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五”期间,在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形势下,全国地方铁路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在地方铁路建设和满足铁路运输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铁路“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地方铁路将加强行业管理力度,结合铁道部与各省、市、自治区签订的铁路建设纪要和地方铁路建设的需求,配合铁路干线的规划搞好地方铁路的规划和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2006年,地方铁路将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建立更适应地方铁路的建设模式和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2.
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环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是我国第一个开展行业规划环评的项目,无成熟经验可借鉴,本文针对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特点,遵照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规定、规范,探索性的重点提出铁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评价内容以及相关建议.研究结论:从环境保护角度对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拟定的发展目标、布局提出原则要求,为规划的编制、优化和审批决策提供参考,对于在规划层面促进“十二五”铁路的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同时,就后续实施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推进“十四五”时期铁路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推进铁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支撑交通强国建设,国家铁路局编制了《“十四五”铁路标准化发展规划》。以下全文刊登《“十四五”铁路标准化发展规划》,供广大读者学习。  相似文献   

4.
铁道部资讯     
进一步提高铁路科技创新能力 推进铁路科学发展 1 据《人民铁道》报道,铁道部党组日前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铁路科技创新能力,推进铁路科学发展的决定》,明确“十二五”期间铁路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总体目标、重点工作和基本要求。“十二五”期间,铁路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是:以科技创新作为铁路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以科技发展作为保障铁路安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抓住机遇 扎实工作努力开创铁路技术监督工作新局面(摘要)铁道部科技司副司长蔡申夫一、铁路技术监督工作为促进“八五”铁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八五”是我国铁路发展进程中不同寻常的大发展时期,是建国以来铁路发展成绩最为显著的时期。全路从事技术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我国铁路建设迅猛发展,特别是铁路跨越式发展,给铁路建筑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这对铁路施工企业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铁路物资供应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铁路“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实施和铁路大发展进程不断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铁路“走出去”战略取得重要突破。根据我国铁路专利申请和授权发展实际,对美、日、韩三国科技企业专利战略进行分析,形成符合我国企业特点的铁路知识产权战略,促进我国铁路科技进步,为中国铁路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铁路物流是依托铁路运输开展的物流活动,是转变铁路货物运输发展方式、推进多元化经营的重点领域,是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骨干支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规划,主要阐明铁路“十二五”物流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指导铁路货运和物流发展、规范物流市场主体行为、进行重大铁路物流项目决策、制定物流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铁路“白贷”物流是铁路多经企业逐步由依靠运输能力和运输政策向依托干线运输和开展终端服务进行转变的主要服务产品,也是铁路多经企业实现延伸服务、货运代理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的必然环节与过程。多角度分析发展铁路“白货”物流的现实性与必要性,提出发展铁路“白货”物流的效益最大化原则、规范管理原则和专业经营原则。通过组建铁路“白贷”物流的服务平台,规范服务流程与标准,建立协作管理机制,组建内蒙古铁路物流协会,促进铁路“白货”物流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传统铁路货运物流的基本特点和加快发展铁路现代物流的紧迫性,提出了发展铁路电子商务、推进“实货制”运输、开展全程物流服务、规范铁路货运收费管理、构建铁路货运物流营销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加快发展铁路运输,提高铁路运输能力,是中国多年来一直在政策上积极倡导和实践中努力追求的目标。但是随着中国铁路建设新高潮的到来,原有的发展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加快铁路发展的需要,必须以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为重点,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铁路建设,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加快铁路发展的新路子。铁路多年的发展实践表明,合资铁路作为铁路立足于发展的改革产物,是目前中国铁路吸引社会资本的一种有效形式。作为合资铁路的重要成员,朔黄铁路是目前已投入运营的合资铁路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装备水平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的一条合资铁路。朔黄铁路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在于它不但遵循铁路运输的一般规律,而且结合自身实际,在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朔黄模式”。“朔黄模式”作为合资铁路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创新的实践结晶,它的成功为合资铁路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借鉴,也为促进中国铁路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鉴于此,本刊采用系列报道的形式给予阐述,以全面系统地挖掘“朔黄模式”的内涵和精髓,进一步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更希冀铁路企业能够从“典范”中寻求到更多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2.
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具有运力大、成本低、节能环保等优势,是实现交通运输领域“双碳”目标的有力抓手。在分析我国铁路能源消耗现状的基础上,总结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铁路节能减排的典型经验,并指出我国铁路节能减排过程中存在的短板,提出“双碳”目标下我国铁路低碳绿色发展的对策,包括制定合理的铁路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加快调整客货运输结构、持续提升运输组织效率、加强研发铁路节能降耗技术、健全铁路碳排放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广西“两区一带”区域发展战略及实施现状、广西铁路建设与规划概况的基础上,从铁路建设对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桂西资源富集区优势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铁路建设对不同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等方面,研究铁路建设对广西“两区一带”协调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铁路计算机应用》2006,15(1):I0002-I0004
“十一五”铁路工作总体要求 高兴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铁路各项工作,认真贯彻常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铁路的重要指示,坚持以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为主线,精心组织,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大规模铁路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装备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结合大同站铁路物流发展现状,分析既有“站到站”客户拓展为“门到门”客户存在难度、铁路与公路相比运价缺乏灵活性等问题,提出大同站完善货运营销体系、发展全程物流体系、发挥货运资源优势、优化完善配套机制等铁路物流发展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在我国由于其受国家经营,因此其发展将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变化。“八五”前,铁路的经营活动完全执行国家的“统收、统支”政策。由于国家投资不足。限制了铁路基本建设和对陈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的能力。铁路建设发展的迟缓同时也制约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拓展,铁道部在“八五”  相似文献   

17.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十四五”时期铁路科技创新工作,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支撑科技强国、交通强国建设,国家铁路局组织编制了《“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为方便广大读者学习,以下刊登《“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  相似文献   

18.
《成铁科技》2005,(3):F0002-F0002
由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装备展览会于2005年7月5日至7月8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展览会以“全面展示世界先进的铁路技术与装备、整体宣传跨越式发展的中国铁路”为目的,以“先进的铁路技术与装备、跨越式发展的中国铁路”为主题。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目前铁路发展背景和江西省铁路网现状,提出“三网”功能层次和空间圈层概念,对江西省铁路网总体布局原则、“三网融合”路径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厘清“三网”功能层次、空间圈层概念,对江西省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三网”总体布局原则、融合路径进行深入研究,以大南昌都市圈为例提出大南昌都市圈“三网”总体布局方案,实现大南昌都市圈铁路出行服务多样化、差异化,旨在为江西省“三网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个率先”目标以及适应全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步伐,江苏省必须加快铁路建设步伐。在分析江苏综合交通、铁路现状及面临的形势后,结合客货运量预测和各地综合发展规划,提出江苏省铁路的发展方向和总体构想。即:扩大运能、完善网络、创新体制、领先全国,“十一五”期间,以客运专线和对外通道建设为重点,初步形成“二纵五横”的铁路网布局,到2020年形成具有8条省际对外通道、6个过江通道,层次分明、功能齐全、装备先进、方便快捷的“三纵六横”的铁路网络。结合铁路建设,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