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快速发展,各种等级的道路都已建成.从而带动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公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建设也得到相应发展,一般大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上的中、小桥.立交桥。形式多样。跨越(河)、海峡(湾)的长大桥梁建设也相继修建,工程质量不断提高,为公路运输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服务。结合常用的桥型谈谈对公路桥梁发展趋势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道路桥梁建设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公路养护作为交通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建设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它的价值是实现道路交通的畅通、洁净和安全运营,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因此对公路桥梁进行科学合理地养护管理.加强日常养护维修工作,对维持良好的路面性能.使道路桥梁使用年限得到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道路与桥梁发展概况 交通运输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民生,我国的交通运输主要分为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以及航空运输,道路和桥梁建设是交通运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运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我国的江河湖泊比较多,道路建设中经常面临需要架桥的状况,因此桥梁作为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除了公路上的立交桥,中、小桥等等,横贯打浆河流以及海峡的高架桥也相继建成,并且道路和桥梁的工程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促进了我国的交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桥梁建设的目的一般是为了克服道路建设中地形、地质等相关方面的阻碍问题,使得道路交通建设能够达到顺畅平稳的效果,减少行驶过程中的阻力。道路与桥梁建设技术的飞速发展体现的不仅是我国相关工作人员的智慧结晶,还体现了我国整体综合实力以及科技的发展水平,对外来说,是我国整体实力的一个体现。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道路与桥梁建设技术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施工技术以及道路设计等方面实力不断增强,但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的道路与桥梁建设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为了提高道路与桥梁的建设技术,有必要进行相应的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采用新的工艺,新的建设技术,运用新的建设材料,同时还能保证道路与桥梁建设的施工质量、提高施工进度以及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在道路建设投入较大,因为一个城市的发达程度取决于这个城市的的道路建设,二十一世纪对于公路桥梁的建设已经悄然形成一种概念模式,道路管理有关部门积极的为道路桥梁建设问题做出种种措施,尽可能地把路面损坏,桥梁身下沉等问题的发生降到最低。虽然有些问题得以改善,但是就道路桥梁建设中的路基不均匀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出现路面下沉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导致路面结构过度破坏,增加了相应的公路桥梁的维修养护费用,所以从各个角度分析都是一种浪费。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快速发展,各种等级的道路都已建成,从而带动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公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建设也得到相应发展,一般大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上的中、小桥、立交桥,形式多样,跨越(河)、海峡(湾)的长大桥梁建设也相继修建,工程质量不断提高,为公路运输提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规模的道路桥梁工程层出不穷。原有的公路和桥梁也应交通和运输业的突飞猛进正在进行超负荷运转,有些甚至已经难以承载如今庞大的车流和人流。很多公路和桥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有些变成了危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依靠各种新型的道路和桥梁,但是要将所有的道路和桥梁都翻新重建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势必造成资源的过度浪费。因此对原有的公路和桥梁进行加固与维修也同样是道理桥梁建设的重点。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对老旧的公路和桥梁进行加固和维修,使其能够满足当前的交通和运输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本文重点对公路梁式桥梁的加固和维修设计实践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针对公路建设的热潮,就道路与桥梁的设计与施工中,不计成本,不按价值理论,不是用最低成本建造同等功能的道路与桥梁并创造最大价值现象,浅谈价值工程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公路和桥梁是国家交通运输建设中的重点,然而在运输过程中往往出现桥头跳车现象,这主要是公路和桥梁连接处及伸缩缝的设计有问题。为了确保交通运输的安全和顺利,就必须对发生跳车现象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公路和桥梁连接处及伸缩缝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并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从而提高公路桥梁的质量,减少跳车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形分布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公路建设是一大难题,其中山区公路的桥梁建设更是难上加难。山区公路由于独特的地势条件,桥梁大多属于常规型,且桥隧的比例甚至大于50%。山区复杂地质和地形决定了山区公路常规桥梁设计的重要性,公路常规桥梁的设计需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的进行设计,科学合理的设计与高质量的施工相结合才能使山区公路桥梁安全、适用、经济、美观。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公路建设热潮也逐渐兴起,农村公路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农村的交通网,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是,由于行驶在农村公路上的车辆日益增多.大货车的载重量逐渐增加.使公路桥梁的承载量远远超过其可承受范围,长时间的积累.就会严重损害桥梁结构,降低公路的使用寿命.行车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因此.为了保证公路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加强对农村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山区公路由于受复杂的地形条件限制,往往需要修建大量的桥梁构造物以适应路线线形布设需要,如何搞好复杂地形、地貌及地质等自然条件下的山区公路桥梁设计,合理控制造价,是搞好山区公路桥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是山区公路建设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日益增多。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连接着城市、乡村,各等级公路及各类的结构形式,施工的工艺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日益增大的交通量对道路的等级和路面的等级要求越来越高。道路等级逐步提高。车辆的行驶亦越来越快,如何提高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成为道路桥梁建设中突出的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里程正突飞猛进的增长着,桥梁作为公路上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数量也十分庞大。通过对桥梁使用性能的调查显示,桥梁两端的桥头跳车现象已经成为在公路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因此综合分析、研究、探讨产生桥头跳车的原因,以及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及早提出防治处理措施,可以为我们的公路建设总结和积累经验,对于有效的解决桥头跳车这一质量隐患,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迅猛发展,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方面。公路桥梁建设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其质量是工程的根本,为此提高我国公路桥梁建设的质量已成为重中之重。作者对公路桥梁施工方面进行了简单阐述,对确保提高我国公路桥梁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公路建设高速发展,用于道路与桥梁建筑的材料的品种日益增多,而且对其质量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保证公路建设的质量,要从材料抓起,只有优质的材料,成熟的施工工艺,才能修建优质的工程。下面就公路建设中材料的质量控制,结合施工中的实际经验,介绍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2O14年12月,历时六年、全长90多公里的成甸高速公路施工接近尾声。西安北部,陕西道路和桥梁集团的施工工地上.四台沃尔沃ABG8820履带式摊铺机正在忙着摊铺公路的最后一段沥青。公路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可算是陕西省的传统:早在2000多年的秦朝.陕西就曾有全国最为发达的道路网络:而如今.  相似文献   

17.
桥梁施工是公路建设中常见的施工技术。由于我国地质结构复杂,桥梁技术广泛应用于公路建设可以大大提高公路建设的速度和质量,而且还可以避让山区道路,使得公路建设难题容易解决。对桥梁施工中现浇箱梁技术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迅猛发展,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从无到有,作为公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建设也得到相应发展,跨越大江(河)、海峡(湾)的长大桥梁建设也相继修建,一般公路和高等级公路上的中、小桥、立交桥,形式多样,工程质量不断提高,为公路运输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服务。本文结合常用的桥型谈谈对公路桥梁发展趋势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水泥混凝土道路具有自身承载能力高、车辆通过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公路建设和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公路事业迅速发展,水泥混凝土道路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公路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搞好水泥混凝土道路的养护,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使之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作为快捷运输的公路,也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一条条崭新的高等级公路的建成.一座座桥梁的修建.无不昭示着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腾飞的世纪。作为连接道路的桥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路桥梁造价昂贵.因此,人们在桥梁建设过程中,总是采取各种措施.千方百计确保工程质量。尽管如此,公路桥梁长期在自然环境(大气腐蚀、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