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船舶》2016,(5):33-36
现代化造船模式主要依托于造船成组技术,使船体建造从钢板切割到分段搭载的工序流程化,将船体分段主要分为平直分段和曲面分段。为了加强船体建造的精度,提高造船的生产效率,分析了平直分段和曲面分段的特点,并结合不同分段的特点进行了分段精度控制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现代化造船模式下的分段精度控制工艺能大大加强分段的施工精度与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船舶精度控制是船舶建造中十分重要的技术,关系着船舶的质量。精度控制不仅能缩短造船周期,降低造船成本,并且能提高船舶质量,在船舶建造中起到了重要的地位。介绍了船舶建造的特点和船舶建造精度控制的发展过程以及船体分段精度控制的发展趋势和可行性分析,详细分析了船体建造的具体精度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详细介绍了关键船体结构的装配检验样板的设计方法,以及装配、焊接阶段的关键船体结构的精度监控流程。通过关键船体结构建造监控技术在37 000 DWT散货船上的实际应用,大幅降低了由于装配误差造成的返工工时,缩短了船体分段的建造和报验时间,提高了船体建造的生产效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今后造船企业提高船体关键结构的装配精度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造船精度管理软件系统SP.NET是结合国内造船企业精度管理业务实际需求,专门为造船企业提供符合现代造船模式要求的精度造船管理支持的软件系统。该软件系统涵盖了船舶分段、总段建造及搭载施工中的船体建造精度管理作业,与同类软件产品相比,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软件系统的成功实施,能够推动船舶建造精度管理体系,并极大程度简化从业人员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造船精度管理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日韩造船技术及造船模式与中国造船技术和模式的比较研究,介绍了一种船体建造精度管理控制程序,阐述了精度管理从技术准备、建造工艺、生产管理等方面对提高造船效率、节约成本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船舶分段装配焊接精度控制应力应变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船生产过程中精度控制通常采用主动控制的方式,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在误差产生之前采取合理的方式加以控制。随着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流程优化,焊接变形的控制成为造船精度控制的关键。通过以57500DWT散货船底部分段为研究对象,将焊接变形与焊接能量输入关系及板厚公式化,采用基于固有应力的等效载荷方法对船体分段的焊接变形量进行有限元分析与计算,对船体分段建造过程中焊接变形进行有效而准确的预测,为分段焊接补偿量的设定提供了有效依据,通过实测船舶长度X、宽度Y、高度Z三个方向均达到精度要求,为造船精度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生产设计开始,探讨了船体建造中的零件加工、部件装配、分段制造、分段总组及坞内搭载中精度控制的方法。以及船体建造过程中各阶段余量加放余量的实践,从而减少现场修正量,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8.
刘林 《广船科技》2016,(1):22-28
本文介绍了分段装配结构负余量设置的含义和重要性,通过对造船精度补偿量、余量的深入理解和常规结构补偿量、余量施放原则的研究,分析现阶段船体补偿量、余量设置上存在的典型问题,制定出相应的结构负余量设置工艺方案并予以应用实施.一方面减少了现场大量的重复划线和气割工作量,降低了施工人员劳动强度,缩短了分段建造周期,提高了分段建造精度.另一方面为我们往后深入研究和细化造船精度管理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造船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全站仪取代了传统造船测量工具,广泛运用于船体分段建造,船体合拢以及主机安装等方面的精确定位和数据测量,成为造船测量的一种重要设备,在现代船舶建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文基于全站仪的工作原理,结合物探船典型分段建造和合拢现场,研究了全站仪在船体分段合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江创宏 《江苏船舶》2013,30(2):36-38,44
主要对造船精度管理的实施方案进行探索,将精度管理的过程贯穿到整个船体建造的生命周期里,通过前期实施策划、中期落实前道控制管理和后道总组搭载定位操作、后期进行分析和改进的方法,逐步提高船体建造精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