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沈客运专线大庙大桥跨越既有京承铁路,因桥交通较为不便,施工便道就近由既有乡村道路引入。施工便道拟定从既有隧道顶部穿过。在本论文中,使用Midas数值计算软件,计算了在上部汽车荷载80 t作用下,隧道及施工便道的变形情况,分析了施工对既有营业线京承铁路的安全运营影响。  相似文献   

2.
铁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中应关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及铁道部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的要求,结合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调查的实践,提出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调查的做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在铁路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意见所提出的环保措施的落实,取、弃土场以及营地便道的恢复,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管理等。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我国铁路所经之处多为人口稀疏区,既有道路难以满足原材料与废弃物的运输需求,常常依靠施工便道。为解决环境险峻处施工便道难以快速设计优化与直观展示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地理坐标系下施工便道三维快速设计方法。研究结论:(1)地理坐标系与投影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为参数计算与三维展示提供了前提;(2)施工便道参数化建模方法分为边坡类型判断、轮廓线获取、模型生成三个步骤;(3)设计成果以三维模型、矢量图形、填挖方量以及局部地形修改数据进行输出,并以图层化管理;(4)实现球面三维场景中施工便道模型一键生成与设计方案科学比选,模型的可编辑性能够对设计成果进行优化,地形填挖数据的局部更新与实时控制可实现地形分析的准确性和地形的快速修改与恢复;(5)在某铁路工程高陡边坡桥墩施工时,本文设计方法可实现施工便道方案比选与快速设计。  相似文献   

4.
在实际工程中,施工便道上跨既有山岭隧道案例并不常见,其风险可控性也难以把握。本文依托某重载施工便道上跨既有公路、铁路隧道工程,拟定两种施工便道设计方案。为判定设计方案是否可行,通过MIDAS有限元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分析两种方案对下卧隧道的受力与变形影响差异,并对隧道衬砌结构进行安全验算,均满足结构截面强度安全系数要求。相比上跨便道采用刚性混凝土板设计形式,采用刚性混凝土板+扩大条形基础方案时隧道衬砌结构受力与变形更小。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推荐采用第二种设计方案。为进一步降低风险,提出控制风险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铁路施工便道是确保主体工程顺利、安全建设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铁路施工便道建设一般只考虑了建设期需求,总体性及全局性不足,未能从项目全寿命周期系统研究施工便道的总体建设原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和投资的浪费。文章以某超大规模铁路施工便道方案研究为例,在统筹分析铁路建设、运营、维护及沿线经济发展等需求的前提下,明确了铁路施工便道的功能定位,并结合沿线自然和交通特征,从全局和全寿命周期的角度,提出了“整合资源、永临结合、路地统筹”的设计理念,最终总结出施工便道建设原则,对发挥便道的综合效益、确保该铁路的顺利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同时对其他工程项目的建设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高原山区铁路施工便道的设计和施工相比平原地区更为复杂,本文根据高原山区铁路施工便道建设经验,结合现场调研情况,总结高原山区铁路施工便道的特点,探讨平纵横断面及选线设计原则,阐述便道施工、维护及生态恢复等建设要点,为类似项目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交通设施日趋便利,公路网越来越密,城乡道路也逐渐发达了。它一方面给铁路施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与的路交叉的问题,人铁路建设带来干扰,若遇到铁路与道路在短距离内多次交叉而影响行车安全,铁路与道路平面交叉角小于45度,铁路与既有道路间距小于规定等情况时,则需对既有道路进行改移,这样,又增加了铁路投资。目前,我们在编制改移道路的概算时,由于有许多计费办法不够  相似文献   

8.
关于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9年铁道部和水利部联合发布《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以来,全路共编制完成了上百项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应结合方案编制的特点,准确把握主要工作内容,重点说明项目区自然概况、施工组织、施工工艺、主体工程多方案比选、项目区水土流失状况等;抓住重点工程进行预测、评价;量化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开展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提出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方案编制建议:(1)应有针对性地提出水土保持措施;(2)合理确定水土保持6项指标;(3)修订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9.
新建大理至丽江铁路水土流失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新建铁路大理至丽江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特点,简单介绍了铁路施工造成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本文从人为因素的角度,对路基、隧道、桥梁、施工场地、取弃土渣场等方面的水土流失临时防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对铁路施工期水土流失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措施两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铁路及公路项目设计中存在众多特殊构筑物,包括长大隧道、大跨度桥梁等,而进入这些构筑物施工现场的交通条件均较为恶劣,给材料运输、机械进场带来不便。因此,在施工设计中,便桥作为施工便道重要交通节点,其承载能力、跨越能力、经济适用性及施工便捷性对材料运输、机械进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铁路、公路项目中便桥方案设计案例,对便桥设计要领进行分析阐述,并就其功能性、承载力及适用性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类似项目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斜交刚构连续梁桥能很好地解决铁路与既有道路、河流的斜交问题。结合山西中南部重载铁路所采用的斜交刚构连续梁,介绍刚构连续梁的结构特点、设计要点、主要技术参数、技术指标,并对设计说明、施工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对铁路建设项目环境的义,目的;建设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各阶段贯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三同时”制度的具体做法,工作内容,各有关部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听职责进行了阐述。同时针对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的实际不,提出如何建立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监督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结合铁路建设项目投资管理模式和加强铁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以及当前部分铁路建设项目投资不能有效控制和已完建设项目部分超概算等管理现状,从铁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建设实施等各阶段,分析如何加强铁路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同时,根据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承包单位、监理单位等参建各方在建设项目投资控制中的主要任务,从组织、经济、技术、合同及信息管理等多方面.提出加强投资控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经济建设对于道路交通的需求,我国铁路建设工程大规模地展开。作为能够对铁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造成重要影响的手段,必须加强对铁路建设项目施工图招投标的控制与管理。阐述了施工图招标对铁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重要性,分析了铁路建设设计阶段的施工招标工作对铁路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地铁盾构隧道在淤泥质地层穿越既有铁路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既有铁路运行的安全,必须要进行科学、合理、完善的风险分析及仔细研究相应的对策。通过对杭州地铁2号线1标出入段线盾构穿越既有浙赣铁路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工程实践证明,适当地进行铁路路基加固,有效地进行施工过程中各类参数的控制,对这类淤泥质软土层采取盾构法穿越既有铁路施工是可行的,也为今后更多较为复杂的地下穿越既有线路的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铁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确保铁路建设项目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关规定,结合铁路建设的特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南宁市五象大道下穿既有铁路工程设计过程的介绍,阐述了在下穿既有铁路的道路建设工程中,在既满足铁路运营安全要求又不中断既有交通的前提下,如何完成对既有铁路桥的改造。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铁路建设项目甲供物资管理既有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和需要新增功能两方面的探讨,论述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铁路建设项目物资管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颖 《铁道建筑》2022,(12):101-104
兰张三四线铁路区域内的环境敏感目标对于线路走向形成了明显制约,特别是乌鞘岭越岭段,设计提出了沿既有铁路长隧道越岭方案(DK)和经安远镇短隧道越岭方案(DIK)。结合该区段线路走行方向、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环境敏感区分布等工程特点,从环境敏感性、噪声、振动、对两侧环境的阻隔影响等环境保护角度开展环保比选,推荐一条技术可行、环保合理的线路方案。经综合分析,在可充分利用既有隧道斜井及施工便道的前提下,推荐DK方案。建议设计阶段提出相应的环保选线原则,系统性地研究铁路建设对于生态环境、水环境的影响,优化选线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以天津地铁6号线某盾构区间下穿既有铁路为工程背景,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对采取不同加固措施下的盾构施工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依据铁路变形控制标准来指导软土地区的盾构施工。结果表明:该盾构区间与既有铁路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在不考虑对铁路路基和轨道进行加固的情况下,通过对盾构施工工艺进行优化、控制,可以保证盾构施工期间既有铁路的安全行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