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孟盼盼 《游艇业》2008,(5):64-65
“我和你们《游艇业》一样,很想为帆船运动做些贡献。退役后,我想置身于推广帆船事业的工作,让更多人了解并享受帆船带给我们的乐趣。”这是本文主人公徐莉佳接受本刊采访时的开场白。她刚刚获得2008年青岛奥帆赛单人激光雷迪尔级的铜牌,实现中国帆船运动在奥运会上奖牌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Una  张三川图 《游艇业》2011,(6):68-73
我总是和海很亲密,小时候住在香港,现在投资在南沙。虽然我还不擅长帆船,但能和家长一起出海感觉就很棒。我们希望能给当地人带来更多幸福感。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一样,但是我觉得幸福就是每个人都有更好的生活,有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南海散记     
朋友,你上过钻井船吗?你想了解海上石油工人的生活,想听听他们的喜怒哀乐,理想、追求和呼声吗?借此,我愿将自己几年来在钻井船上的所见所闻,敬奉给你们。  相似文献   

4.
你的温度     
《游艇业》2009,(4):76-81
我又看见了你熟悉的面孔,我想触摸你的头发却被你躲避,我想拉住你的手你却在闪躲,我大声的说了一名我爱你,  相似文献   

5.
在去年的会议上,我着重阐述了中国因素与国际航运市场的结构性变化。那么,时隔一年多,“中国因素”有哪些新的变化?未来发展趋势如何?我们又该如何应对,以促进国际海运业的持续发展?我想就以上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希望引出更多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记者:田副总裁,您好。青岛港是个百年老港。近年来,更是迅速崛起,引人瞩目。但是,在我印象中,青岛港更多的是关起门来埋头苦干,与外界接触较少,因此,有一些神秘的感觉。这次,中国港口协会六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青岛召开,我想借此机会对您进行一次采访,以揭开那层神秘的面纱,对  相似文献   

7.
杨杨 《珠江水运》2010,(10):64-65
多年来,我一直想找到我的出生地——通海的来由。我对我的亲人和朋友们多次提及通海,一提到通海,水的意象就立即在我的眼前呈现。通海,一个通向海洋的地方呵。很难想象云南高原上竟然有这么一个与“海”相通的小城。  相似文献   

8.
《中国远洋航务》2005,(12):26-28
在去年的会议上,我着重阐述了中国因素与国际航运市场的结构性变化.那么,时隔一年多,"中国因素"有哪些新的变化?未来发展趋势如何?我们又该如何应对,以促进国际海运业的持续发展?我想就以上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希望引出更多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音乐·心灵     
初厦的夜,一轮明月,几颗星星,天空宁静而明朗. 窗外月色如水,站在窗前,独自遥望天际的明月,此刻,心中想说的话到底向谁说呢? 生活在这个城市最南的一隅,工作与生活,仿佛一切都已成为习惯,每天上班、下班、吃饭、运动,然后静静地回到宿舍,这样的生活简单而有规律.我是一个喜欢简单生活的人,其实,一直以来我都是过着简单的生活,只是,每天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尽管我已无法重新选择所处的环境,但我可以调和好适应环境的心情. 静悄悄的夜里,我喜欢听音乐,用心聆听一些舒缓的,轻快的,温柔的,忧伤的,在音乐中体味生活的悲欢离合,心里的忧愁烦恼也一一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10.
我可以算是一个有多年会龄的老会员,曾有幸参加了第一届上海国际海事会展的有关筹备工作,对展会的创办记忆犹新,因此我想谈谈有关海事会展的创办、发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游艇业》2012,(9):20-20
在三亚参加海天盛筵时,虽然我和我的同事苗则洵有很多事情要做,可是我还是极力推荐他去体验—下航海的乐趣。苗则洵毕业于海事学院,目前为一家国际游艇俱乐部的母公司工作。但是他还没有享受过玩船的乐趣。我想是时候让他体验一番了。  相似文献   

12.
傅向阳 《世界海运》2009,32(6):60-61
在母校百年华诞之际,一个藏在心中多年,却已经不可能由我本人去实现的理想,很想倾诉给我的校友以及未来可能成为校友的更年青一代。  相似文献   

13.
周波 《集装箱化》2008,19(6):1-4
我国的集装箱码头已经从单一地追求吞吐量转向关注经营效益,从简单地追求生产效率转向关注生产成本。对于数量接近饱和的集装箱码头而言,要想更多地为股东创造价值,必须不断优化现有的客户组合、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相似文献   

14.
重返爱丁堡     
在四月号《游艇业》中,我讲述了一段曾经参加英国东海岸航行周的经历。这次,我想告诉你们的是那次航行的回程情况。从诺森伯兰沿英格兰东海岸和苏格兰重返爱丁堡,这又是一次满是故事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刘少才 《中国船检》2004,(11):84-85
几年前,我在中远的“云海”轮上任报务主任,曾经钻进了台风眼,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相似文献   

16.
还记得,第一次穿上海事制服的心情,喜悦、自豪,甚至带着一丝的激动。时光如梭,转眼间,我在芜湖海事局上班已有七个年头了。七年的基层工作和生活,让我渐渐的发现,在深蓝色的制服下,在金黄色的徽章中,还蕴藏着沉甸甸的责任,蕴藏着一个不变的承诺;七年的基层工作和生活,也让我看到海事人为了实现这个承诺,无怨无悔的走过每个春夏秋冬。那就是:让航行更安全、让长江更清洁、让航运更便捷。  相似文献   

17.
向东是大海     
朱杰 《珠江水运》2013,(Z1):148-149
向东是大海,一望无际的大海。2012年的夏末,我的心被东边的海牵绊,被一路向东航行的"海巡31"船牵绊。作为一名跟"海巡31"船朝夕相处的海事人,不能随船出访,说没有遗憾那是假的,但更多的却是对"海巡31"船的牵挂和祝福。随着"海巡31"船消失眼帘,我的心已随着"海巡31"船东去了。当时我想,我愿化作天边那颗闪烁的星星,  相似文献   

18.
王璋 《珠江水运》2006,(11):52-52
一位作家说过:“我对那些不得不生活在不靠山不临水的村庄里的孩子,总禁不住心生怜悯。没有水,看不见山,童心往哪里安放呢?”我是幸运的,自小我就生活在三江河畔,我是三江河中泡大的孩子。三江河(浔江、濛江、北流河)是我生命中的原血活水,三江河是我生命中的河流。  相似文献   

19.
在明媚的阳光下,当你漫步在黄浦江畔时,不免对航行在黄浦江中的万吨巨轮停步注视。这不仅仅是生活在陆地上的人们对海上航行有着无限的暇想,而更多的是被轮船的巨大的雄姿所吸引。人们对轮船的各个部位构造均有着浓厚的兴趣。其中,对轮船的烟囱有着更多的好奇心。于是提出了种种想法,如:为什么轮船的烟囱这么低?这么胖?为什么与陆地上烟囱不一样?它具有些什么功能?结构怎样?等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物价飞涨,我真不知道那些一两千块钱收入的老百姓是怎么熬过来的。各级政府在涉及民生方面时少用让字,比如让老百姓生活更好等,一个让字,好像是恩赐,人民理应享受更多的实惠。——全国人大代表贺优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