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面线碎石道床用DT1型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设计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DT1型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研制过程。该轨枕具有强度适中、结构设计合理、道床阻力大、便于接触轨可靠连接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异型玻璃钢轨枕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既有A型混凝土不能满足车辆运行品质轨边监测系统(TPDS)测试平台的A型专用轨枕的使用要求。本文从原材料、生产工艺和轨枕结构三个方面介绍了采用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制作的一种新型玻璃钢轨枕,该玻璃钢轨枕具有强度高、绝缘性好、生产简单等优点,轨枕的尺寸精度易于保证,强度符合Ⅲ型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强度要求。经过2年的现场铺设使用,该玻璃钢轨枕状态良好,完全符合测试平台的使用要求。该新型玻璃钢轨枕的研制成功,可为有类似特殊要求的异型轨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作为铁路轨道中重要的部件,目前总体使用效果良好,但也存在不同类型的伤损,其中以纵裂伤损最为突出。本文分析确定了预应力轨枕纵裂伤损的主要特征,归纳了铁路线路中出现的6种纵裂伤损类型,调研和总结了国内外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纵裂伤损的研究现状及预防措施。结果表明,纵裂伤损的两大主要原因是轨枕结构受力不合理和材料性能劣化,最常见的影响因素是轨枕的预应力过大和混凝土材料的碱骨料反应。此外,轨枕使用的环境条件、后期线路状态、列车疲劳动荷载对轨枕纵裂伤损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建议轨枕设计时,应在保证承载强度的前提下合理设计轨枕预应力,并配置一定的箍筋;在轨枕生产过程中,应确保原材料的性能以及生产工艺都满足相应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轨枕预应力钢材存在的弊端 ,提出改进轨枕预应力配筋的方法 ,并简要介绍 1× 3 -Φ 8.74预应力刻痕钢绞线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预应力钢丝定长机的弊端提出了改进方案,该方案提高了机器的工作精度,能将钢丝长度的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满足了轨枕生产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新建广州南沙港铁路大跨度钢桁梁桥上采用的一种新型轨枕板式轨道结构为工程背景,建立大跨度钢桁梁上轨枕板式轨道结构的分析模型,采用极限状态法对轨枕板进行配筋设计和检算;同时考虑横向预应力筋的影响,对轨枕板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损失、混凝土和钢筋应力等进行检算.结果表明:轨枕板式轨道结构在桥梁挠曲变形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很小,对大跨...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及钢模的发展过程,简述了预应力混凝土轨枕钢模的构造形式,详细叙述了钢模的设计过程及刚度、强度验算。  相似文献   

8.
许子龙 《铁道建筑》2014,(4):145-147
基于以太网接口采样板测控技术,利用双泵独立比例溢流阀完成了轨枕张拉系统中张拉油顶的控制,克服了两个油顶摩擦系数不一致引起的误差,保证了系统提供张拉力的精确性。由于减少了轨枕张拉过程中的人为因素,该系统的使用可提高流水线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轨枕质量,减少液压油顶和油表的标定工作,延长油顶密封圈和液压阻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正> 我国森林面积小覆盖率低,每人平均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木材资源缺乏。随着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在新建、改建及大修中,每年需用的木材数量相当大,在50年代就几乎占全国木材用量的六分之一。木枕料源匮乏。为节约木材,开发轨枕新材源,我国于1957年进行了普通钢筋混凝土轨枕、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和双杆式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分批试制工作。先后在京门、津浦、包兰和京广复线铺了一万根轨枕,通过试铺运营的试验,证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轨枕的损伤演化和寿命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连续损伤力学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论述了预应力轨枕在其自身徐变与其它疲劳荷载二者交互作用下的材质劣化损伤行为及其损伤失效机理;提出了预应力轨枕在徐变与疲劳交互作用下的损伤本构关系模型。建立了用于预应力轨枕分析的力学基本方程与参变量变分原理,并利用“间置加载”型载荷谱的特点,提出两个基本假设,以突出预应力轨枕在徐变与疲劳交互作用过程中的主要特征。可依据初始循环应力场,对损伤过程中循环应力场进行更有效描述,从而为更好地解决预应力轨枕分析中寿命估算及对一些实际问题处理。提供结构分析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技术的发展是铁路轨道技术进步的重要环节。本文详细梳理总结了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并基于总结成果和现场运营经验,提出了轨枕未来技术发展的建议。结果表明,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现场总体使用情况良好,能够满足运营条件的要求。目前,我国轨枕总体水平较高,但在以下方向仍需深入研究:设计技术方面,需要与制造相结合,并与轨道结构整体设计相结合协同研究;制造技术方面,需要从长模流水机组法的改进优化和短模流水机组法的研发两个方向整体提升,同时不断提高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监督控制。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轨枕行业技术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流水机组法生产TK─Ⅲ型轨枕工艺的探讨贵溪桥梁厂刘承辕我国采用流水机组法生产先张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已有40余年历史,到1993年底全国已有20余家轨枕生产厂家,生产预应力混凝土轨枕8500余万根。通过改型提高,基本上适应了铁路新建和改造维修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总结国内外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强度检验标准,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混凝土轨枕标准体系之间的差异,就混凝土轨枕强度检验项目、支承图式及检验荷载计算方法进行详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国混凝土轨枕标准体系、检验项目和支承图式存在差异,我国铁路混凝土轨枕标准对于各型产品检验要求规定比较详细具体,但在标准的系统性和概括性方面仍存在不足。在轨枕强度检验荷载的计算过程中,中国和日本混凝土轨枕强度检验是基于轨枕设计承载能力进行检验,而欧洲和北美地区混凝土轨枕强度检验是基于现场承载要求检验,在混凝土轨枕标准国际化过程中需注意该差异。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轨枕螺栓孔纵裂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螺栓孔纵裂伤损是我国轨枕伤损中较为严重的一种 ,文章对预应力混凝土轨枕螺栓孔部位的受力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 ,指出螺栓孔部位局部拉应力过大是造成螺栓孔纵裂的根本原因 ,同时也提出了局部特殊混凝土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和分析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损失产生的原因,结合梯形轨枕的张拉工艺合理设置测量装置,有针对性地实测在温度变化下梯形轨枕预应力张拉值的变化,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寻找到有效减轻温度对预应力损失影响的方法及在实际生产中的控制措施,以供施工企业及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铁路混凝土轨枕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世界各国铁路混凝土轨枕铺设范围逐步扩大,大多数国家都发展预应力整体式轨枕。我国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和既有主要干线要求全部采用混凝土轨枕。其主要优点是纵、横向阻力大,提供足够的稳定性,轨枕承载能力可根据不同高速运行条件进行设计,寿命长和维修工作量小等。在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建设中,混凝土轨枕应采用国际标准。高速铁路明确了混凝土结构寿命应达到100年。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轨枕标准在原材料选择、制造工艺、质量要求、检验方法等方面都要参照 EN 标准,充分考虑耐久性要求。应加强混凝土轨枕在基础理论和轨枕结构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根据南京地铁机场线的主要技术标准,详细介绍埋入式预应力混凝土长轨枕的结构设计,包括外形选择、外弯矩计算、轨下及枕中截面承载力计算、静载试验值计算等,确定了整体道床埋入式预应力混凝土长轨枕的基本设计方法,为今后其他线的长轨枕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DPG500长轨条铺轨机组的核心部分为轨枕布放系统。简要分析比较国外几种铺轨机组的轨枕布放系统,重点介绍DPG500长轨条铺轨机组采用的曲柄连杆送枕、垂直布枕的轨枕布放系统及其控制系统,阐述其工作原理并分析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铁路混凝土轨枕质量是确保铁路运营安全的重要环节。以安哥拉铁路工程1067mm轨距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预制为例,结合现场生产中的试验结果,对轨枕预制中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总结,并提出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介绍用4 只驱动油缸和4 只张紧油缸避开工作死点位置,巧妙地进行工作和浮动,充分利用液压和电控技术,对预应力混凝土轨枕进行自动脱模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