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氮化硅陶瓷以及碳纤维强化树脂在涡轮增压器上的应用,并且叙述了陶瓷材料的成形技术、烧结技术、与金属的结合技术以及新开发的碳纤维强化树脂PKU的特性等。  相似文献   

2.
《汽车与配件》2011,(19):14-14
帝人近日宣布,开发出了在1min内冲压成形热可塑性碳纤维强化树脂(CFRP)的技术。目标是组合该技术、热可塑性CFRP射出成形技术及热可塑性CFRP部件接合技术,用于要求短生产周期的量产车部件生产等。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结构件上应用的可行性,选取前地板下纵梁加强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了两套树脂体系(低温型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及高温型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进行了对比试验。通过此项目掌握了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前地板下纵梁加强板的主要性能评价方法。也对今后考虑碳纤维在线涂装随车身过烘干炉以及实现与金属车身的粘接提供了一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4.
碳纤维布在桥梁维修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碳纤维布及其树脂类粘结材料的物理性能入手,对补强加固原理进行了叙述;基于工程实例,对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碳纤维布在桥梁维修加固中的应用技术与其他粘钢、喷射混凝土等加固技术相比具有更多优点。  相似文献   

5.
碳纤维布在桥梁维修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纤维布与配套树脂材料是加固维修钢筋混凝土结构领域中的新材料、新工艺。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碳纤维布在桥梁维修加固中的应用及取得的良好效果。对该材料性能与施工工艺等有关技术问题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现有梁板结构裂缝宽度量测技术的缺陷;基于碳纤维智能层的力电传感特性,对带有预制裂缝的玻璃钢板试件进行循环等幅加载检测试验,研究碳纤维智能层对试件表面裂缝宽度变化的感知能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加-卸载周期内,树脂基碳纤维智能层传感器的电阻随钢板裂缝宽度基本呈线性变化;在循环加-卸载周期内,树脂基碳纤维智能层传感器的电阻随钢板裂缝宽度基本呈现周期性变化;构件挠度在一定范围内,传感器电阻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7.
碳纤维布与专用树脂材料是加固维修钢筋混凝土结构领域中的新材料、新工艺,在桥梁混凝土结构维修加固工程补强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对碳纤维布材料性能与加固桥梁施工工艺等有关技术问题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碳纤维材料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桥梁中常用的加固技术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了碳纤维增强塑料的特性以及碳纤维加固设计原理和方法,重点阐述了碳纤维加固的施工工艺,通过工程实例对碳纤维加固效果进行验证,并指出碳纤维材料为未来桥梁加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质轻高强等优势,是绝佳的轻量化材料,但汽车常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以环氧树脂等热固性树脂为基体,大规模应用会面临不易回收的难题。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易回收的优势,但其如何提升碳纤维与热塑性树脂的界面结合力及零件成型效率是行业难题。本文以热塑性碳纤维/尼龙6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针对商品化碳纤维/尼龙6界面相容性差的问题,创新设计一种新型的可溶性共聚酰胺上浆剂,将碳纤维/尼龙6的界面强度提升74.2%,显著提升了碳纤维/尼龙6的综合性能。同时,优化预浸料制备和连续模压成型的工艺参数,将碳纤维顶盖横梁的模压生产效率提升至3.4 min/件,满足汽车行业大批量产节拍要求。同时,碳纤维/尼龙6顶盖横梁具有极高的弯曲强度和模量,与钢制件相比轻量率达68.8%。综上,本文为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易回收)在汽车上的批量化应用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汽车杂志》2005,(5):26-26
爱普生中岛竞技车队最新发布了参加超级GT世界挑战赛的本田NSX,,超级GT世界挑战赛作为系列站赛事,其前身是2004年前的全日本GT选手权赛事。为通过政府认证,以限量5部上市的NSX—RGT为基础进行设计,用钢管防滚架、碳纤维强化树脂对铝制单体车架进行强化,动力采用排量3.0L的V6双涡轮引擎,最大功率为368kW,最大扭矩为588Nm。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用碳纤维新材料新技术在桥梁修复施工中的应用范例分析,探讨了碳纤维补强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施工工艺和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2.
碳纤维单向布加固混凝土技术在旧桥改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兆旭 《公路》2001,(12):45-47
碳纤维单向布与配套树脂材料是加固维修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新材料、新技术,在北京北四环路健翔立交桥改建中,为使原盖梁设计荷载由汽车-15级提高为汽车-超20级,采用了该技术进行加固补强。主要介绍该桥采用的材料性能与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3.
正碳纤维复合材料是指碳纤维和树脂经过复合工艺制成的一种多组分材料。早期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要用于军事领域。随着材料性能的提高、成型工艺的不断成熟及价格成本的下降,碳纤维复合材料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一般工业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比钢铁轻50%,比铝材轻30%,减重效果明显[1],其中,伴随着全球节能减排和环保的大趋势推动,  相似文献   

14.
轻量化技术可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和驾驶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的生产制造中。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在比强度、比刚度、热膨胀系数与抗疲劳性能等方面比传统金属更具有优势,开启了轻量化新时代。文章以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电池包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压树脂传递模塑成型(HP-RTM)工艺,根据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材料特点,对电池包上盖进行了轻量化设计。通过结构优化、工艺优化、连接方式优化等技术手段完成了电池包上盖的轻量化量产方案。电池包样机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作的电池包上盖可以有效提升电池包结构的强度、刚度以及耐疲劳性,综合减重达50%以上。文章所述的连续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设计方案也可为汽车其他零部件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T梁的试验与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已有研究成果中试件尺寸偏小的不足,对3根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的大尺寸T形受弯构件实施静力破坏试验,并比较预应力加固与传统加固两种加固方式的技术效果,考察预应力技术对碳纤维加固效率的影响,分析采用预应力碳纤维加固对构件截面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推导及提出预应力碳纤维加固受弯构件的界限补强率以及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碳纤维加固可显著地提高受弯构件的承载能力,有效增大碳纤维材料的强度利用效率,改善构件的正截面应力分布,从而使构件具有较传统加固技术更优越的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16.
结合S32申嘉湖高速公路上的南六立交下匝道梁体裂缝加固的实际应用,详细介绍了梁体采用碳纤维布加固的方法和技术要点,同时就目前较为常见的施工问题以及如何提高碳纤维布加固质量,提出了更为合理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碳纤维增强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虽然尺寸稳定,比强度和比刚度力学性能良好且无孔隙,但生产成本相当昂贵.文章介绍了电子放射固化成型,紫外线成型、可见光成型及真空辅助RTM等非热压成型技术.阐述了碳纳米管用于复合材料的研究状况.指出今后在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领域,应开发符合各种各样先进的纤维增强材料要求的树脂.  相似文献   

18.
<正>水菱塑料(总部:冈山县仓敷市)公司开发出了涂膜粘附性强、可形成大型薄片零件的碳纤维强化聚丙烯(PP)。目标是应用于汽车天窗、发动机罩、挡泥板及空调组件等。通过利用碳纤维强化,将弹性模量提高到了保险杠用PP的约5倍。另外,通过调整添加剂,将涂膜粘附性提高到了外板用途所需要的水平。据该公司介绍,以前碳纤维强化PP在涂膜粘附性上存在明显不足。另外,水菱塑料为了形成大型薄片零件,开发出了能细致管理温度的成形技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采用碳纤维-钢板优化组合加固桁架拱桥的方法,简述碳纤维、钢板的加固特点.碳纤维加固的计算要点.以及碳纤维和钢板加固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碳纤维加固桥梁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碳纤维材料的性能,研究了碳纤维材料加固桥梁的主要特点、机理以及施工工艺,并介绍了碳纤维在桥梁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