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主要介绍了互通式立交匝道纵断面设计中,匝道鼻端加减速车道与主线纵坡接坡处的纵坡计算方法,旨在抛砖引玉,为提高设计工作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互通匝道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包括技术标准、加宽设计、起终点设计、高程和纵坡等进行探讨和分析,以使互通立交的匝道设计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3.
互通立交匝道转向交通量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讷尼公路讷河西互通为例,对互通立交匝道转向交通量预测的计算方法作一系统阐述。对互通立交匝道转向交通量的预测思路、方法和步骤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为黑龙江省今后互通立交建设项目的匝道转向交通量的预测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互通立交匝道端部纵断面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匝道纵断面设计是互通立交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尤其是位于匝道起终点端部处的设计高程及设计坡度的计算更是其中一大难点.笔者根据多年设计经验,结合现有规范,对这一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思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形状结构的不断变化,车流量的增加,对互通立交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然,互通立交纵面设计的技巧也成为当今社会一个热点的话题,其设计的思路主要按照平面上主交通流和各方向交通量的分配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设计,互通立交设计的主要目标有三:一是能够顺应地形,回避重要地物;二是在纵面上能够使主线与匝道以及各匝道与匝道间的衔接良好;三是高程数据的调整能够顺利进行。互通立交设计中,合理的、完善的、巧妙的对纵面进行设计非常关键,具有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山区互通立交由于视距问题引发的交通事故较多,从车辆运行速度的角度出发,考虑主线和匝道纵坡情况,推导出运行速度下对应各纵坡度的视距值,同理推导出运行速度下对应各纵坡度的货车停车视距值,适用于货车和大客车比例较大的山区互通立交。  相似文献   

7.
互通式立体交叉是高速公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互通式立交具有车辆转向行驶和通行大量交通流的功能,同时也是高等级公路控制车辆出入、收费还贷的重要设施。选取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几何设计中的几个要点展开讨论,包括匝道线形的设计顺序、匝道分合流点纵坡和横坡的确定,从而进一步探讨互通立交的几何线形设计。  相似文献   

8.
��ͨ�����ѵ������ٶ�Ԥ��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匝道是互通立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运行速度的匝道设计理念是目前公路及互通立交一种新的设计思路。本文以互通立交匝道小型车辆的运行速度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分析互通立交匝道运行速度的影响因素,制订正交实验方案,运用车载高精度GPS设备,采集了北京市4座互通式立交共14条匝道车辆连续运行速度数据。根据其中10条匝道的数据,按照车辆在互通立交匝道上的运行速度特性将匝道分为三段:减速段、匀速段、加速段,构建互通立交匝道各个分段运行速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预测模型,并使用另外4条匝道的实测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部分互通立交增设转向匝道的分合流点与已有互通转向匝道之间的关系,给出全互通立交转向匝道数和新增匝道驶出匝道、驶入匝道选择组合数的计算公式,以及增设匝道的平面布置和方案选择要点。给出了3路、4路、5路相交道路立交增设转向匝道的具体范例,并以上海市莘庄立交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
匝道是互通立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运行速度的匝道设计理念是目前公路及互通立交一种新的设计思路.本文以互通立交匝道小型车辆的运行速度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分析互通立交匝道运行速度的影响因素,制订正交实验方案,运用车载高精度 GPS 设备,采集了北京市4 座互通式立交共14 条匝道车辆连续运行速度数据.根据其中 10 条匝道的数据,按照车辆在互通立交匝道上的运行速度特性将匝道分为三段:减速段、匀速段、加速段,构建互通立交匝道各个分段运行速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预测模型,并使用另外4 条匝道的实测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 5%以内,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主梁收缩与徐变和桥墩梯度温度荷载在高墩大跨简支梁桥中产生的特殊梁轨纵向力,以10跨64 m简支梁桥为工程背景,基于有限元法和梁轨相互作用原理,建立了轨道-梁-墩-基础一体化计算模型,研究收缩与徐变效应、梯度温度模式、墩高等对纵向力的影响规律,并与常规纵向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主梁收缩与徐变引起的梁轨纵向力由纵向缩短效应控制,与竖向挠曲效应关系较小,且该项纵向力大于伸缩力或挠曲力,使得桥台产生较大的水平力;指数分布和线性分布梯度温度模式计算得到的纵向力分别约为制动工况下的20%~30%和50%~100%,指数分布梯度温度模式相对合理,温度曲线参数对纵向力的影响有限,建议尽快制定合理、统一的桥墩梯度温度荷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高架、互通的大量出现,异形连续梁结构越来越多,以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为工程背景,根据对大量异形连续梁的计算分析及设计总结,归纳出异形连续梁相对实用的简化方法。本文从异形连续梁的构造布置、纵向计算、横向计算、细部设计等方面来具体分析,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3.
刘震 《交通标准化》2009,(7):102-104
运用数学几何方法对立交匝道进出口纵坡衔接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平面线形为直线或不设超高曲线段和设置超高曲线段两种情况进行研究,可得出进出口处匝道纵坡度的合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慧杰  程炜 《交通标准化》2012,(12):130-132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加减速车道是高速公路事故多发地点,其长度是影响安全性的因素之一.在总结国内外加减速车道长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不同主线设计速度对应不同匝道设计速度下的合理加减速车道长度,可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加减速车道安全设计、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根据互通式立交匝道的特点, 提出立交匝道线元法, 即将复杂的立交分解为相互独立的匝道单元, 利用AutoLISP和ADSRX系统生成各个匝道单元, 再根据匝道的内在联系组合在一起,经过适当的剪辑, 形成立交.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生成复杂的立交系统, 而且非常适宜编程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文克尔地基上基础梁内力计算的三种方法,即“有限长梁的叠加原理法”和通过查表求解的“设计简化法”及“有限元法”。通过实例计算对比,分析了“设计简化法”在基础梁内力计算中存在的误差和不足。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普及,文克尔地基上基础梁内力计算应优先采用“有限长梁的叠加原理法”和“有限元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路网规划的道路立体交叉交通量预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路立体交叉远景交通量预测是道路立交规划和设计的重要环节,根据交叉口交通流特性和规划路网的路段交通量,构造了立体交叉远景交通量预测模型。此模型通过迭代计算预测立体交叉口进口和出口之间的转向交通量,同时对模型中参数的计算进行了讨论。通过某一实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23 t轴重货车的应用,编组站在解体作业中出现驼峰偏高、超速连挂等不适应问题,降低峰高是编组站驼峰适应货车大型化发展的趋势.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驼峰设计的"三难条件(难行车、难行气候、难行线)",提出在驼峰选址及平面设计确定的条件下,"车辆因素"成为峰高设计的变化因素,并以此分析了既有驼峰设计规范中以总重30 t不满载关门窗的滑动轴承P50作为驼峰设计"难行车"的不合理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三难条件出现概率"的"难行车"质量确定方法,并设置一定的"三难条件"出现概率,计算出相应的"难行车"质量,为峰高设计中"难行车"质量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弯道水流特性是水利界感兴趣的重要研究课题。而弯道水流纵向垂线平均流速的分布则是其重要内容。运用弯道水流概化模型试验,利用先进的ADV进行了三维流速数据的采集,从中提取了纵向流速参数。基于作者提出的弯道水面横比降与纵比降的沿程分布公式,经理论推导得到了弯道水流纵向垂线平均流速分布的计算公式。研究表明,公式与实测资料吻合良好,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弯道水流特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