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方 《珠江水运》2004,(3):42-42
贵港市南方船务有限公司强化安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成效明显. 该公司是1993年6月成立的一家内河水运企业,到目前为止,拥有货运船舶30艘1.43万载货吨.今年一季度即将投产船舶6艘约0.5万载重吨,公司总资产达2120万元,比组建初期增长了19倍.  相似文献   

2.
10月22日下午,三门县船舶行业协会成立,标志着该县船舶行业在加强规范化建设、提升发展水平上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船舶制造业是三门县的新兴产业,近年来已成为该县第五大支柱产业。截至目前,全县共引进造船企业28家,投产企业11家,实现产值10.23亿元,实现税收3261万元,同期增幅居五大支柱行业之首。该县船舶行业协会共吸纳单位会员37家。  相似文献   

3.
世界经济经历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后,现正处于复苏阶段,1999年世界经济增加2%,2000年将增长2.4%,2001年可达3%。世界海运量相应增加。到1999年1月止,世界船舶拆解量达774.5万DWT,世界船舶闲置量为479.94万DWT。至1999年9月底,世界新船成交量为3230万DWT。  相似文献   

4.
打造融资平台推进船舶标准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宣城市位于皖东南丘陵地区,水运发展条件先天不足,水运经济总量长期在低水平徘徊。近年来,宣城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局抓住“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遇,以推进船舶标准化为契机,推动了船舶运力和运输结构调整升级。船舶更新投资三年达到6.6亿元,运力从40万t发展到90万t,单船平均吨位从100t上升到410t,最大船舶7000载重吨,集装箱船6艘672TEU,水运产值突破30亿元。无论是船舶数量还是吨位都位于全省前列,水运已经成为全市经济亮点和投资热点。  相似文献   

5.
《游艇业》2006,(4):23-23
威海中复西港船艇有限公司前身为山东西港水产集团船舶修造厂,于2004年5月与中国复合材料集团公司合资成立威海中复西港船艇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3252万元,占地面积30000多平方米,拥有150多米的下水坞道;2200多平方米的横移区等一套完整的基础生产设施,具有年建造50艘大型玻璃钢船舶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6.
《船艇》2006,(5):74-75
1994年靠7万元、6个人起家的常州汇丰船舶附件厂,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壮大。如今发展成拥有员工110人、固定资产1300万元、年销售额近2000万元、年上交利税200万元、持有7个国家国检证书的船舶管系专业制造企业。  相似文献   

7.
贵港市船厂是贵港市城区唯一从事船舶修造的厂家,成立于1959年,属内河二类船舶修造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船厂现已初具规模,年生产能力为造船1.3万吨、修船4万吨;拥有机械设施设备等固定资产总值达120万元,现有职工102人,拥有船体、电气和轮机等技术人员25人.  相似文献   

8.
《广东造船》2007,(1):60-60
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JNS)成立于2005年初,地处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是广东省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占地约37万m^2,岸线长约750m,总投资逾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9.
厦门远洋运输公司成立于l993年10月28日,到今天迈入了创业的第十年。10年的风风雨雨,厦远从成立之初的3艘老龄船起步,到现在拥有各类型船舶15艘,近30万载重吨;从单一经营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发展成为集船舶设备维修、物料供应、储运、旅游等为一体的远洋运输综合企业。回顾这10年的创业历程,厦远的发展壮大一是得益于交通部、中远集团以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船检》2006,(7):40-41
浙江船舶交易市场有限公司(原舟山船舶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6月,是一家专业为国内外船东、船舶经营人、船舶经纪人等提供信息、技术、咨询等专业服务的国有股份制企业。公司注册资金壹仟万元。  相似文献   

11.
司朝义 《水运管理》1999,(12):43-43,42
档案作为一种宝贵资源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档案的重要价值也愈加明显,利用档案资料为生产经营服务成为企业档案工作的中心任务。作为全国五大外轮代理公司之一的青岛外轮代理公司有着丰富的档案资源,在档案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公司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着文书、科技、会计、船舶、声像、实物等六大类档案,现有档案库存近三万卷,其中船舶业务档案17026卷。从1996年6月到1998年12月,仅为公司催收运费工作提供原始船舶档案就近5000卷次,共收回运、使费1770万元,充分发挥了档案凭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中船重工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经济总量超过470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工业总产值337亿元,增长31%,科研院所收入78亿元增长25%)。主管业务收入超过48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工业企业销售收入330已元,增长21%)。完成增加值98亿元,同比增长23%。承接合同金额超过680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工业企业550亿元,科研院所90亿元)。承接船舶订单373万吨。船舶开工285万吨;船舶完工315万吨,同比增长47%。实现利润超过1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85%。  相似文献   

13.
《世界海运》2009,32(4):41-41
2008年总产值破百亿亮点辈出 2008年,重庆船舶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全市船舶工业完成总产值101.19亿元,同比增长49.7%。其中船舶制造产值40.2亿元,同比增长64.7%,船舶配套产值61亿元,同比增长41.5%。完工船舶4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9.3%,其中出口船舶2.6万载重吨。  相似文献   

14.
黄基 《珠江水运》2004,(3):19-20
贵港市是广西水运发达的地区之一,全市通航水域360公里,有港口企业32家,水运企业48家,水运服务企业17家,船厂12家,水运行业管理点多、线长、面广.近几年来,贵港市通过行业管理培育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水运行业迅猛发展.贵港港货物吞吐量由1997年的292万吨迅速发展到2003年的1042.8万吨,年均增长24%,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千万吨级内河大港;全市船舶运力由1997年的24万吨发展到今年的58万多吨.2003年,全市港航企业经济收入首次突破6亿元大关.港口经济已经成为贵港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入世在即,入世后船舶代理市场将最先受到冲击。目前,中国船舶代理行业已形成300多家国际船舶代理公司并举、竞争的局面,年市场容量约10亿元人民币。国外航运业也纷纷要求在中国设立船代机构,这将对国内船舶代理企业形成新的竞争压力。顺应形势,适者生存,中国船舶代理行业协会于2001年6月8日在北京成立。这是中国航运业迎接入世挑战的重大举措,是中国船舶代理行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它将为维护船代企业利益,保护企业正当权益,加强企业间联系,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船代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出力。中国船舶代理行业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政府对船代企业的管理将进入政府监督与行业自律并重的新阶段。 《浅谈中国船舶代理制度》一文对中国船舶代理制度的构成、特点及业务范围作了详尽阐述,并介绍了中国船代协会的12大职责,相信对业内人士有所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远洋航务》2009,(10):81-81
中远造船工业公司直属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国家综合性大型企业,成立于1993年,注册资金14亿元。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造船业.船舶配套业和钢结构业。  相似文献   

17.
中远造船工业公司直属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国家综合性大型企业,成立于1993年,注册资金14亿元。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造船业.船舶配套业和钢结构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长江干线上国有大型航运企业的安全责任制得到了有效落实,船舶的消防安全管理基本上走入良性循环,大型航运企业的船舶火灾及损失大幅下降。但是小型民营船舶特别是个体船舶消防问题严重,火灾频发且呈上升趋势。2004年4月7日,“建江油3号”个体油驳机舱发生爆炸,死3人,伤4人。4月30日,由四人承包经营的“夔门之星”客轮发生火灾,直接经济损失61万元。5月1日,“航宇8号”用煤炉水煮机油滤芯器发生火灾,烧伤2人。5月2日,“涡阳货0012号”轮在拆修主机的同时进行电焊作业,引起机舱爆炸,当场死亡5人。5月5日,“皖颍上货0660号”在加油作业时,船主冯兆友在机舱油柜旁用打火机照明查看加油进度导致爆燃,造成1死2伤。这些地方航运企业和个体船主,视安全管理如儿戏,从业人员消防安全素质极差,在生产、维修时严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9.
《广东造船》2009,(5):16-18
一、广东省船舶制造现状 (一)主要造船企业。近年来,广东省造船业出现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形成了以广州为核心,江门、中山等地为重点的船舶制造业产业分布,全省船舶企业数量近300家,年造船完工量超过100万载重吨,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修造船企业达20多家,其中主要的船舶企业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成员单位,  相似文献   

20.
船业动态     
《中国海事》2010,(3):37-37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称2010年造船市场仍低迷 2009年全国造船完工量424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7%;新承接船舶订单260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5%;手持船舶订单1881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8%。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最新行业运行分析预测,2010年我国造船企业新承接船舶订单仍将低位徘徊,到2010年年底,我国造船企业手持船舶订单将降至1.5亿吨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