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速公路边坡土壤流失量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省在建的孝-襄高速公路为依托,根据沿线边坡不同土质土壤建立试验小区和自记雨量观测站,对广泛应用于坡耕地土壤流失量预测的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中的主要因子降雨侵蚀力因子R和土壤可蚀性因子K进行修正,使其适用于高速公路建设扰动土壤流失量预测.给出了雨侵蚀力指标R和土壤可蚀性因子K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封闭式收费系统中的舞弊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高速公路封闭式收费系统功能设计和高速公路构造上考虑,分析几种常见的导致通行费流失的舞弊手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以后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建设提出方向。  相似文献   

3.
新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纲  刘涛 《交通标准化》2016,2(2):34-38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大规模地改变地形地貌、扰乱土壤结构、破坏自然植被,极易引起 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为有效控制因高速公路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快速恢复和重建水土保持 设施,预防水土流失危害,以新疆G314 线库尔勒至库车段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水土 流失影响因素及其特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主体工程中兼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措施、植物措 施与新增水土保持措施的互补关系,确定了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并提出了分区防护的具体 措施。研究结果有助于补充和完善新疆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也可为该区同类工程建设 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张,高速公路建设速度也在不断地加快。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的地质条件差异性很大,从而导致高速公路建设不存在统一性,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结构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案。作为路基施工,是高速公路的基础工程,对高速公路的外观、性能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注重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就以强夯法为例,着重阐述强夯法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高速公路远程监控系统的功能、系统特点、组成,及其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建设是一项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关的工程,它不可避免地会对沿线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如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土地的分割,景观及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等。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进入加速发展阶段。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不断从工程实践中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建设是一项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关的工程.它不可避免地会对沿线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如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土地的分割,景观及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等。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进入加速发展阶段。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不断从工程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公路建设中必须重视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其中对环境保护起重要作用的边坡防护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8.
引言近年来高速公路建设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及其沿线绿化工作的重要性日显突出。高速公路的建设加快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但同时也给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搞好高速公路及其沿线的绿化工作将对改善环境、建设绿色通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注浆技术在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通过对注浆施工的原理、类型及其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强注浆技术的研究,对提高高速公路桥梁工程质量,促进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晋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9):179-179,18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进程也不断地加快,高速、城乡、"村村通"等公路发展迅速,公路里程也不断增长,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较快。随着高速公路规模不断扩展,养护与管理也变得尤为重要。高速公路养护与管理的任务,需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管理方法,切实的维护高速公路使用年限内的完好状态,并保护沿线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污染以及其它公害,制定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有效的措施,促进我国高速公路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土压平衡盾构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盾构法作为地铁隧道施工的一种主要施工方法已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由施工引起的地层移动和地表沉降是盾构隧道设计和施工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以广州地铁3号线某盾构区间隧道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维有限差分法对盾构施工过程中影响地面沉降的因素——土舱压力、盾尾注浆压力和地层损失率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可得出结论:影响盾构隧道地表沉降最大的因素为地层损失和注浆压力,增大土舱压力对降低隧道地表沉降的作用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2.
以成都地铁1号线工程天府广场北侧暗挖试验段为例,采用颗粒流数值分析方法,根据现场量测数据,对砂卵石地层浅埋暗挖地铁隧道进行了施工工法研究.研究认为:在卵石土层中,采用台阶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量略大于CD法,应加强对支护结构变形的监测.考虑到CD法施工工序复杂,施工扰动比台阶法大,而且卵石地层在未扰动条件下的自稳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施工时常面临的冻胀过大且冻胀率较难测定的施工难题,依托杭州某复杂地层内越江隧道联络通道冻结施工实例,采用数值分析不同假定冻胀率对冻土体内力和主隧道变形的影响,通过冻土体内力变化制定出冻土体的临界冻胀率,同时对主隧道竖向变形进行监测,并结合主隧道计算竖向变形反馈出实际冻胀率,最后根据实际冻胀率和临界冻...  相似文献   

14.
吸水膨胀软化,失水收缩开裂反复变化是膨胀土的特性.因此膨胀土路基的施工处理方式成为了道路工程施工的难题.从对膨胀土性质的分析入手,提出在膨胀土区域,路基施工的一些技术处理手段和防护方法,可为工程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跨度浅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问题,分析了双侧壁导坑法和微台阶留核心土法的技术特点和适用条件,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在控制围岩变形及地面沉降方面优于三台阶法,且产生的围岩塑性区较小,微台阶留核心土法在施工进度、资源利用、造价、工序转化及施工难度方面具有优势。结合工程实例,证实仅在围岩具有自稳能力并且可以机械开挖时,可以优先采用微台阶留核心土法,其它条件下宜采用双侧壁导坑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隧道施工中软弱围岩所占的比例逐步提高,软弱围岩施工所面临的沉降、收敛等变形问题越来越常见。因此对软弱围岩隧道采取正确的施工方法是隧道施工的重点环节。以马垭口隧道工程实例为背景,对软弱围岩隧道病害特点及施工方法进行探讨。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前后的监测数据对比,验证了治理措施的有效性,可为今后隧道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省道203线乌兰浩特至零点段公路水土保持监测为例,介绍该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情况,其中包括监测范围、内容和监测方法,结果表明,公路水土流失状况随着工程防护措施作用的发挥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基于隧道围岩监控量测的位移反分析能够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获得更接近工程实际的岩体力学参数,能有效指导隧道的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因而对于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及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夹坑隧道浅埋偏压段隧道洞口施工为例,依据隧道地质条件,综合利用砂浆锚杆加小导管注浆加固边仰坡、反压护道处治偏压技术、地表注浆、大管棚超前预加固围岩、预留核心土多台阶开挖技术、隧道拱部加固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径向小导管注浆及临时施做仰拱支护等综合治理加固和超前支护技术措施,并且通过施工监控围岩和地表变形数据,动态反馈施工加固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在公路建设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切实提升路域植物保护水平,针对路域植物保护自然理念贯彻不足、技术选择不多等问题,将“近自然保护理念”引入公路建设,构建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理论框架和技术体系,并以云南小磨高速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实践证明,小磨高速建设过程中有效保护了森林19.7公顷、珍稀植物3 600余株,生物多样性保持稳定。研究结果表明:(1)路域植物近自然保护应贯穿公路设计、施工和管理三个阶段,体现整体性、自然性、生态性、节约性四大特征;(2)应从生态选线、植物群落重建、生态边坡修复和土壤种子库利用等方面推进近自然设计;从主动施工保护、近自然地形处理、表土利用和土壤基质修复等方面推进近自然施工;从植物群落监测和保护宣传等方面推进近自然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