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区高速公路由于自身的制约性特点导致其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和普通的高速公路略有不同,因此在进行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之前就必须结合项目山区的特点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质量控制方案,避免因施工技术的不正确导致的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灾害的发生,造成不必要的安全施工和财产损失。本文结合了具体工程案例对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技术与质量控制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对同类型工程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G55高速公路K597+302石峡沟大桥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新庄,自建设以来经历了两次较大的泥石流冲击,经对石峡沟泥石流基本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为确保大桥及石峡沟下游新庄安全,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研究分析了区域内水文和泥石流对高速公路选定线的影响及评价。根据相关泥石流报告数据及沿线水文资料,确定泥石流区域路线的高程控制条件及计算方程式,推算泥石流淤积河床段路线高程,为泥石流区域高等级公路选定线及高程控制提供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G315线新疆境内依吞布拉克至若羌段的高速公路建设为工程背景,对盐渍土、泥石流和崩塌等不良地质地段特点进行分析,阐述了其对路基安全及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不良地质段路基的设计处置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滨海地区公路建设提速明显,然而,这些工程背后原有的地形地貌已经发生变化,建设活动造成地质环境的变化势必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为此,针对滨海地区公路的防灾问题,研究泥石流灾害对滨海公路的影响,分析滨海山区泥石流形成的原因。提出以灾害预警和各部门联动为主的防灾策略及有效减少泥石流对滨海公路损害的工程措施;最后,提出以灾害评价体系为基础的滨海公路防灾规划。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通过对高速公路环境影响后评价发展历程的介绍,指出了高速公路环境影响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高速公路环境影响后评价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若不及时处理高速公路病害高边坡,那么会对原本的生态环境和坡体平衡进行破坏,既会影响到高速公路沿线周边生物圈,也会造成一系列的交通安全隐患,如泥石流、土石塌方、坡体滑坡、水土流失等。本文以某工程项目为例,深入探讨了高速公路病害高边坡的防护加固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主要从泥石流灾害的分类及成因入手,阐述了泥石流灾害对公路建设所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成熟的泥石流灾害防治对策,以为类似公路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不断完善,我国各领域都获得了良好的发展,高速公路建设事业也不例外。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各地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出来,呈现了一派繁荣景象。作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进度控制对高速公路项目的整体质量以及投入运营后的各种性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收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情况下合同工期会发生提前的情况,合同工期发生变更,必然会造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各方面的重新规划与调整。针对高速公路合同工期提前的情况,对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公路工程建设运营过程中,做好相应的泥石流预测工作对于施工安全、运行安全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公路泥石流预测是在判明泥石流沟谷属性的基础上对泥石流暴发可能性的预先确定,或称为中长期趋势预报,泥石流预测对象的空间尺度可大可小,既可是单一泥石流沟谷,也可是一个区域。针对公路工程建设运营过程中的泥石流预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上海市高速公路正处于建设高峰期,一大批高速公路正处于新建和改建过程中。2007年A5公路全线和A7公路出省段建成通车。大批高速公路建成后,整个高速公路网的布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相应的高速公路网运行特征也在不断地变化。  相似文献   

12.
由于特殊的地质情况,我国西部山区常发生泥石流灾害,冲刷涵洞导致涵洞毁损,极大影响了交通运营。依据云南东川黑水河的基本情况,以流固耦合理论为依据,运用有限元软件ADINA仿真模拟泥石流冲蚀涵洞过程、涵洞的应力特性和泥石流流态变化特征,探讨泥石流冲蚀涵洞的进程当中涵洞的毁损机理,并以此得到涵洞受泥石流冲击过程当中所受的最大应力及其位置。研究表明:经泥石流的反复冲刷后涵洞从产生塑性变形到最终屈服破坏的过程表现为微观到宏观的演绎过程;涵洞经历泥石流四次冲蚀后,涵洞最不利位置出现在侧墙中部至下部与铺底局部区域,最大应力值为0.739MPa。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中沥青路面的广泛推广与应用,路面病害等问题也随之出现,对高速公路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提高路面质量,减少高速公路路面病害发生,是当前高速公路建设工作的重点。结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坑槽、车辙等病害的成因和现行处理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路面病害维修原则下的具体对策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山区高速公路在修建的过程当中,其质量控制措施和普通的高速公路修建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在整个工程的建设过程当中都要对施工所遇到的具体地质情况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对工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也要严格的控制,并做好比较好的规划才行,否则的话,就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水土流失、泥石流等,这样就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者是财产方面的损失,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建设飞速发展,技术标准的不断提高及开工建设的项目逐渐增多,开工后不可预见因素以及设计中差漏碰错都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由此引起的工程变更设计也随之出现。笔者通过就高平—陵川段高速公路通车后发生的一些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和比较,提出处理措施,供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浅议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规划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高速公路上为旅行提供多种服务的重要设施。随着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其规划设计的理念也发生着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9):170-171
对于高速公路建设来说,标准化施工与管理极为重要,施工标准化与管理标准化可以全面替身高速公路工程质量,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延长高速公路工程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寿命,强化其使用性能,从而推进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弃土场是山区高速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在设计和施工中稍有疏忽就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本研究以广东省龙川至怀集高速公路某弃土场为工程实例,对弃土场病害产生的过程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处置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及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矿山泥石流灾害成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矿山泥石流是由于矿产资源集中开采所诱发,主要分布在矿产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结合国内部分矿山开采过程中频频发生泥石流事故,初步分析了矿山泥石流的发生机理,指出地形地貌,丰富松散的固体物质,水动力条件及人为因素是形成矿山泥石流的必备条件,对矿山泥石流形成过程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控制措施,并对今后矿山泥石流研究的方向和内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隧道泥石流这种地质灾害,通过分析国内发生的多次隧道泥石流事故资料认为,隧道泥石流的发生过程一般可分为孕育、潜伏和发生3个阶段,分析了基发生条件和一般特性,据此提出预防隧道泥石流的关键是使其不能同时具备3个形成条件,给出了若干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