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陶志勇 《舰船防化》2001,(C00):37-40
本文综述了消氢技术基本原理,综述了国内外各种消氢设备和消氢技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氢燃料是一种零碳排放的清洁能源,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大趋势下,众多耗能行业正在积极探索氢燃料应用技术,船用氢燃料动力也成为未来船舶动力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围绕船用氢燃料动力,从应用模式、标准化现状等角度,全面探讨技术可行性、示范应用案例以及配套标准情况,研究认为氢燃料电池技术较氢内燃机技术在船舶领域更具应用前景。最后,结合船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船用氢燃料电池动力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3.
徐艳辉  周琴 《船电技术》2000,20(2):37-38,44
阐述了燃料电池的几种供氢方法,提出了几种比较适合的氢源合金。  相似文献   

4.
一凡 《航海》2007,(5):31-31
日本氢发动机船舶研究会于8月,开发出世界上第一艘以燃烧氢气为动力的实验船。氢发动机在氢气燃料燃烧后,只排出水,在环保方面具有诸多优点。已开发出装在船上的氢发动机,有10马力和20马力的两种。氢发动机的动力大小,现仍处实验阶段,还面临如何确保氢的安全使用、进一步提升氢发动机的动力值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高温气相充氢并进行拉伸试验,对氢在T225NG钛合金中的行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氢含量的增加,T225NG钛合金的弹性模量不断增加;氢含量对强度的影响不太明显,随着氢含量的增加,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略有增加;塑性随氢含量的增加而下降,但当氢含量超过750 mg*kg-1时仍具有良好的塑性.通过对试样断口以及微观组织的分析,认为氢对T225NG钛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渗入的氢产生氢化物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氢点火器作为第三代核电站AP1000中的主要消氢设备,可防止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后氢气大面积的燃爆,维护安全壳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介绍了核电站用氢点火器的特点和工作原理,以及国内外氢点火器的发展状况.认为如能开展氢点火器的研发,不但可以提高我国在材料、化工、自动控制、测温、测氢等多个行业和领域的创新力,而且可以打破其他核电大国在点火器消氢领域的垄断地位,拓宽我国核电产业的发展空间,必将为提高我国核电设备的国产化和核电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
晶体缺陷与扩散氢的弹性交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晶全缺陷性质出发,以分析刃型位错民和散氢微观交互作用为基础,对扩散氢的扩散、聚集微观行为作了较详细的讨论。结果表明,氢向晶体缺陷的聚集将择优富集于缺陷应力场的受拉区,并以此对形成氢致裂纹的临界扩散氢和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碳减排目标,航运业必须寻找更为清洁环保的船舶替代燃料,而零碳排放的氢能源电池将发挥巨大潜力.在介绍氢燃料电池船舶国内应用现状和技术规范基础上,分析氢燃料电池船舶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最后从海事管理机构的角度提出了对氢燃料电池船舶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9.
作为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的氢气,它的贮运方法是目前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在全面考虑安全性、经济性和小型化以及贮氢技术的成熟程度等问题时,金属氢化物贮氢被认为是最合适的选择,可应用于小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诸如电动自行车、助动车、手提电脑、通讯以及电动工具等方面,小型(便携式)金属氢化物贮氢器作为一种可携带的安全的氢气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三峡河段氢燃料动力船建造工程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了氢燃料船应用的有关探索,从国内外氢燃料动力船发展现状入手,进行了氢燃料动力船应用特性分析和安全分析,并结合三峡河段的特征开展了氢燃料船的应用分析,就其安全应用和管理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实现舰船铅酸蓄电池室蓄电池析氢特征在线识别和氢气控制系统量化设计,提出基于集总模型,综合考虑蓄电池析氢速率、系统通风净化风量、蓄电池室泄漏风量等关键参数的蓄电池室氢气浓度特征辨识方法。[方法]根据蓄电池室环境特征,建立舰船蓄电池室氢气浓度特征和蓄电池析氢速率预测数学模型,开发相应的计算程序,分析在给定系统运行策略下,不同蓄电池析氢速率和系统通风净化风量下的蓄电池室氢气浓度变化特征。[结果]蓄电池室氢气浓度变化特征受蓄电池析氢速率、蓄电池室泄漏风量和系统通风净化风量等因素共同影响。当析氢速率较低时(如新蓄电池),泄漏风量会显著影响氢气浓度上升速率;在给定策略下的蓄电池氢气净化系统日均运行频次可以反映蓄电池实际析氢速率特征,指导蓄电池寿命评价。[结论]舰船蓄电池析氢速率与多个参数关联,研究开发的预测模型可对舰船蓄电池室蓄电池析氢速率进行准确预测,并为系统设计和运行策略优化提供指导,相关思路和方法亦可推广应用于与氢气控制相似的其它舱室组分。  相似文献   

12.
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为开发海洋资源,需要使用耐腐蚀、高韧性、便于加工的金属材料,钛合金具备上述特点。我国已开发出TC4、Ti80等船用钛合金材料,是制作船体的优良材料。为进一步研究钛合金材料在海水中的特性,本文采用固态气相渗氢法在管式氢处理炉中进行TC4合金吸氢实验,实验主要探索TC4合金置氢过程中吸氢量与实验温度、置氢时间以及样品相对密度之间的关系,并将实验结果进行数学处理绘出拟合曲线建立TC4合金吸氢的数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对密度较低的TC4合金材料中,其吸氢量与相对密度成反比;而在相对密度较高的TC4合金中,其吸氢量与Sievert's定律相符合,TC4合金的吸氢量与其置氢时间成正比同时与其相对密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13.
SPE电解水制氧装置需要一种水相消氢催化剂。本文阐述了水相消氢的基本原理,对国内外催化加氢除氧所使用的催化剂的组成进行了综述,这种催化剂经过适当改进是可以用于水相消氢的。  相似文献   

14.
新型金属载体消氢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新研制的一种以金属网为载体的核电站用消氢催化剂。该催化剂可以在10.22%的高氢气浓度下正常工作,在80℃和湿度为100%的条件下,消氢转化率为85%左右。经过300℃高温处理30 m in,依然具有较高的消氢性能。  相似文献   

15.
氢源是目前移动式燃料电池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瓶颈之一。本文介绍了AIP潜艇动力对燃料电池供氢技术的特殊要求和世界各国艇用氢源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硼氢化钠水解制氢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在潜艇环境下应用该供氢技术的优点,并在深入调研该技术的研究进展基础上,提出了将该制氢技术应用于我国AIP潜艇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的开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能动氢气复合装置是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时用于消除安全壳内氢气的安全设备之一。我们提出采用催化消氢的原理,利用新研制的全金属型催化剂消除氢气,并利用反应热,以温度梯度为推动力,非能动地进行反应。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核电站超设计基准事故下消氢,还适用于设计基准事故下的消氢。其他场合下的消氢也可选用。  相似文献   

17.
Ni-Sn合金电极材料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镍合金阴极材料发展的基础上,提出Ni-Sn合金电极不但具有良好的析氢性能,而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是一种可推广的活性阴极材料。文章对电沉积Ni-Sn合金电极的性质及其析氢机理进行了综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在原有基础上改进电沉积条件是获得具有高析氢活性Ni-Sn合金电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别从几何因素和能量因素方面探讨了镍钼合金电极的析氢机理,简要介绍了Ni-Mo合金的制备方法,概述了用电沉积方法制备镍钼基合金的研究现状,通过对微观结构的比较分析了多元合金电极和复合电极能够提高析氢性能的原因,最后指出多元合金电极与复合合金电极是今后镍钼基合金电极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田光旭  靳长泉 《中国水运》2007,5(5):198-199
通过对氢发动机异常燃烧现象的研究,指出压力信号包含了丰富的燃烧信息,提出应用小波变换法提取异常燃烧信息,对氢发动机正常燃烧和异常燃烧压力信号进行了小波包分解,提取出小波包能量。通过构造小波包能量特征向量,对氢发动机异常燃烧进行了有效诊断,为工程中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H2/O2AFC瑞尼镍催化氢电极助催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富利  唐伦成 《船电技术》1998,18(1):50-51,59
研究了H2/O2AFC瑞尼镍催化氢电极用聚四氟乙烯作为增水性的粘接剂,采用Co,CuBi,Cu2O助剂制成轻型氢电极,提高了电极放电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