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武汉白沙洲大桥抗震抗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子空间迭代法对武汉白沙洲大桥的动力特性进行了计算,并根据反应谱理论分析了大桥的抗震能力,采用Van der put公式和Herzog公式分析了大桥的抗风稳定性。并对抗震标准和抗风分析提出了一些看法,其中抗风稳定性在主梁节段模型颤振试验中得到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桥的抗震抗风能力是有保证的。 相似文献
2.
3.
为研究大跨度斜拉桥抗震性能,以深汕特别合作区望鹏大桥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反应谱法和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对双拱形桥塔钢-混组合梁大跨度斜拉桥在E1、E2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能够互相补充、印证,确保计算得到的结构内力和变形能够反映实际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反应;望鹏大桥主桥抗震性能满足预期目标,设置阻尼器能有效改善大跨度斜拉桥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4.
绥江金沙江大桥主桥为一孔150m的空腹式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工程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由于现行的《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技术比较落后,故参考在编的《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和国外相关规范,对绥江金沙江大桥进行抗震分析和抗震性能评价,可为类似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7.
湛江海湾大桥主桥是主跨480m的混合梁斜拉桥。根据设计情况,采用空间有限元法计算分析了其动力特性,并用反应谱法对其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得知其抗震稳定性满足要求。对该桥的抗震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湛江海湾大桥主桥是主跨480m的混合梁斜拉桥。根据设计情况,采用空间有限元法计算分析了其动力特性,并用反应谱法对其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得知其抗震稳定性满足要求。另外,对该桥的抗震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独塔单索面斜拉桥作为一种新兴桥梁体系,多采用塔、梁、墩固结,在降低桥梁施工难度的同时,加大了固结区域构造和力学性能的复杂性。针对塔梁墩固结体系独塔单索面斜拉桥力学行为的特殊性,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某独塔单索面斜拉桥空间有限元模型,在分析其自振特性的基础上,利用反应谱法研究了该独塔单索面斜拉桥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该桥桥塔横向刚度相对较小,自振特性分析中最先出现桥塔横向的振动,在地震峰值加速度0.20g作用时,主梁、斜拉索、桥塔等构件的应力和位移等均在合理范围内,设计满足抗震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0.
11.
12.
介绍结合上海东海地区风环境特点对东海大桥主航道桥420 m单索面结合梁斜拉桥所进行的抗风性能及颤振控制研究,主要针对施工过程中和建成运营后的抗风稳定性、安全性和适用性,其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8个方面,即桥位边界层风特性分析、结构动力特性分析计算、节段模型测力风洞试验、节段模型测振风洞试验、静风稳定性数值分析、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等效风荷载组合分析和颤振概率性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东海大桥辅通航孔桥为4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它与普通的连续箱梁桥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非对称悬浇节段。这种连续箱梁桥在施工过程中挠度大。施工和施工控制的难度比普通的连续箱梁桥大。本文对东海大桥辅通航孔桥中的K6桥的施工做了介绍,分析了这类桥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16.
以吉林兰旗松花江大桥为例,建立了半飘浮体系斜拉桥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半飘浮体系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地震反应.针对斜拉桥的内力和位移往往是相互矛盾的这一特点,采用反应谱和时程分析法进一步研究了桥塔和主梁间的纵向弹性约束对动力特性、地震反应的影响,得出了本桥弹性约束刚度的取值范围和原则,并对抗震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东海大桥设计方案优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海大桥连接远离陆域31 km外海孤岛,是我国最长、也是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因此要吸取国内外成熟经验,充分注意到施工作业受气象、海况影响相当大,合理的基础形式、海上工程设备能力,对工程方案的安全性、可操作性、稳定性尤其重要.在设计方案优化的基础上,进行施工方案征集的招标比选,不断对设计、施工方案优化,力求安全耐用、造型新颖美观、经济合理、便于快速施工,反映21世纪的建桥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东海大桥主通航孔主塔变形监测的测量方法,总结了东海大桥主塔变形监测在实际测量过程中的经验,通过监测可以发现东海大桥主塔变形成有规律弹性变形。 相似文献
19.
下行式造桥机在陆上施工的实例举不胜举,但在海域采用大跨度现浇箱梁进行施工的的实例却非常稀少。无论是水文、气象方面还是环境、条件等方面,在东海大桥使用造桥机进行现浇箱梁施工具有相当大的难度。该文通过对东海大桥造桥机应用关键技术的讨论,对今后造桥机的应用及桥梁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本工程两年多来的实践,针对海上施工的安全风险,实施了4方面的安全防范管理,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海上施工安全管理的3点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