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城市中心区停车泊位供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了城市中心区停车泊位供应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停车设施供应与停车需求关系模型以及停车设施供应与路网容量平衡关系模型,并对合理确定城市中心区停车泊位供应规模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城市中心区静态交通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尤其是城市中心城区停车需求的日益增加,停车问题的日益突出,对城市停车设施进行合理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城市中心城区停车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对城市各种停车需求进行分类,在研究结论中针对每种停车需求提出相应的停车设施供应,并尝试给出各类停车设施的合理比例。本次研究成果在宜兴市中心城区停车设施规划中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历史街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因停车需求与停车供给不平衡而导致的停车困难问题,以苏州市观前区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通过对苏州市历史街区停车供需现状、管理现状和收费现状的梳理,说明解决当前历史街区相关停车问题的必要性。从规划管理、停车收费价格、智慧停车与共享停车等多个角度提出对策,从而提高停车泊位利用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不仅为姑苏城历史街区停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对其他城市解决停车问题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10):173-17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的激增,市民的出行意愿越发强烈,出行需求也日趋多样化,小汽车作为新一代的代步工具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同时,快速机动化引发的城市交通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不仅导致了道路严重拥堵,也使城市停车问题愈发突出。此外,由于土地的多元化,混合用地性质下,停车空间使用的不均衡不仅产生停车问题,也是对空间资源的浪费。通过对混合用地区域的停车调查以及特性分析,建立需求预测模型以及停车共享实施过程中应该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西安市停车问题的解决方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型预测和管理方法解决西安市停车困难的问题。首先,从合理设置停车位数量入手,运用停车发生率模型预测停车位的数量,合理设置停车位;其次,运用路内停车、停车诱导系统、城市自备车位和错时停车等管理措施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国城市中心区停车设施现状,以及停车设施和路网容量供需分析,找出了城市中心区停车设施供给与路网容量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两者之间保持相对平衡的合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停车相关技术、政策,优化区域交通环境,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4S店为研究 对象,通过对停车设施的数量及利用率的调查,分析4S 店区域的停车现状。从4S 店区域停车需 求多样性入手,分析其内部停车需求与外部停车需求,考虑公共停车场、路内停车场、停车管理 政策及公共交通问题,统筹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两方面,协调供需发展关系,提出4S 店区域停 车问题的解决对策:挖掘停车潜力、建立立体停车库、施划路内停车、扩大停车设施供给,以满 足内部停车需求;实行车位共享,规范路内停车,推进区域信息化,以满足外部停车需求;优化 停车管理政策、加快发展公共交通、加大违法停车处罚力度、提高合法停车意识,以引导交通出 行者;各种措施应相互配合,以缓解4S店区域停车压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大中型城市已出现严重的停车供需矛盾,停车难随之成为城市交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英国纽卡斯尔市在停车管理方面进行了长期摸索与系统的方案设计,已形成具有城市特色并行之有效的停车管理策略。详细阐述纽卡斯尔市在停车政策法规、差别化停车供应和收费政策、管理与保障措施、停车换乘系统,以及停车诱导信息系统方面的实践和经验。结合中国城市停车现状,提出停车规范化、收费标准化、管理差别化、共享停车等停车管理建议。同时,应构建以人为本的停车配建理念,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相似文献   

9.
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工程领域传统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存在两大缺陷,不能保证停车需求总量预测结果处于现实的合理区间,且模糊了停车泊位与车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提出了停车泊位总量约束的需求-供应预测方法,将停车需求划分为住宅区内、工作地和访问地3类,根据机动车拥有情况和分目的机动车出行OD进行预测,能够较为细致地预测各类停车需求的空间分布状况。最后,将停车泊位总量约束的需求-供应预测方法应用于《温州市停车发展专项规划》中,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停车供需矛盾首先要把握中心区停车的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特征关系。通过对南京市新街口商业区停车场短时车辆到达率与离去率的调查和分析,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其进行短时预测,得出小区所有停车场车辆总到达率特性比单个停车场更为稳定和显著,而车辆离去率特性在两者之间的差异则不明显。本研究为中心区停车场的管理和停车诱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针对性地实施交通需求管理、调控小汽车通勤出行,对深圳市停车收费调整方案及其立法保障进行研究和探索。首先对深圳市交通拥堵状况和停车收费状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分区、分类、分时"差别化的停车收费调整总体思路。重点针对小汽车通勤出行停车时间长、进出停车场时间集中两个特征,提出两种停车收费调整方案——交通方式转移和鼓励错峰出行,同时创新性地提出征收行政性收费——路外停车场停车调节费,并将提高停车收费后停车场经营者新增的收益纳入市财政。最后,从制度层面探讨落实停车收费方案的相关立法保障。  相似文献   

12.
城市中心区停车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研究停车选择行为并评价停车管理手段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前景理论建立驾驶员停车选择行为,构造战略层智能体及战术层智能体,利用多智能体仿真软件Starlogo对停车选择行为进行仿真实验,通过设定不同的情景评价停车管理政策和措施的效果.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在调查区域内调整停车费率可以优化停车系统的资源利用水平,而通过设置路内停车场可以进一步缓解停车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在泊位共享条件下混合用地停车需求比例变化对停车供给规模和共享效用的影响,研究各类用地在泊位共享效用最大情况下的停车需求相对比例关系。根据典型单一性质用地不同时刻的停车需求率,确定不同性质用地的停车需求,进而通过叠加计算混合用地共享条件下的停车泊位数。提出运用泊位共享效用指数衡量混合用地中各种用地不同停车需求组合下的泊位共享效率。分别以行政办公与住宅用地组合,住宅、餐饮和行政办公用地组合为例,分析确定泊位共享效用最优的不同用地停车需求比例关系及其相应的泊位共享效用指数值,同时得到泊位共享效率较高的混合用地停车需求比例范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城市小汽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有限的停车设施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鉴于此,提出了停车资源共享的方法来缓解供需矛盾.通过分析配建停车设施、路内停车设施及路外公共停车设施的服务特点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停车需求时空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及管理中挖潜的必要性,理清了停车资源共享实施的四个方面:单个建筑物范围内停车资源的规范化和挖潜、相邻建筑物间配建停车位的共享、路内停车资源的利用和路外公共停车场的建设,由此提出基于共享理念的停车资源配置框架体系,分别从现状调查、停车供需矛盾分析、方案配置以及预测模型等方面对停车资源共享配置理念进行了全面阐述,并结合实际算例对停车共享效率进行了分析评价,为解决我国停车问题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停车收费价格是规范居住区停车管理的重要手段.结合北京市居住区停车成本调查,分析居住区停车泊位运营管理成本;结合北京市居住区停车行为调查,探讨居民对停车费用的支付意愿及其与居民收入的关系,据此确定居住区停车收费依据.进而考虑与居民停车泊位选择行为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建立BL模型,分析地面停车泊位与室内停车泊位的费用差价对...  相似文献   

16.
建筑物停车需求研究是建筑物停车配建研究的重要内容,其受到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路网容量、交通体系构成及运行状况等宏观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建筑物停车供给水平、停车泊位共享、公交服务水平、消费行为、个人收入水平等微观因素的影响。通过在北京市西单地区对这些微观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商业建筑停车需求的影响因素,可为商业建筑停车需求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衡量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停车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确定性,引入停车时间可靠度的概念。配建停车场停车时间可靠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建筑类型、区位因素及停车场规模。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停车排队时间、停车搜索时间和用户忍受时间是计算停车时间可靠度的决定性指标,据此建构停车时间可靠度模型。其中,停车排队时间按照非满位排队时间和满位排队时间进行讨论;停车搜索时间是在已有丈献基础上进行的细化;用户忍受时间通过排队等待率来反映,通过模糊数学理论进行计算。最后,利用该模型对某市区综合商业大楼配建停车场的停车时间可靠度进行计算,并评估了停车场当前状态下被用户接受的概率。  相似文献   

18.
上虞市城市停车问题及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重视规划和建设停车设施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停车管理与控制,适量满足停车需求,以减少停车需求增长、优化和提高停车设施供应效率、规范停车行为.本文首先阐述了停车管理在交通系统管理中的作用,并对停车设施共享、制定更准确灵活的建筑物配建标准、远程停车与往返服务、实施TOD策略、改进停车诱导与信息系统、停车收费等一些停车管理策略做了介绍;针对上虞市存在的停车设施整体缺乏且供需不协调、停车设施结构不合理、停车管理力度不够、停车设施设计不合理等主要问题,结合上虞市的具体情况,提出停车收费、促进停车设施共享、提高现有停车设施的容量、改善停车设施设计、改进上虞市的步行与自行车出行环境等了一系列具体的停车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合理预测停车需求及制定泊位供给策略是进行停车规划的关键环节。现缺乏需求预测方法与停车目的关联,需求与供给指标混淆。结合铜仁市停车规划项目,提出基于停车目的单车停车泊位需求系数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预测居住地、工作地、访问地三大类停车泊位需求总量及分布,并结合停车分区的划分建立差异化供给指标体系,最后提出适宜各分区的公共停车布局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