄人相比,我玩车的历史算是比较长的了,工作之余我理了一下头绪,把发生在我与摩托车之间的一些事讲给朋友们听听。我刚上初中三年级  相似文献   

18.
爱车的朋友都希望自己的摩托车能活力永存、马力十足,而维护保养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已骑了五六年车,对于摩托车的养护有些心得,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9.
SpeedBoy 《摩托车》2010,(8):96-96
读者朋友你们好!我是本刊测试总监倪巍。改刊以来,为了本刊定位更加明确是给摩托车爱好者看的,所以维修栏目的相关知识逐渐减少。近期很多玩车的车友向我反映,即使是玩车的车友也关心一些维修保养的小常识,应该在杂志上刊登些维修保养的小常识的文章,便于自己动手保养维修自己的爱车。我也同样认为在闲暇之余自己动手修修车何尝又不是件惬意的事儿呢?相信,  相似文献   

20.
维修问答     
<正>编辑同志:您好!我是一名摩托车爱好者,有3个问题麻烦给予解答。a)最近购买了一辆二手本田NSR250R摩托车,由于该车国内比较少见,对其了解甚少。尤其是摩托车上的排气口安装了什么可变气阀,以及其它我说不上来的先进技术。b)活塞的平均速度是怎么计算出来的?c)为什么塑料制品不能盛装汽油呢?以上问题盼望编辑同志能在百忙当中给予简要介绍,满足我这个车迷的心愿。谢谢!宁夏一车迷Q1A1车迷朋友:您好!感谢您对本刊的信赖!现解答您的提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