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于12月15-16日在济南召开了物流科学与技术暨信息工程与电子商务学组学术研讨会。赵传学主任委员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对物资管理委员会学术活动提出了6项要求:一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二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三要适应建设和谐铁路发展的形势;  相似文献   

2.
2006年11月27-28日,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资管理与营销暨物资流通系统理论学组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郭贤授到会并讲话。中国铁路物资广州公司李昭明总经理到会祝贺。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文杰教授做了题为《解读“十一五”规划物流业发展战略》的学术报告。郭贤授副主任在对本次会议的论文情况进行了总体概述后强调,学术活动是学会赖以生存的基础,并且应该有一定的超前性,但更重要的是有的放矢、解决问题,做到四个适应:一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二要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形…  相似文献   

3.
对改革与管理主旋律的思考周建国今年的全路领导干部会议提出:要推进铁路物资体制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铁路大建设的形势需要,物资供销企业要实行企业化经营,要加强内部管理,眼睛向内,苦练内功,树立竞争、风险意识,强化基础,向管理要效率、要效益。根据...  相似文献   

4.
《铁路采购与物流》正式出刊了。作为《铁路采购与物流》及其前身《铁道物资科学管理》杂志理事会的理事长和编委会的名誉顾问,作为中国铁路物资与物流运作的实践者,我切身感受了《铁道物资科学管理》杂志创刊24年来对促进中国铁路物资与物流发展所做出的贡献。24年来,《铁道物资科学管理》见证和推动了中国铁路物资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在创造了较高行业社会价值的同时,也成就了自身的品牌价值。杂志根据不同历史时期行业的不同要求,适应铁路物资管理的演变,先后开辟了40多个栏目,对物资管理理论和实践进行探讨,使管理知识和技术成果得以…  相似文献   

5.
2003年11月11~12日,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资管理与营销学组学术研讨扩大会议在天津召开。与会成员就铁路物资系统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保证物资后勤供应等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铁路物资供应是运输生产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降低材料消耗是降低铁路运营成本的重要途径,物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资经营是铁路运输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认识铁路物资工作对铁路跨越式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会议就网上物资竞价招标采购、应用现代技术优化铁路柴油资源配置、物资企业和企业物资如何定位及物资管…  相似文献   

6.
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资管理与营销暨物资流通系统理论学组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1月6-7日在北京召开。按照中国铁道学会学术活动要“围绕主旋律,服务主战场”的要求,围绕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围绕当前铁路大建设和重载高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1998年以来的5年,是我国铁路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克服困难、拼搏进取的5年,是铁路发展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在过去的5年里,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服务铁路大局、深化改革、锐意创新,认真贯彻执行铁道部关于加强铁路物资供应管理的有关规定,全力以赴做好集采专供物资供应工作,保证了供应物资的质量和运输生产安全。党的十六大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对铁路的改革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路工作会议提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再创铁路改革与发展新辉煌的目标和任务。物资总公司要认真学习贯彻,按照部党组的部署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物资管理委员会已成立了15年。在中国铁道学会的领导下,在挂靠单位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的积极支持下,在各学组和全体委员以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认真贯彻中央科技兴国的方针,紧紧围绕铁路建设发展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主题,密切...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铁路的改革也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主副业的分离,列车的五次大提速,显示了铁路改革后来居上的强劲势头。作为铁路基层站段的物资管理部门如何跟上铁路改革的步代,如何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对物资工作的新要求,这对每一个基层站段的物资管理人员都是一个严峻的课题。在这里,笔者就如何在铁路跨越式发展中做好基层站段的物资管理工作,谈谈自己的一点浮浅认识。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1月27-28日,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资管理与营销暨物资流通系统理论学组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郭贤授到会并讲话。中国铁路物资广州公司李昭明总经理到金祝贺。北京交通大学经营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文杰教授做了题为《解读“十一五”规划物流业发展战略》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1.
2001年 4月 26~ 28日,由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中国铁道物资流通协会和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物资管理委员会共同召集的全路物资体制改革与管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铁道部蔡庆华副部长亲自到会,并指示全路物资系统的改革要尽快形成方案,纳入到全路改革的总体框架中。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教授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来自全路各铁路局 (集团 )的物资处长、物资总公司领导、铁道物流协会和物资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物资总公司有关处室领导计 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还特邀了南开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方交通大学、铁道部…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新时代铁路高质量发展对实现高质量铁路物资风险管理的要求,确定了高质量铁路物资风险管理的内涵与发展目标,构建了涵盖物资管理全流程、各环节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国铁道学会学术活动计划和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工作安排,物流科学与技术暨信息工程与电子商务学组拟于下半年召开学术交流会议。遵照中国铁道学会学术活动要"围绕主旋律,服务主战场"的要求,本次学术交流会重点征集结合铁路大建设研究铁路工程物流合理化问题方面的论文。建议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国铁道学会学术活动计划和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工作安排,物流科学与技术暨信息工程与电子商务学组拟于下半年召开学术交流会议。遵照中国铁道学会学术活动要"围绕主旋律,服务主战场"的要求,本次学术交流会重点征集结合铁路大建设研究铁路工程物流合理化问题方面的论文。建议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来稿摘登     
来稿摘登物资管理要适应铁路会战的需要铁十二局物资处叶年生铁路建设大会战给施工企业的物资工作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1施工企业应设置与铁路建设大会战相适应的物资管理机构,目前铁路施工企业的物资部门大多数是既对内服务,又对外经营,这种“一门两牌”的管...  相似文献   

16.
资产经营责任制一改铁路多年习惯和形成的生产型管理或生产经营型管理为资产经营型管理,铁路局已成为“自主经营的竞争主体、自担风险的决策主体、自我发展的投资主体、自负盈亏的责任主体”。作为铁路内部的物资部门,要尽快适应资产经营新形势对物资部门的新要求,必须同时具有保供和节支的双重职能,从实际出发,探索一条适合企业走势和规律的新路。本文提出以下 4个问题供商榷。 1在物资管理权责范围划分上建议分为统管统供和地采地供两种物资   统管统供物资为:①部专供和单个品种占用资金较大的物资;②涉及行车和安全的设备及零…  相似文献   

17.
胡亚东 《中国铁路》2007,(6):1-9,38
2006年铁路各项运输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进入2007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顺利实施,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实现重大突破,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深化发展,运输组织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青藏铁路运营管理经受了重大考验,重点物资运输得到有力保障,客货运输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运输安全保持相对稳定。2007年的后7个月,全路运输系统要建立完善提速安全保障体系,确保运输安全稳定;继续深化内涵扩大再生产,充分发挥新图效应;大力提高客货服务质量,努力塑造铁路新形象;紧紧围绕运输生产力发展,加快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大力提高干部职工素质,适应和谐铁路建设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1月22~24日,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在深圳召开物资流通系统理论学组学术交流会议。会议主题:物流发展战略与规划理论。与会人员来自路局、工程系统、物资系统及北京交通大学。他们就如何适应铁路运输体制的改革,如何转换物资供应管理体制;如何实现安全管理与物资供应;如何管理工务旧轨料;如何开展铁路物资再生利用工作;铁路物资计算机采购平台的建立;施工企业仓储设施如何充分利用;机车车辆工厂物流发展战略研讨;电力机车材料消耗定额与机车成本效益;企业物流服务外购问题,供应链的内涵、模式及其特征;戴尔电脑公司供应链模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铁路物资仓储部门由计划调拨的收发供应型向集约供销的经营服务型转变,铁路物资仓储部门必须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管理模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组织结构调整的要求,优化仓储经营管理的组织结构,推进企业改制;必须按照强化仓储功能,加强管理力度,增强仓储能力的要求,优化仓储经营管理结构;遵照70号文件的规定,加强归口管理,提高仓储经营管理质量及效益的要求,强化仓储经营管理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传统粗放管理的工程建设物资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铁路大规模建设的要求。结合贵广、南广铁路客运专线广州枢纽工程建设实际,对物资管理信息化的途径和做法进行了探讨,以期更好地为工程项目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