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我国高速铁路目前还处在建设阶段,还没有形成网络,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为高速列车和动车组列车共线运行,鉴于其该模式对区段通过能力等条件的要求,对高速铁路的站间距离进行了分析,主要从通过能力、动车组列车旅行速度系数、扣除系数均衡性,列车间隔等角度对高速列车和动车组列车共线运行时越行站间距的取值进行分析,同时从列控系统,以及最小曲线半径的角度对高速列车和动车组列车共线运行时的速度匹配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2.
朱洪亮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3):199-199,F0003
以现行公路隧道照明设计规范为指导,应用电力载波技术对采用LED灯具的隧道照明系统进行监测、控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的高速铁路网建设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以高速铁路线、新建快速线以及既有提速线路组成的快速运输网的列车通过能力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速列车和动车组列车共线运行为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该模式对区段通过能力的要求很高。首先对高速列车通过能力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其次对共线运行下通过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扣除系数法对通过能力进行了计算。最后,对高速列车停站无越行和有越行的扣除系数进行了分析,为动车组列车的扣除系数和运行图的铺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2007,(2):21-21
1月28日上午7点15分,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速列车CRH2从杭州开出驶往上海南站,上海南站发往杭州的CRH2也于8点30分发车。国产动车组正式上线运营,这意味着中国铁路以此为起点,将进入全新的高速列车时代。今年春运,铁路部门将安排15组国产动车组上线运营,动车组列车的最高时速控制在160公里左右,4月18日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动车组列车将按新的运行图编组运行,时速可以达到200公里至250公里。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中长期铁路规划的要求,机车车辆将实现现代化。当前我国主要发展时速200公里速度等级及以上的高速列车,电力牵引的运输设备中,发展时速200公里速度等级的动车组、电力机车和客车:内燃牵引的运输设备中,发展时速200公里速度等级的内燃机车和客车。中国南车浦镇公司作为我国铁路客运装备的骨干企业,积极参与高速列车的研发,研发的项目有CRH6型电动车组、200公里客车以及200公里双模动车组。  相似文献   

6.
喜来 《交通与运输》2011,27(5):27-27
"火车"是一种通俗的称呼,因锅炉燃煤生火而得名。传统的火车是由机车牵引车辆,机车有动力,车辆没有动力,只管载客拉货,机车与车辆的划分界限明确。然而,动车组的出现,模糊了机车与车辆的划分界限,远远望去,动车组列车浑然一体,看不出头尾车与中间车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在高速铁路范围内,为了提高列车运行的稳定性,降低风阻,所有高速列车几乎都是动车组列车。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世界各国发展高速铁路所采用的牵引模式的分析和比较,结合我国国情,指出电力牵引是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最佳选择,电动车组是高速列车最佳电力牵引方式,并对动力分散式电动车组和动力集中式电动车组进行技术和经济的比较,提出我国发展高速铁路应采用动力集中式电动车组方式。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车载GFX-3A自动过分相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高速列车过分相速度损失原因,研究了CRH380CL型高速列车过分相的控制策略,并通过试验验证过分相延时控制策略和车载控制逻辑关系能够满足CRH380CL高速列车过分相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吊装结构和承载特点,在对某高速动车组TP02车车载电源和单相逆变器安装支架进行有限元非线性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主S-N曲线法对该高速动车组车载电源和单相逆变器安装支撑架的十条焊缝进行焊缝疲劳分析,对所选支撑架的焊缝进行疲劳寿命预测,有效评估支撑架的使用寿命.计算得出疲劳损伤比远小于1,这样在车辆轻量化设计时可以考虑使用更轻便的材料来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研制的中国未来双层高铁动车组概念模型被媒体披露,引发关注。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张卫华介绍说,德国、法国的下一代高速列车均提倡用双层动车组技术,其目标是提高旅客乘坐能力,提供运能,提高经济性。列车高速行驶,如果车体加高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国家铁路局先后发布了两批铁道行业技术标准,包括《动车组车体耐撞性要求与验证规范》等16项标准和《机车信号车载系统设备》1项标准修改单。此次发布的16项标准为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专业的技术标准,空气动力学、机车牵引式列车牵引计算、铁路信号故障-安全原则是铁路基础性技术要求,动车组车体、货车制动系统、自动过分相装置、列车接近预警地面设备、GSM-R车载通信模块和智能网、无线调车机车信号  相似文献   

12.
高速列车运用检修及动车段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论述了高速列车在运用检修中的若干个基本问题。阐明了高速列车具有全新的运用检修模式;提出了高速列车的运行方式,乘务制度检修制度工艺流程,以及高速动车组配属数量,检修工作量,检修库线,库车线的设计计算方法与计算公式,给了了高速动力段主检修库厂房结构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3.
车轮失圆问题广泛存在于我国高速列车,对列车乘坐舒适性和运行安全性有显著影响.从2011年至2020年,测试了12条高铁线路中9种型号高速动车组的车轮不圆度,包括200、250、300、350 km/h 4种运营速度,共3.05万个车轮;对车轮不圆度测试数据进行特征分析,掌握我国高速动车组车轮多边形磨耗的发展规律;分析影响车轮多边形发展的关键因素,包括车辆轴距、轨道结构和研磨子修形.结果表明:高速动车组车轮存在10~30阶多边形磨耗,多边形波长为90~288 mm,且在100~178 mm波长范围的多边形磨耗最为严重;车辆轴距、扣件类型和环境温度与车轮多边形磨耗形成密切相关,通过改善研磨子和车轮踏面匹配关系,保证踏面横向和圆周处于良好的磨耗状态,使高阶车轮多边形粗糙度水平最大下降60%.  相似文献   

14.
虚拟车载仪表系统是列车车载智能显示终端人机交互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现有车载智能终端虚拟仪表呈现方式复杂,再现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在分析轨道车辆车载仪表显示特点的基础上,定义了仪表仿真形态逼真度的概念及内涵,建立了基于实时绘制、图像旋转的复杂元素运动算法,提出了指针表盘耦合误差修正、图像旋转失真修正两种形态逼真度误差修正方法,提高了车载仪表仿真的形态逼真度.最后以动车组DMI等车载仪表为例对算法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方法实现的仪表效果具有很高的形态逼真度,能有效地实现我国现有车载仪表中全部的显示效果,具有很强的工程实用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5.
对西门子、阿尔斯通、庞巴迪、日立公司在高速电动车组上应用的高压信号采集方式进行了介绍,通过对比,研究了高压信号采集与列车网络装置的通用接口匹配方法.根据各类型动车组网络采集模拟量接口的现状,提出以新型电子控制单元实现高压信号采集,并与网络系统进行接口,形成高压信号采集与列车网络装置的通用接口的方法.通过在新一代高速动车组CRH380CL上的长期应用,此新型高压信号采集装置产品的应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验证,同时提出的通用接口匹配方法也得到了验证.实践证明,技术创新在动车组上的应用是可行的,新技术的应用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在高速列车头型设计工作中,综合考虑速度能力及司机室人机工效等设计要素,基于司机室驾驶空间与作业安全、人机工程学标准等设计原则,确定了新头型头部设计约束条件,进而采用三维变量化技术建立了高速动车组头型的参数化模型,所研究的头型设计方法有助于提升实现高速动车组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城际铁路以及客运专线正在随着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日益呈现着不断扩建的趋势。作为上述运输生产技术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动车组列车的生产和检修成本比重较大。因此,降低动车组列车数目、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对于提高高速铁路经济性来说意义重大。在分析动车组运用计划概念、动车组交路计划约束因素的基础上,以动车组交路为优化目标,构建了动车组交路优化模型及算法,并进行了实例验算,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本刊上期发表的《高速铁路不停车载驳列车的设想——如何实现高铁沿途不停站乘客照样能上下车》一文,有人认为,实施该文中提出的高速铁路不停车载驳列车技术方案,目前在技术和管理上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文介绍的另—项技术方案——动车组静态联发/动态解列系统(动静动系统),在当今实现的可行性就高得多,所以我们在上文中冠以设想,而本文就直呼系统了。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全寿命周期内LED灯具与传统高压钠灯在初始投资、养护费用、节电费用、残值等指标的全面对比,提出应用隧道LED灯具在大幅提高照明总体质量的同时可实现全寿命周期内的投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高速列车车轮偏心磨耗的形成机理,根据现场测试和多体动力学仿真结果,建立了高速列车车轮-钢轨系统有限元模型,采用瞬时动态仿真分析了车轮残余静不平衡对轮轨法向接触力的影响;对最高速度为250 km?h-1动车组列车的运营速度进行现场测试,计算了列车匀速运行区间的平均速度;基于摩擦功周期性波动引起轮轨非均匀磨耗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