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Google Earth应用于公路建设需要的关键技术,对Google Earth应用于路线设计和构建公路三维信息系统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际,同时对Google Earth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减少道路交通事故,需要提高公路协调性,因此需要对现有公路进行优化设计。本文先对省道101龙泉山脉段山区公路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初步设计三种选线方案,利用层次分析方法选择一种最优方案;再基于Google Earth软件导出的等高线图对最优方案进行优化设计,优化过程中采用纬地CAD进行平纵横设计;最后基于运行速度进行路线的协调性评价,影响山区公路协调性调整的主要因素有横断面超高值、变坡点位置、纵坡坡度,在对山区公路协调性调整过程中发现有横断面超高值、纵坡坡度、变坡点位置对山区公路协调性调整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小的规律。与《公路项目安全评价指南》标准相比较,该路线协调性向良好,说明该设计路线是符合要求的。  相似文献   

3.
路线设计是公路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的灵魂,而山区二级公路由于其地形复杂、控制因素多、建设难度大等特点更需要合理设计并通过比选确定推荐方案。文章介绍了山区二级公路工可路线方案的设计原则、要点,并结合省道庙神至龙头公路的路线设计实例,通过多个路线方案比选,确定最终的推荐方案,分析了垭口选择、旧路利用在山区二级公路路线方案设计的重要性,为山区二级公路选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公路工程设计中,路线是重要设计内容。为保证公路的行车安全与行车质量,设计人员需科学、合理地设计公路路线。设计人员在公路路线设计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公路设计规范要求,了解、掌握公路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各种路线设计影响因素,对公路路线平面、纵断面、视距、生态环保等方面进行合理化设计。通过对公路路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设计要点进行深入研究,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山区水电站场内公路路线节点多、平面交叉多、立体分布广泛、上下线施工干扰大、布线方案困难等特点,对山区水电站场内公路路线布置与选线的原则、路线平纵设计方法、路线设计对构造物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为山区水电工程场内公路路线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山区公路设计的特点,分析了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与质量控制的必要性,探讨了路线平面设计和纵面设计的方法,提出山区公路路线设计质量控制方法,以促进山区公路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潜在的交通安全影响因素会影响公路的使用安全性,为提高公路运力、保证交通安全,对公路路线设计中的交通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几何设计、路面状况、公路设施、公路分支、环境条件等方面出发,提出预防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的公路路线设计要点,以期为公路路线设计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公路路线设计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着公路使用价值的发挥,影响公路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GIS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公路路线设计问题的规范化解决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本文就GIS技术进行简要介绍,进一步阐述公路路线设计原则,最后从选线、线路平面设计和线路设计这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在公路路线设计中应用GIS技术,旨在促进GIS技术应用价值的最大化发挥,提升公路路线设计水平,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运行速度应用于公路路线设计的理念及意义,并结合国家规范标准与实例分析,介绍了运行速度在公路路线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为公路路线设计中的运行速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公路路线设计进行了分析和介绍,然后对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路线横断面、纵断面、平面设计,公路选线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应用GIS能够对公路的选线设计提供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属于典型的山岭区公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桥隧比例大,路线走廊带选择对于控制工程规模、降低造价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该路长老至平坎段路线方案比选研究情况,以期为类似工程的路线设计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六寨-河池高速公路所经路段是广西典型的山岭重丘区,文章从总体设计及路线、路基等设计要点出发,对其设计方案进行介绍,为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智 《交通节能与环保》2021,17(2):95-97,100
为推动公路建设水平,确保公路正常运营和沿线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文章总结了公路绿化的特点和功能,从安全性、经济性、生物多样性、景观性等方面分析了公路绿化设计的原则,并探讨了公路中央分隔带、路基边坡、互通立交、服务区的绿化设计内容,从公路环保的重要性,认知公路环保的内容、功能及意义,并多方角度的加以分析和采取措施,达到预期效果,把建设和环境紧密协调统一。并对公路环保的设计理念、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及施工阶段的环保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尊重自然、适用完善是北欧公路的鲜明特点。本文介绍了北欧公路在总体设计、路线、路基路面、排水、桥遂、交通工程及服务设施、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并结合我国公路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5.
钟敏 《西部交通科技》2014,(5):27-30,56
文章结合广西公路旧路改建工作实际,介绍了存在复杂交叉关系的旧路改建项目的基本特点及解决方法,并以永福至鹿寨公路潮水至波寨段工程为例,提出了不同的路线设计方案,对比分析各方案对路线选线的影响,为今后广西区域旧路改建项目的选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山区复杂的地形、地质、水文和生态环境条件制约着公路路线方案的布置。文章以桂林-三江高速公路宛田-金桔段路线设计为例,通过对其沿线自然条件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路线设计方案,并结合原工可设计进行了方案比选,评价了所推荐方案的优越性,为山区高速公路设计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河都高速公路顺安至高岭段项目地形复杂、工程量艰巨,路线布设困难,如何选择最优的路线方案,是河都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文章结合工程概况拟定了两种路线方案,并从工程地质条件、工程规模、占地拆迁、营运效益和工程造价等方面对这两种方案进行比较,选出推荐使用的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mode and route choices of a logistics company in a situation involving intercity transportation with networks of surface roads, highways and a railway. A method of transportation network analysis is applied to construct a logistics company mode and route choice models with the objective of minimizing total distribution and external costs. This study also assumes that the fleet number and vehicle capacities are given. Freight distributed from a distribution center to given retailers or consumers via surface road/highway links or via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involving surface road/highway links and a railway. In terms of model construction, this study first explores the routing and sequence of the retailers and consumers served by each vehicle. Second, the study internalizes the external cost of air pollution into the total distribution cost,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s of external cost burdens on a logistics company mode and route choices from a user charge perspective. Finally, the study designs a heuristic algorithm for solving the above models, and illuminates the modeling process using a numerical example.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esents various methods of estimating the full marginal cost (FMC) of highway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First, the computation of FMC is performed using the marginal cost functions, most of which were developed by Ozbay et al. [Ozbay, K., Bartin, B., Berechman, J., 2001. Estimation and evaluation of full marginal costs of highway transportation in New Jersey.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and Statistics 4 (1)]. FMC is defined and calculated as “total cost per trip” as explained in this paper. However, in multiple origin-destination and multiple route highway network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network-wide FMC concept is complicated. These issues are addressed in detail in this paper. Therefore, in the second method, a multiple route based FMC approach is proposed for a given origin-destination pair in the network.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marginal values of different paths vary as much as 28%. Third, a comparison of FMC estimation results of two distinct measurement tools is presented. The FMC estimation is performed between a selected OD pair using the static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software output (TransCAD). The same analysis is repeated using the stochastic traffic simulation software output (PARAMICS). The differences in FMC values estimated by static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software and microscopic traffic simulation softwar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