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港口》2006,(4):12
最近,交通部对某省关于港口管理有关问题的请示作出答复,现摘要如下:一、关于港口经营许可有关问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规定港口经营实行属地管理。港口经营人在一个港口行政管理区内多个码头从事港口经营业务,申领一个港口经营许可证,但到其他港口行政管理区(即跨地区)从事港口经营业务,需到当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申领《港口经营许可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和《港口经营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4年第4号)对港口经营人的港口设施性质、来源没有限制,港口设施可以是经营人自己投资建设的,也可以是租赁使用的。因此,对于在…  相似文献   

2.
《中国船检》2003,(7):48-50
《港口法》明年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日前审议通过中国《港口法》经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明年1月1日起实施。《港口法》的面世确立了中国港口由地方政府直接管理并实行政企分开的行政管理体系这个管理体制的核心就是.政企分开多家经营:“一港一政”统管理。确立了政府通过对港口规划岸线的管理合理布局保证港  相似文献   

3.
龙玉兰 《珠江水运》2006,(Z1):163-165
就有关港口经营人的法律地位、权利的保障及法律责任等方面予以阐述。认为《港口法》包括了对渡口的管理,渡口经营也应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并在如何协调审批与港口经营许可证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如何证明渡口的合法性等问题上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4.
今年6月28日,对于中国港口业来说,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水运网络十分丰富,对外开放日益加深的泱泱大国,终于有了一部《港口法》。从此,人们可以在《港口法》的规范下,公正、公平,使港口发展、港口管理步上一个新的台阶。 对期盼已久的《港口法》出台,我国港口业如沐春风,肩负依法治港重任的业内人士在鼓舞和欣喜的同时,更对《港口法》的实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日前,在温州港的走访中,记者就沿海中小港口依法治港、加快发展,采访了温州港务局部分人士。  相似文献   

5.
蚌埠港作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如何抓住《港口法》施行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发挥港口经济的综合效益,这是港口管理者和经营者都应认真思考的课题。本文试从《港口法j确立的五项制度来分析《港口法》的实施对蚌埠港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 《港口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对港口业进行全面、系统规范的重要法律,它填补了我国港口管理领域的立法空白,标志着我国港口事业真正步入了法制轨道。《港口法》的颁布,是我国港口事业的一件大事,也是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的一件大事,为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治港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对上海港来说,港口体制改革年初开始,新机构还在磨合中,为保证《港口法》的贯彻实施,提高上海港口依法管理的水平,提升港口管理和从业人员的法律素养和职业规范,并向社会公众和单位宣传普及《港口法》知识,上海市港口管理局把学习、贯彻、宣传《港口  相似文献   

7.
<正> 经过一天半的紧张工作,交通系统《港口法》宣传贯彻会议就要结束了。这次会议对于水运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港口法》,认真贯彻《港口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会议之后,我们要抓紧开展的工作在洪副部长的报告中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下面,受部领导的委托,我就贯彻会议精神和下一步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港口法》 《港口法》是交通行业管理,特别是港口管理多年来改革、探索的结晶,蕴涵了丰富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港口的发展理念和管理思想。学习《港口法》不能仅仅停留在学习法律条文本身,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和掌握《港口法》的立法思想,进行系统学习,做到融会贯通。特别是各单位的领导和专门从事港口行政管理和港口经营的同志,  相似文献   

8.
国光 《中国港口》2004,(2):38-39
<正> 一、蹉跎岁月 《港口法》已经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港口法》面世将使我国港口行业从无法可依向依法治港转轨;从港口政企不分向政企分开转制;从传统人治管理向现代社会的法治管理方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做好《港口法》的起草工作,根据交通部的统一安排,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局有关人员及交通部《港口法》起草小组的同志组成两个考察团,分别赴美洲、澳洲和欧洲对有关国家港口立法、港口管理和港口经营的情况进行了考察。 赴欧洲考察团考察了英国、德国和法国三个国家。在考察期间,考察团分别走访了三个国家的交通主管部门,并实地考察了利物浦港、非利斯托港、杜易斯堡港、威廉港、不莱梅港、汉堡港、勒哈佛港和马赛港。与政府机关、商会、港口管理、港口经营等多方面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收集了大量第一手材料,也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发。现将考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杭州港的港口行业管理从1988年至今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8年至1990年的起步阶段。通过整顿港口秩序,清除违章行为,实行了全港统一的《码头专用发票》,建立了《码头设泊许可证》、《港口经营许可证》、《外来务工人员许可证》(简称“三证一票”)制度,标志着杭州港口的行业管理步上轨道。第二阶段为1991年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目前《港口法》制定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港口管理和经营体制将会有较大的改革,即实行“政企分开”、“一城一港一政”的体制,以促进港口市场的发育和发展,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港口经营企业;鼓励多方投资,多家经营,防止和打破港口的垄断经营,逐步建立起开放、有序、公平竞争的港口经营市场。这些改革将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港口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我国形成港口经营中的竞争格局已成为定局。 但是,港口作为一个特殊行业,其经营市场有其特殊性,港口投资的回收期长,社会效益对地区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港口经营仍会受到一定的保护,市场准入将仍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一点已在草拟的《港口法》中有所规定。因此,我们既要强调将市场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为我国港口管理提供了法律支持,为我国港口建设和发展建立了法律保障。因此,以《港口法》实施为契机,创建依法治港的新环境,应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的水运资源十分丰富,优良的港湾星罗棋布。在1.8万多公里大陆海岸线、1.4万多公里岛屿海岸线和11万多公里内河航道上,分布着众多的港口,其中年吞吐量万吨以上的就有2000多个。目前,我国(除港、澳、台地区外,下同)已有124个港口对外开放,每年接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多艘船舶,全国90%以上的外贸货物经过港口进口和出口。港口,作为水陆交通的枢纽、客货集散的中心、对外开放的门户,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对外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在,我国不仅是个海运大国,而且也是个港口大国。然而,自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港管理暂行条例》被废止后,在规范我国港口行政管理行为,调整港口经营中各种民事法律关系方面,便缺少了相应的专项法律。因此,尽快制定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港口法》,实现以法治港、建港、管港,促进港口事业的发展,不仅是全国交通系统的迫切希望,而且全国其他部门对此也十分重视,甚至国外对我国制定《港口法》亦颇为关注。由于《港口法》在制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很多,比如:港口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必然触及到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港口法》如何保障港口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港口作为水陆交通的枢纽,“客流”和“物流”都要通过这个“联结点”集散和转运,必然要和各部门发生种种联系。  相似文献   

14.
<正> 已经出台的《港口法》规定我国港口经营将实行准入制度。从事港口经营,需要向负责港口行政工作的部门申请取得港口经营许可。山东从实际出发,已经首先在内河实行了港口经营许可证制度。笔者结合开展港口经营许可证制度以来的工作实际,对港口经营实行准入制度做如下探讨。 一、港口经蕾实行许可制度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港口(包括货主码头和装卸站点,下同)发展迅速,为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存在港口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经营行为不规范的问题。内河港口特别是京杭运河(山东段)港口在建设规模和数量等方面都有较快发展。至2001年底,京杭运河(山东段)及其支流共有港口(装卸站点)160处,但由于历史原因,内河港口在建设和经营方面存在的矛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船检》2004,(10):39-40
全国首个“港章”在沪颁布 全国第一部根据港口法制定的“港章”——《上海港口章程》日前正式诞生。据了解,该《章程》涵盖了港口的水域陆域、港口设施、港口配套服务以及保障体系,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了上海港的范围、水域、港口及运作规则;突出了人文和环境保护,专门设  相似文献   

16.
<正> 1.问题提出 《港口法》颁布和港口体制改革将港口资源总体规划提升到国家依法治港的层面。港口资源特别是深水资源已实现在国家港口发展规划指导下的市场化配置,港口资源优化配置基本上是在国际范围内港口  相似文献   

17.
<正> 盼望已久的《港口法》已于2003年6月28日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胡锦涛主席签署第5号国家主席令予以颁布,将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港口法》的出台,是我国交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喜事,是交通法制建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我国港口事业真正步入了法制的轨道,是实现依法治港,推进港口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港口法》的制定工作历经10年,由两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3次审议。在此过程中,广大交通法律工作者、港口管理工作者及专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特别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法制办的主持下,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充分听取了港口  相似文献   

18.
<正> 《港口法》实施在即,为了便于大家学习和掌握,共同做好《港口法》的实施工作,现将《港口法》的相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港口法》的适用范圈 关于《港口法》的适用范围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即《港口法》对渔港的调整问题和货主码头问题。 根据港口的功能可将港口分为经济用途的港口和军事用途的港口两大类,经济用途的港口主要是指那些用于商业目的的港口,也可称之为商港,是国家港口中的主体部分。正是由于这些港口的存在,才会有港口这一概念产生,也才会有制定《港口法》的要求。 从本质特征上看,渔港与商港是一样的,都是用于商业目的的港口,其最大的区别在于渔港主要用来进行渔业生产。但是这  相似文献   

19.
《港口法》实施后,港口建设市场如何管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港口法》并没有对港口建设市场管理做出详尽的可操作性的规定。本文谨对港口建设市场管理面临的新的问题及其对策作一探讨。一、港口建设市场管理的主体在全国港口体制改革进行和《港口法》出台后,由哪个部门负责港口建设市场的管理?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地的做法不尽相同。我们认为,港口建设市场管理的归口部门应该是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理由是:《港口法》第二条规定,“从事港口规划、建设、维护、经营、管理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法。”港口建设和维护,都属于港口建设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20.
历经十年的起草工作,《港口法》终于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次会议上获得通过。《港口法》对港口的规划、建设、维护、经营、管理及其相关活动进行了全面的规范,是我国水路运输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龙头法”。《港口法》的出台结束了我国港口行业长期以来无法可依的历史,填补了港口立法的空白,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