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玉香 《世界海运》2009,32(2):59-59
2001年10月,IMO召开的国际控制有害防污底系统外交大会通过了《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公约规定,禁止船舶使用有害的防污底系统,生效条件为合计商船总吨位不少于世界商船总吨位的25%的至少25个国家签署并正式批准、接受或加入12个月后生效的双重标准。  相似文献   

2.
李世信 《中国船检》2001,(12):41-43
一、IMO外交大会通过了<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 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01年10月1日至5日在其伦敦总部召开的外交大会,对46届环保会上形成的最终"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草案文本进行了逐条审议、修改、补充和完善,最终通过了新的<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和以下四项决议作为大会的法定附件:1.尽早有效采用<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2.关于本组织有关<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的后续工作的行动计划;3.关于船舶防污底系统的认可和试验方法;4.关于促进技术合作的纲领.  相似文献   

3.
《中国船检》2012,(7):I0018-I0018
《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以下简称“AFS公约”)已于2008年9月17日正式生效。中国船级社曾发布TM302号通函——”关于实施《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有关事宜的通知”.就如何实施AFS公约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4.
就即将于2008年9月17日生效的《2001年国际控制有害的船舶防污底系统公约》赋予各缔约国的若干权力和义务,探讨我国(公约签字国,但目前尚未加入)履行该公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产品认证,船舶检验和发证、船舶检查和违章处理、防污底系统有害废弃物处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依据《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国际载重线公约》、《国际吨位丈量公约》和《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相关规定,对船舶的法定检验和发证应由船旗国执行。同时,根据相关公约规定,船旗国可以委托被认可组织(Recognized Organization)来  相似文献   

6.
潘晓峰 《水运管理》2009,31(4):22-25
为保护海洋环境,配合《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的实施,通过对现行各类船舶防污物涂料的利弊分析,比照该公约的主要内容和规则要求,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船舶防污底系统的措施和管理经验,论述我国加入该公约的必要性及其生效后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提出应对该公约生效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金辉 《中国海事》2008,(3):22-25
文章介绍了《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国际公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论述了我国加入该公约的必要性及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我国加入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国际公约后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实施《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国际公约》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国际公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论述了我国加入该公约的必要性及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我国加入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国际公约后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IMO动态     
1 2001年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AFS)将于2008年9月17日生效长期以来,航运界一直使用含有机锡化合物(TBT)的防污漆来杀死附着在船底的藻类和贝壳类,但实际上含有TBT的防污漆是一种有害物质,能污染水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并通过生物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和海洋环境。早  相似文献   

10.
TBT防污漆的危害问题引起了国际海事组织(IMO)的重视。IMO于2001年10月5日通过了《2001年国际控制有害的船舶防污底系统公约》,简称《AFS公约》。文中首先分析了TBT防污漆的危害,并给出实例。针对其产生的危害,概括了国内外相关的法规和公约,并论述了目前新型防污材料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事》2020,(3):59-59
IMO召开污染预防与应急分委会第7次会议2月17日至21日,国际海事组织(IMO)污染预防与应急分委会(PPR)第7次会议在伦敦举行。会议重点研究了禁止在北极水域使用和运输重油(HFO)作为船舶燃料的法规草案,关于洗涤塔批准和认证的修订准则,明确了制定洗涤水排放规则和指南的工作范围,修订了压载水公约中压载水采样和分析指南,通过了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国际公约附则I的修正案。会议成立了多个通信组,以进一步研究燃料芳烃含量与黑碳排放的关系,审查生物污损准则的通函,研究修订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IV修正案草案并向PPR 8报告。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船检》2006,(4):50-51
中国船级社2006年3月21日下发“关于尽早实施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AFS公约)检验发证有关要求的通知”的通函,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3.
劳辉 《中国海事》2008,(9):19-21
文中主要介绍近期将生效的《燃油公约》和《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的概况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IMO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第76次会议于2021年6月10—17日线上举行,工信部国际造船新公约规范标准工作机制办公室派员全程参会。会议通过了降低国际航运碳强度的技术和营运措施(EEXI、CII和SEEMP)、禁止船舶在北极水域使用和运输重油的禁令以及禁止防污系统使用环丁腈,并成立降低碳强度通信组。会议主要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事》2008,(10):74-74
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AFS)于2001年10月5日经IMO通过,于2007年达成生效条款(必须有合计商船总吨位不少于世界商船总吨位的25%的25个国家正式接受)。此公约至今已被合计商船总吨位达到世界商船总吨位的52.81%的34个国家所接受。本公约适用于有权悬挂缔约国国旗的船舶以及无权悬挂缔约国国旗但在另一个缔约国管辖下营运的船舶;进入一缔约国的港口、船厂和近海装卸站的所有适用船舶。  相似文献   

16.
国际信息     
《中国海事》2007,(10):70-72
公约与法规《国际控制有害船底防污系统公约》将于2008年9月17日生效《国际控制有害船底防污系统公约》(AFS公约)随着巴拿马同意接受,将于2008年9月17日生效。IMO  相似文献   

17.
刘昭青 《世界海运》2007,30(6):54-54
随着巴拿马于2007年9月17日同意接受有关船底壳防污涂料中禁用有害有机锡的国际公约——《国际控制有害船底防污系统公约》(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the control of harmful anti-fouling systems on ships—AFS公约),该公约将于2008年9月17日生效。AFS公约于2001年10月5日为国际海事组织通过。该公约要求在获得代表拥有全球商船总吨位25%的25个国家批准认可的12个月后生效。加上最近巴拿马的批准,AFS公约已经获得拥有全球商船总吨位38.11%的25个国家批准认可。《国际控制有害船底防污系统公约》将于2008年9月17日生效@刘昭青…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巴黎备忘录(Paris MOU)委员会决定将《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国际公约》(AFS公约)纳入港口国检查范围.并制定了详细的检查指南以评估船舶是否符合AFS公约要求。检查重点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但不限于此)。  相似文献   

19.
消波 《水上消防》2008,(3):40-40
国际海事组织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57次会议于2008年3月31日至4月4日在英国伦敦举行。89个成员国的代表团和49个国际组织或非政府间组织的观察员参加了会议。会议通过了4项环保会决议,批准了防污公约附则VI和NOx规则的修正草案.批准了3份环保会和海安会/环保会通函。会议主要讨论的议题为:1.压载水中的有害水生物;2。船舶回收利用;3.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4.防污公约和相关文件的解释和修正;5.OPRC和OPRC—HNS和相关决议的实施;6.特殊区域和PSSA的确定和保护;  相似文献   

20.
《世界海运》2001,24(3)
船舶载运的各种油类泄漏事故造成油污染对海洋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但还有其他与船舶有关的途径可能更为严重地危害、影响环境。2001年10月IMO将召开一次大会以通过控制有害船底防污系统的公约(Convention on the Control of Harmful Anti-fouling Systems)。该公约的要点是在2003年1月1日后将不再允许船舶使用含有机锡化合物的防污漆(organtin compounds in marine anti-foul ants),而到2008年1月1日则加以彻底禁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