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我国快速城市化地区公路发展的客观要求,探讨快速城市化地区采用图论、区位论进行公路网络布局的方法,对适应快速城市化地区特点的公路网规划精度、预留用地要点,分别予以明确。并结合鄞州区公路网规划实践,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公路网规划》采用一系列新方法、新理念对公路网发展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研究;基于明确的规划目标,按先结构与形态,后等级与规模的思路展开路网布局,运用了卫星影像技术对路线进行选择与优化,提出了广义规划范畴、弹性发展理念、复合交通走廊、城市化进程中公路的建设模式等概念。  相似文献   

3.
张博 《公路》2008,(1):129-133
根据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发展特征,总结公路网规划建设的原则和流程,提出在规划建设时应着重考虑当地的发展战略和重点,并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省域公路出行者信息系统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国内省域公路网(高等公路网、普通公路网)管理机制共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省域公路ATIS系统规划方法。首先对省域公路ATIS规划目的、规划定位及规划服务对象进行了分析;制定了通用规划流程,从信息需求分析、体系框架设计(用户服务、逻辑框架、物理框架、标准需求)、系统设计(功能要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建设项目规划、实施保障(商业运营模式、保障机制)、规划成果评估等6个方面对规划方法及规划内容进行了探讨。以江苏省公路ATIS规划作为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对规划方法特征进行了总结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王海威  陆化普 《公路工程》2009,34(4):94-97,108
进行区域国防公路网络布局规划研究是科学合理发展我国区域国防公路网络的前提和基础,而区域国防公路网与民用公路网总体上说是一个实体,那么区域公路网与民用公路网在布局规划研究上有什么区别,功能需求有何不同,能否照搬民用公路网布局规划研究的理论,该从哪些方面进行特别考虑,这是研究目的所在.首先分析了公路军事运输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重点对区域国防公路网布局规划的目的、内容、原则等进行了比较分析,明确了其与民用公路网的区别,为区域国防公路网布局优化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公路网规划两种理论与方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在公路风规划技术的研究上,大致可以分为两大体系:一是将欧美城市交通规划引入公路网规划的四阶段法;二是由西安公路交通大学交通工程教研室提出的总量控制法。两种方法在各省、市、地区公路网规划中均得到了应用。本文度从公路风规划的两个重要方面--公路交通需求预测和路网布局对这这两种方法的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枣庄公路网规范划的实践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公路网建设发展规划是用来指导公路建设的主要依据,是公路建设全局的总体性规划。它对指导公路建设应具有一定的法规性。搞好公路网规划工作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公路网规划工作中遇到的资料收集、县乡道路路网规划、建设资金及路网规划的政策保障方面几个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公路网规划》采用一系列新方法、新理念对公路网发展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地分析研究;基于明确的规划目标,按先结构与形态、后等级与规模的思路展开路网布局,运用了卫星影像技术对路线进行选择与优化,提出了广义规划范畴、弹性发展理念、复合交通走廊、城市化进程中公路的建设模式等一系列新概念。该规划咨询的工作组织、对外交流、研究思路、规划理念、技术手段、成果表现都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世界上部分国家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路网规模进行对比分析,建立按国际标准计算各层次道路目标长度的模型,结合广东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确定广东公路网发展的理论目标长度,并就各层次公路配置规划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制定我省公路网发展的合理规模和层次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交通量快速增加,现有干线公路网等级结构及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完善、服务水平低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原崛起,河南省组织进行干线公路网规划,规划的重点是一级公路。文中就驻马店市干线公路网规划思路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地震灾害下公路网的破坏形式和地震灾害对公路网的损害机理,研究地震烈度、地震等级、震中距和地质条件等影响因素与公路网可靠性的关系,并对其进行量化,计算出地震灾害影响下公路网最易受损的桥梁单元和边坡单元的连通概率。在此基础上,研究地震灾害下区域内任意2点之间的路径可靠度、OD对间的出行可靠度和反映区域路网总体情况的网络可靠度的计算方法,建立地震灾害影响下的公路网可靠度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地震灾区公路网的结构优化,对区域公路网应急救援规划及灾区公路重建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公路网规划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科学、有效地促进中国公路网的建设与规划,推动公路网规划理论方法的研究,系统地回顾了各国公路网规划理论方法的发展历程与实践应用现状,介绍了现有公路网规划理论、方法体系,并对这些理论体系进行了比较评述。在结合中国公路网规划实践的基础上,认为目前公路网规划在整体规划依据与各方法体系的细节上存在缺陷,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定量规划方法和多学科的融合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从经济角度出发,建立了公路建设的最佳经济规模模型,在公路建设总体规模一定的约束条件下,确定不同公路等级结构,即效益成本比最大的等级结构。在此基础上对陕西省公路合理等级结构进行了测算,并提出今后陕西省公路建设发展的方向。说明该模型在预测公路网规模时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该模型丰富了公路网规模的预测内容,对中国干线公路网以及区域公路网规划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晓旭  许甜  王元庆 《公路》2011,(10):123-129
对现有农村公路布局理论进行了分析,在分析农村公路发展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农村公路规划方法,并着重分析了规划要点和工作机制安排.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该文用不同的标准预测鄞州新城区规划期内的污水量,并以规划用水量予以校核。通过对鄞州新城区各区域现状污水管网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剖析,从而明确了编制污水排水体系规划的重要性、必要性,并对各排水分区的污水流量、管网的规划、干管的管径、近远期污水走向及对现状污水泵房的核算、规划污水泵房规模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从理论计算和实际服务水平两方面,对苏南苏北的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公路网整体水平、公路的实际交通流量及服务水平等3个代表公路网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进行对比,得出了高速公路发展水平苏北总体上好于苏南,苏北公路网对于经济发展适应程度要好于苏南,苏北公路通道服务水平高于苏南的结论,并分析了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根据"分类指导、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苏南和苏北地区公路今后发展的重点,以最终实现区域和谐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葛娟  李冬雪 《公路交通技术》2011,(3):139-142,14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级模糊数学法,提出一种适合景区旅游公路的美学质量评价方法,并将其用于张家界环武陵源景区旅游公路试验段落的景观美学质量评价中,其评价结果能为公路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及后期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公路网规划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周伟  向前忠 《中国公路学报》2003,16(1):99-103,107
从后评价的角度 ,按前后对比的思想对公路网规划进行研究 ,创造性地提出了公路网规划后评价的概念 ,偿试性地阐述了公路网规划后评价的含义、特点、内容、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公路网规划后评价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根据当前智慧高速公路系统的发展历程,总结一些典型的车路协同系统逻辑与物理模型。在总结国内外智慧高速公路系统的整体架构之后,提出新一代智慧高速系统的总体架构-IntelliWay,包括智慧高速公路系统分层模块化架构、基于变耦合程度的智能分级和基于事件驱动的数据分发机制。同时,根据当前智慧高速公路系统的主流应用技术,总结车载高精度定位、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 ADAS)与车载总线、路侧设备优化、异构网络融合、网络负载均衡、网络信息安全、多传感器融合与协同感知、以用户为中心的场景自适应信息发布、车辆群体协同自动驾驶、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交通态势预测、车道级主动交通管理、组件式应用服务开发等驱动智慧高速公路系统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研究现状,然后基于以上关键技术的特点提出未来智慧高速公路系统应用的实施建议;分析广播式交通信息服务、主动交通管理、伴随式信息服务、自动驾驶专用道、车辆队列协同驾驶等智慧高速公路系统的典型应用场景,进行智慧高速系统的测评方法分析和相关案例分析。最后,系统性地分析和预测智慧高速系统存在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以...  相似文献   

20.
平原区公路横断面要素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横断面要素指标是公路的重要控制指标之一。一些传统观念认为,提高公路横断面要素指标有利于安全水平的提高,由此倾向于修建更宽的公路,这在平原区尤其明显。为客观分析平原区公路横断面要素的安全特性,对72条平原区公路进行了现场勘察和交通事故、道路线形、交通组成等数据的采集工作,并把研究对象公路分为双车道和四车道两类。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平原区公路横断面要素的安全性分析研究,包括双车道和四车道公路路基宽度、路面宽度对全部事故率、事故死亡率、普通路段事故率的影响规律。该规律可为平原区路基、路面宽度等指标的安全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