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连中 《交通标准化》2014,(4):58-59,62
分析认为结构突变、地基沉陷、填土压缩沉降、施工管理存在缺陷是造成桥头跳车病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对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处理台后软弱地基、严格控制台背填料的选择及施工质量、对桥头处路面进行处理以及合理安排施工。  相似文献   

2.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界张段于2000年12月建成通车,全线基本全部为填土路基,尤其高填土段(He3.0m)小桥涵分布较多,经过三年多运行发现,部分小桥涵台背填土发生滑移或基础下沉.引起桥头跳车、路面下沉、标线变位等病害,其中个别严重者引起台身横向裂缝.对桥梁的安全性能构成较大的威胁,此类病害的处置不能简单的进行裂缝注浆封闭、路面重新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应综合分析填土和基础原因.解决基础承载力不足及填土不密实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缺陷的继续发展,保证桥涵的安全性能,确保高速公路安全舒适畅通。  相似文献   

3.
“桥头跳车”是高速公路建设中常见的通病之一。通过高速公路建设实践及经验总结,分别从地基沉降、路基填土压缩、路面结构层压缩及刚柔突变等因素,对产生桥头跳车病害的诱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对路基下沉、桥头跳车、预埋管、特殊路基处理等影响路面平整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路基填筑施工、原材料控制和路面基层施工等方面研究了提高路面平整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桥(涵)头跳车是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八大”质量通病之一,其产生的原因诸多,主要的原因有台背回填施工质量差;所采用的原材料和施工压实度达不到规范要求;引起台背回填土自身后期压缩沉降;造成桥台与路基填土之间的沉降量过大等。台背回填的沉降造成桥头严重跳车,给行车和公路养护带来了很大困难,影响了行车舒适与安全。  相似文献   

6.
桥头跳车的成因 填筑材料的压缩 因桥台台后一般填土较高,而台后填料一般为渗透性材料,空隙率较大,且具有一定的含水量,按常规施工程序,都是在完成桥涵结构以后再填筑两端路堤,在施工中采取任何措施都很难将填料颗粒间的孔隙完全消除,加上台背填土施工时压路机碾压作业面小、压实机具不能完全靠近台背等原因,这样就在桥头形成一个填土较高、施工面狭窄、工期紧迫的作业段,大型机械很难进场操作,既使小型压路机,在台背碾压时也会有死角碾压不到,导致了台背回填施工结束后紧靠台背的部分填料其孔隙率仍然很大,特别是埋置式轻型桥台(桩柱式、肋板式、后倾式等),台帽周围一般压路机无法作业,这就导致桥头引道及锥坡的填土压实度达不到标准,并且在实际施工时,土方往往不能达到最佳含水量,而且台背一定范围内的土方往往辅以人工夯实,压实功较小,局部压实度很难达到工程质量要求。在行车荷载和填料自身重力作用下,填料产生压缩变形,其孔隙率降低而密实度逐渐增大。在工程实践中,即使施工时工序符合规定,压实度达到要求,但台后填土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沉降。  相似文献   

7.
简述钦防高速公路路基填土及桥背填方下沉等情况,采取加铺钢筋混凝土路面,调整路面标高,化学灌浆加固挤密使路面复位,灌浆填缝和支承桩加固等处理方法,着重介绍化学灌浆使下沉变形的混凝土路面复位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8.
路桥过渡段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 桥台台背路堤压实度不满足要求.所有桥梁、通道和明涵等都要求台背填土处治.然而,台后填土压实度由施工用料、施工顺序、施工机械、施工经验、施工作业面等工程管理因素的影响,施工过程涉及各个方面.从公路调查结果可知,台背填土普遍存在压实不足的问题,这是造成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基本原因之一. 桥头引道软土地基处治问题.软基路段由于地基沉降引起的桥头跳车现象仍然存在.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施工图设计时,地质钻探布孔过少,钻探深度不够,未能及时发现软基存在,或者未能准确探明软基范围和深度,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等等,导致桥头路堤软土地基处治遗漏,或采取的处治方法不恰当.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地基处理不砌底 ;压实度不达标 ;高填土引道路堤本身压缩变形 ;填土含水量大。提出了桥头引道的跳车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车辆荷载和其它因素作用下,桥台、台背、桥头伸缩缝以及连接的路面结构容易遭到破坏,因此,应当充分注意并尽可能做好桥头引道施工和其它构造物回填工作,减少因设计、施工等原因而加重桥头跳车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在平原区修筑的高等级公路的路基填土高度一般都在四五米以上,在施工过程中或施工完成后,高填土路段经常会出现路堤整体沉降或局部沉陷的现象,导致路面破坏,公路的使用性能大大降低,故应针对下沉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控制.  相似文献   

12.
在平原区修筑的高等级公路的路基填土高度一般都在四五米以上,在施工过程中或施工完成后。高填土路段经常会出现路堤整体沉降或局部沉陷的现象,导致路面破坏,公路的使用性能大大降低,故应针对下沉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控制.  相似文献   

13.
桥头跳车是指由于桥梁或通道等构造物两侧与路堤填土衔接处产生较大的差异沉降,桥头跳车的症结在于桥头引道的路基路面和决定桥面标高的桥台两者在各自沉降后所形成的高差,使得路面出现显著的纵坡变化和刚度变化。桥头跳车现象是公路桥梁上的一大质量通病,由于桥头跳车引起颠簸,从而导致高速行驶的车辆在该处产生跳跃的现象。要完全消灭这个高差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4.
公路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的质量通病及原因,对公路工程中常见的防护工程和结构物表面粗糙、高填土下沉、路面早期破损等主要病害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的质量通病及原因。对公路工程中常见的防护工程和结构物表面粗糙、高填土下沉、路面早期破损等主要病害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公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的技术处理要点进行分析,阐述了我国软土地基施工现状,结合这些内容,探讨了软土地基对公路桥梁施工的影响,内容有:桥梁路面硬化,路面沉降。最后总结了软土地基施工中技术处理要点主要有:准备工作、夯实处理、加载填土水工技术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能够为软土路基的处理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管理,技术,施工等方面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破坏,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皮陷坑破坏和桥头跳车等常见“病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这些“病害”所采取的工程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桥头跳车现象发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桥头跳车的设想。通过对桥面伸缩缝功能的分析,提出经济合理,经久耐用的伸缩缝类型。通过路基沉降对路面纵断面高程影响分析,提出合理地控制路面纵断面高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根据观察分析塑料排水板、水泥搅拌桩、砂桩等软土基处理技术,因受压缩、固结、成型时间长的影响,导致路基、桥头工后沉降量大的原因之一,因而在杭州绕城高速公路南线段工程中,对部分桥头软基处理慎重选用现浇混凝土薄壁筒桩,以期达到缩短施工周期,工后地基稳定的能力,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桥头跳车是指由于桥梁或通道等构造物两侧与路堤填土衔接处产生较大的差异沉降,使得路面出现显著的纵坡变化和风度变化。严重的桥头跳车现象,不但影响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感,而且还会造成车辆大幅度减速,加速了桥梁、路面及车辆的损坏,严重的跳车现象导致车辆失控而易发生交通事故。桥头跳车现象是公路建设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它既危害桥梁通道的使用寿命,又增加了桥梁的维修与养护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