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健平 《科技交流》2006,36(4):72-74
预应力锚索桩是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研究与应用,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目前在桥梁上被广泛使用.一般的抗滑桩完全靠桩本身承受弯矩和剪力,如果桩顶的位移过大、桩侧应力大于容许侧应力或由于弯矩和剪力过大没法配筋时,就需要增大桩截面,或加长桩的锚固段的长度.如果在桩顶增加水平约束,改善了桩的受力,可减小桩的截面和锚固段的长度,也可以增大桩抵抗更大的外力.  相似文献   

2.
桩网和桩筏板结构形式的刚性桩复合地基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工程中的软基加固处理,在大幅降低地基沉降的基础上可有效控制工后沉降。本文基于某高铁软基加固段桩网复合地基和桩筏板复合地基现场沉降监测结果,对比分析桩网和桩筏板两种结构形式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特点及沉降控制效果,并对桩网和桩筏板结构形式的刚性桩复合地基工作机理进行研究。根据两种刚性桩加固方案对沉降变形实际控制效果,提出现有刚性桩加固方案适用范围。研究成果可有效应用于软基加固处理中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方案选型,对铁路、公路等工程路基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为满足实际工程中补桩设计的需要,需考虑已就位群桩的挤土效应和补桩自身的挤土效应对补桩承载力的双重影响。 研究方法和结果:先考虑群桩挤土效应,在引入“桩土面积比”这一概念的前提下,采用等效圆截面单桩模拟群桩,基于孔隙比协调的原则,运用圆柱形孔扩张理论、弹性理论、比奥固结理论,求出等效半径,进而得出等效半径处土体变化后的应力场和强度指标;并以这一应力场和强度指标作为补桩施工时土体的初始值,考虑补桩自身挤土效应,运用圆柱形孔扩张理论、弹性理论,以土力学原理为基础,推导出饱和砂土中考虑双重挤土效应的补桩承载力计算公式;本文同时推导出了群桩挤土效应对补桩承载力的影响是否明显的临界状态。 研究结论: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比较接近,表明该计算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天津地铁某车站,地下水丰富,基坑围护结构采用钻孔咬合桩,整个车站围护结构由700根咬合桩组成。咬合桩是桩与桩之间的咬合而达到止水目的,故桩间切割缝是其止水的薄弱部位,非常容易发生渗漏水。在本站施工过程中,采取单、双液注浆预加固桩缝和双液注浆止漏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基坑咬合桩桩渗漏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CFG桩在加固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斌 《铁道运营技术》2006,12(3):32-33,35
洛湛铁路永州至岑溪段部分路段高填方软土地基需采用CFG桩加固处理,根据地质现状,对CFG桩的桩长、桩径、桩间距、桩体强度、褥垫层、加固范围进行设计。通过现场成桩试验,修订施工工艺,加强混凝土配合比、泵送灌注、捣固、抽样检测的控制,严格质量控制指标等措施,确保复合地基达标。  相似文献   

6.
对桩侧土及桩端土均采用线性荷载传递函数,同时考虑桩周土所分担的荷载对桩基荷载传递规律的影响,利用力学理论及微分方程的近似解法--子域法,出了刚性承台下柔性群桩与地基相互作用的近似解析算式,在刚性承台下,中桩最大侧摩阻力出现在桩端,边中桩、角桩最大侧摩阻力出现在桩顶附近,角桩桩顶反力最大,边中桩次之,中桩最小,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将模型试验结果与本文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对比表明:本文方法有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辛乐清 《铁道建筑技术》2023,(4):105-107+125
为研究大型转体承台内部传力机理,本文以武汉跨沪蓉线、麻武线高架转体桥下承台为原型,对十六桩转体承台两种试验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转体承台底部拉应力主要集中于中间四根桩所构成的矩形区域;非预应力承台在加载过程中,各桩顶反力比例几乎保持不变,桩顶反力未出现重分布;降低桩支承刚度可以降低中间桩的反力,使桩底反力趋于均匀,以提高转体承台的承载性能;施加预应力能显著改善桩顶反力分布,有效降低中间桩的反力,且所施加预应力越大,中间桩反力下降幅度越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从正确掌握工程地质合理取用计算参数、持力层深度对桩端承载力的影响、桩径的选择及布桩、桩中心距的确定、端承桩与摩擦桩的共用,相邻桩底高差、液化层桩基侧摩阻力的取值,以及按经验公式确定单桩承载力的安全度等问题对灌注桩的设计及其规程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雅万高速铁路(雅加达—万隆)地处热带雨林地区,土质为火山灰堆积层。针对雅万高速铁路2号隧道施工时出现洞内沉降、地表塌陷等问题,参考类似工程提出钢管桩牛腿加固技术。通过室内压缩固结试验、直剪试验得出火山灰堆积层黏土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和压缩模量均随含水率增大而减小。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钢管桩不同桩心距、桩径、入岩深度下地表和隧道各关键部位的位移。结果表明:桩心距、桩径越小,钢管桩对隧道和地层变形的控制效果越好;增加入岩深度有利于控制隧道拱顶竖向位移,入岩深度15 m时地表竖向位移最小。从减小隧道和地层变形、经济性方面综合考虑,建议桩径取500 mm,桩心距取2倍钢管桩直径,入岩深度取15 m。  相似文献   

10.
胡金山 《铁道建筑》2023,(6):127-131
以铁路站房区湿陷性黄土地基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泥土夯扩挤密桩进行预加固,结合处理前后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结果,研究桩长、桩间距对水泥土挤密桩处理效果的影响,揭示了处理前后加固深度内桩间土层水平应力和超固结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桩间距显著影响桩间土挤密效果,桩长的影响较小,当桩间距从1.2 m减小为1.0 m时桩周塑性区挤密效果显著增强,采用水泥土夯扩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建议桩间距不大于1.0 m;锥尖阻力、侧壁阻力、水平应力比和超固结比随深度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埋深0~12 m范围内水平应力比在2~4变化,超固结比OCR在4~12变化,说明水泥土夯扩挤密桩显著增大了土层水平应力和强度,但深度大于12 m时水泥土夯扩挤密桩的处理效果减弱。研究结果从土层水平应力角度揭示了水泥土夯扩挤密桩的加固机理,可为湿陷性黄土地区水泥土夯扩挤密桩的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微型桩以其桩径小、承载力高、工艺简单等诸多优势在地基加固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对黄土地区微型钢管桩的承载性能研究还相对匮乏。故本文依托某实际加固纠偏工程,进行现场微型钢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试验,并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进行验证,以此研究大厚度黄土地区微型钢管桩的破坏模式和承载性能。研究结论:(1)微型钢管桩由桩身材料决定的承载力最大,由桩侧阻与端阻确定的承载力最小,由稳定性决定的承载力居中;(2)在桩正常工作条件下,微型钢管桩的实际承载能力远大于理论计算值,是理论计算值的1.3倍以上;(3)微型钢管桩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长细比达到400仍表现出良好的工作状态;(4)在工程实践中,设计超大长细比微型钢管桩,既不经济又容易发生屈曲失稳破坏;(5)本文研究可为在黄土地区微型钢管桩的承载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钻孔灌注桩以泥浆护壁法为主,使成桩工艺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如桩底沉渣较难清理干净,且易产生压缩变形,并大大弱化桩端承载力;桩侧泥皮过厚对桩承载力的影响),导致桩端阻力与侧阻力显著降低。提高桩承载力,残少桩的沉降量。桩端注浆技术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3.
根据刚性桩复合地基主要受力区与潜在工后变形土体在深度上的相对位置关系,提出刚性桩跨越中浅部潜在工后变形土体,使加固区跟随深部土体变形,是刚性桩复合地基控制工后变形的两个关键。刚性桩跨越中浅部潜在变形土体后,工后沉降变形将主要来源于下卧层。此时,加固区跟随下卧层变形成为深部变形向上传递的主要特征。建立桩间土单元模型,分析桩顶结构及桩间距、桩径等参数对刚性桩跨越中浅部工后变形土体的调节机制,指出桩底选择良好的承载地层,并且穿过潜在工后变形土体足够的长度是跨越中浅部潜在变形土体的重要保证;建立深部变形向上传递时,加固区桩、土相互作用及其变形效应的简化分析模型,阐述加固区跟随下卧层变形的力学机制与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上海武警指挥学校综合办公楼工程实例,采用桩-箱基础,在箱形基础上加桩,以满足加强承载力和防止变形要求。桩-箱基础系由底板,顶板外墙、内纵横墙构成了箱形结构,把上部荷载分配给桩。本文提出桩-箱分析与计算方法 。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砂桩法在加固软土地基的设计原则,阐述了砂桩法桩体材料、桩体直径、有效加固长度、桩间距、垫层、处理范围、成桩方法及施工顺序等设计参数的确定,证明该法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加固效果显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东联至新沙高速公路火石水道特大桥水中墩钢板桩围堰的板桩选择和钢板桩的入土深度、强度、刚度检算,支撑及围檩设计、钢板桩的施工工艺,总结在中浅水桥中施工时钢板桩围堰设计施工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降低地铁围护结构的工程造价,以南昌艾溪湖地铁隧道为例,采用数值模拟结合现场测试的方法,从围护桩桩长、桩径和短桩配比等方面分析了地铁围护结构长短桩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围护桩的水平位移随着其桩长和桩径的减小,以及短桩数量的增多而逐渐增大,但总体而言其变化幅度较小;优化方案的围护桩最大水平位移为4.59 mm;参数优化虽然会使原方案的弯矩和位移略有增大,但其仍在安全系数的变化范围内,且优化方案较原方案在经济性方面更有优势。根据数值分析结果,优化方案的参数建议设为:长桩桩长为16 m,桩径为0.8 m;短桩桩长为10 m,桩径为0.6 m;长短桩配比为一长三短。  相似文献   

18.
用最有效方法检测CFG桩复合地基的最大承载力的确定采用低应变检测桩身质量完整性,静力触探检测桩间土承载力,单桩静载试验检测单桩极限承载力,综合计算CFG桩复合地基最大承载力,其检测效果好,效率高,费用低。  相似文献   

19.
任意站极坐标法测设线路平面曲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任意站极坐标法测设线路平面曲线中桩和边桩的原理,推导了中桩和边桩坐标计算的数学模型,并用VisualBsic编制程序实现之。该算法简单、清楚、正确,针对现场中平面曲线放样的需要而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为检验地质断裂带上人工挖孔桩的桩底压浆对提高桩承载力的效果,进行了三根现场模拟桩的静载试验。采用三种方法确定了桩的极限承载力,结果表明,桩底压浆使桩的承载力提高到2倍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