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边坡灌木化植被建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学平  江玉林 《公路》2007,(8):206-209
针对我国公路边坡植被持续性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边坡灌木化植被建植技术概念,从植被建植目标选择、草灌竞争调节机制、植物组合混播模式以及植被验收评价指标等几方面建立了边坡灌木化综合技术体系,最后对可持续植被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土壤是影响公路边坡植被生长的主要因子,植物组合的适宜性直接影响着公路边坡植被恢复的效果.为了探索适宜伊犁地区公路边坡的植被恢复措施,以S242线巩留至尼勒克公路边坡为例,设置不同植物组合、不同覆土厚度的植物措施进行实地试验,创新性地采用冗余分析方法分析土壤因子与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相互关系,构建植被-土壤耦合模型综合评判公...  相似文献   

3.
红层在我国有大量分布,尤以西南地区最多.近年来,随着红层地区高速公路的工程开挖,造成大量裸露边坡,其生态防护问题亟需解决,但针对红层软岩边坡的植被恢复研究很少.本研究通过对西南红层边坡特征进行充分分析及在红层地区野生植被群落结构调查的基础之上,并结合现有国内研究资科,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西南红层边坡的植物选择和配置模式,以指导西南红层边坡生态防护中科学、合理地选配适生植物.  相似文献   

4.
杨学松  黄礼光 《公路》2008,(2):104-105
吸取以往公路边坡绿化的经验,大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在新河高速公路边坡原生态植被恢复中,通过不断地试验、摸索、总结,找出了更适合新河高速公路边坡植被原生态恢复的植物配置方案和种植、管理、养护方法。  相似文献   

5.
植生基材是边坡生态恢复工程中植物生长的基础,为筛选出适宜于川西高海拔地区岩质边坡植被恢复的植生基材,选取我国4种常用植被恢复技术的代表性配比,测定其理化性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基材理化性质间的差异性,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厚层基材的最大持水量和总孔隙度最高,分别达到2 169.71 g/kg和80.70%,喷混植生基材最低,分别为265.13 g/kg、35.64%;4种基材pH值在7.31~9.73之间,厚层基材的养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余3种,喷混植生基材养分含量最低;客土喷播基材和植被混凝土基材的各性质相近且介于前两者之间;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持水量、孔隙度和氮素养分是基材理化性质的主要影响因素,4种基材综合得分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厚层基材>客土喷播基材>植被混凝土基材>喷混植生基材。因此,厚层基材在各方面等均处于较好水平,适合于气候环境恶劣下的岩质边坡植被修复。  相似文献   

6.
厚层基材喷播边坡防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干旱半干旱地区高速公路路基边坡植被恢复是目前的一项技术难点。分析了厚层基材喷播的概念、原理、材料组成及施工工艺。通过项目实践,提出了适宜西宁地区厚层基材喷播边坡植被恢复的植物材料紫花苜蓿、柠条、老芒麦、披碱草、中华羊茅、碱茅等,分析了植物选择的原理及适当配比,并阐述了厚层基材喷播、覆盖、后期管护等重点和难点技术。能有效解决石质边坡生态和植被恢复的难题。特别是为在高大边坡或难施工、难养护地区提供了实践性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公路边坡混凝土空心砖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和边坡植被的恢复,因此以生态环保可回收的材料为主要研究材料,在水麻高速公路进行了新型公路环保基材砖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新型公路环保基材砖不仅具有很好的边坡水土流失防治和防护效果,能够提供给植物更好的养分和生长发育空间,使用一定时间后还能够被植物逐渐完全吸收和降解,此外通过调节材料配比还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边坡防护和恢复需要.  相似文献   

8.
鲁中山区公路岩石路堑边坡植被自然恢复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公路岩石路堑边坡植被的自然恢复效果,为山区公路边坡防护设计和植被恢复设计提供参考,调查了鲁中山区的6条省道和2条国道,得到了边坡的岩石类别、风化程度,以及边坡的建设年限、坡度、坡高和边坡植被的覆盖度与优势物种,并简要分析了植被自然恢复的原因。初步结果显示:(1)花岗岩、闪长岩边坡的植被自然恢复效果远好于石灰岩边坡;(2)黄背草、荩草等为花岗岩和闪长岩边坡的优势物种,而荆条、酸枣等为石灰岩边坡的优势物种。建议:(1)对稳定的花岗岩和闪长岩边坡宜采用不妨碍植被生长的防护型式,实现植被的自然恢复;(2)对石灰岩边坡,宜采用岩石裸露处理,并穴栽灌木进行美化;(3)高速公路建设资金充裕不应成为随意扩大边坡工程防护的理由,将边坡植被自然恢复的理念应用到高速公路边坡设计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为科学指导生态护坡养护,通过现场调查安徽省山区营运高速公路典型生态护坡服役状况及本土植物主要物种和特征,分析边坡的水毁成因及植被对边坡稳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生态护坡养护建议。结果表明,调查区边坡植被以菊科、蔷薇科、禾本科、豆科植物组成的草灌结合群落为主,拱形护坡+植生袋和锚杆框架+植生袋的生态护坡效果较好;植被根茎叶的水文效应和根系的力学效应对边坡有长期的保护作用,但乔木对边坡稳定会产生不利影响;不同植物对边坡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及影响各不相同,养护时应因地制宜地合理选择生态护坡方案与植被种类,提高生态护坡的长期固坡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大循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植物种组合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2021,66(9):347-352
我国西北寒旱区气候干旱、降雨量小,植被的立地条件差,在开展高速公路建设时会产生大量劣质边坡,亟需开展生态防护和植被恢复工程。依托青海省大循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开展劣质边坡生态防护试验工程,通过设置不同草本、灌木植物组合,结合定期植被恢复效果观测,探究适用于青海省高速公路边坡的植物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草本搭配和灌木的配置形式应用于寒旱区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的效果较差,受到寒旱区恶劣环境以及高速公路边坡特征的影响,宜采用单一的植被配置形式进行边坡植被恢复,植物种建议优选老芒麦、青海中华羊茅和同德小花碱茅等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11.
不同植物种类在公路边坡植被恢复中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8~2001年选择了百喜草等13个种21个品种(或生态型)的草种在四川省部分高速公路边坡上进行适应性试验,对其生物学特征、抗性和盖度等进行观测,采用9分制对草坪质量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初步筛选出适宜在四川省不同类型公路边坡实施植被恢复工程的主要建群植物种为狗牙根等4个。提出了人工恢复边坡植被群落的物种组成应遵循的四结合原则:细叶型和阔叶型结合,禾本科类和豆科类结合,丛生型和匍匐型结合,草本和小灌木结合。  相似文献   

12.
公路建设对于山区自然景观的破坏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充分重视。文章通过对边坡植被和生态恢复实例的论述,探讨了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技术、边坡类型以及设计方法,对于今后公路边坡景观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土地区公路边坡客土喷播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黄土地区具有干旱半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的气候特点,土质疏松,公路边坡易被侵蚀。2004年3~9月,禹门口-阎良高速公路采用客土喷播技术,开展了黄土边坡生态恢复试验研究。2004~2006年的观测结果表明,在该地区采取客土喷播技术,能够在公路边坡快速地建立起良好的植被,1年后植被覆盖率可以达到100%。边坡一旦建立植被,只要植物种类配比恰当,植物群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坡比是影响生态恢复效果的重要因素,有条件的话,宜采用1∶1的边坡。  相似文献   

14.
新理念在公路边坡防护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公路建设向山区延伸,边坡防护设计已成为公路设计的重中之重。传统的边坡防护设计及施工,大填大挖、破坏山体及自然植被的现象时有发生,存在先破坏、后恢复的不良现象,其结果往往是以牺牲自然植被或破坏山体自然景观的方式来换取边坡的稳定。新理念在边坡防护与加固设计时,提出了"坚持最大限度的保护、最小程度的破坏、最强力度的恢复"的设计原则,在充分结合边坡自然植被、坡体稳定、边坡病害类型等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各类边坡,满足了边坡安全稳定及环保要求。笔者主要介绍了公路设计新理念在湖北神宜旅游公路边坡防护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公路边坡滴灌设计的难点和特点,通过公路边坡灌溉设计、边坡灌溉理论技术以及公路边坡在不同坡度情况下灌溉均匀度分析研究,提出了公路边坡植被滴灌灌溉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公路边缘效应与植被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路是一个人工干扰廊道,其边坡的植被受其影响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但与其他区域的边缘效应不同,它的植物物种并不是最丰富的区域,相反受公路小气候条件影响,其风速大、污染重、温度高,而且N元素可以得到不断的补充,这与其他自然原因造成的边缘效应明显不同,本研究仔细调查了多条不同路龄的公路边坡植被,分析公路边坡边缘植被的特点,为将来进行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材客土植生是在岩石边坡上为植被创造生长条件,制造出与自然表土相近的生长基础,培育出稳固的边坡和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的植被,有效的恢复生态,同时形成可粗放式管理的优美植被群落。文章介绍基材客土植生的技术原理、设计和施工要点等,为今后同类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路堑边坡的景观效果,为边坡景观设计提供依据,提出了路堑边坡景观敏感度的概念,并依据高宽比、边坡纵向长度、醒目程度,进行了敏感度分级.研究认为,环境优美路段的路堑边坡景观敏感度应低,而景观单调路段的边坡景观敏感度可以提高,还简单分析了边坡景观敏感度与边坡植被恢复的关系,给出了增加或减小景观敏感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边坡生态防护室内冲刷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日盛 《中外公路》2007,27(5):34-36
依托某高速公路边坡工程,根据植被调研和分类情况,确定了两组边坡防护植物组配方案,并按照降雨强度、降雨历时进行了室内冲刷试验的方案设计。通过试验,得到了不同降雨强度、不同降雨历时、不同植被等因素对边坡冲刷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0.
宫胁法在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万权  刘春霞  杨汉忠 《公路》2007,(12):137-140
本研究根据宫胁法原理,提出高速公路边坡原生态恢复的理念和生态恢复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基本条件调查,即立地类型和植被环境调查;土壤改良;水土保持措施;乡土植物培育及应用;施工与应用。并把此项研究结果应用于新街至河口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工程,将其作为推广示范基地,为其他地区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达到近自然状态、缩短演替时间提出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