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邱文  邹开泰 《公路》2021,(2):129-132
某高速公路桥梁交工两年后,部分简支变连续T梁、箱梁的橡胶支座出现开裂、脱空、剪切变形超限、移动等病害。对病害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主要病害成因有上部结构徐变、滑动支座顶面润滑度不足、施工动荷载影响等。将通车运行中的桥梁顶升后,通过更换支座、加钢垫片、涂抹硅脂油、调整支座位置等措施对病害进行了修复,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公路》2020,(5)
自调坡均压支座垫板系统是在运营桥梁支座出现老化开裂、脱空、偏位等病害时,传统支座结构不能解决下而开发的全新支座结构系统。从自调坡、双曲面球型铰、曲面半径、垫板承载能力、曲面粗糙度和抗震性等方面详细分析了该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该系统调坡范围0~±8%,具有简化桥梁设计、降低桥梁养护成本、抗震等特点,能从根本上解决支座脱空、偏位等病害,显著提升桥梁支座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为快速、准确地评估铁路简支梁桥的支座健康状态,分析各影响因素对识别结果的影响,以刚体动力学和结构有限元法为基础建立了车桥耦合动力分析模型,提出了一种以频谱相似性指标构建目标函数、以模型修正方法为主要技术手段的桥梁支座脱空病害识别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以某高速铁路32m简支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的方式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支座脱空病害的定位和定量识别,且计算效率和精度均较高,虚假损伤很小;列车行车速度、轨道不平顺谱及列车编组等因素对支座脱空病害识别结果影响较小;现场试验的加速度频谱分析实测值与理论值在低频段吻合良好,各支座识别结果均大于支座刚度限值,支座未发生脱空病害,与支座实际状态一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广东省高速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的检查,发现此类支座主要存在严重剪切变形、脱空、开裂、串位等病害。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不满足使用要求的支座,则借助顶升技术予以维修或更换。分析结果为桥梁板式橡胶支座的设计、施工和养护提供了技术参考和经验。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箱梁桥同步顶升纠扭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箱梁桥在运营阶段经常出现支座变形、脱空及梁体扭转、偏位等病害,使桥梁结构受力趋于不利状态。以上海市一座匝道桥梁加固处理为对象,在对该桥病害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采用PLC液压同步技术对桥梁进行整体同步顶升(不对称布顶)更换支座、纠扭、增设支座调整扭矩与支座反力等改造措施。实施结果表明:同步顶升控制系统较好地保证了顶升位移的精度;支座反力测定简便、可靠;病害弯桥基本恢复到原设计状态,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桥梁支座调查中主要存在的病害类型,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支座在偏压以及脱空状态下的力学性能试验),分析支座带病害工作对使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曲线钢箱梁支座反力分析和脱空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尔滨市香滨路连续曲线钢箱梁在初始设计支承条件下,最小验算支反力出现负值。为防止桥梁运营阶段支座脱空,对桥梁上、下部结构产生附加病害,根据曲线钢桥特点,采用有限元法及相关推导公式对负支反力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经分析,曲线梁桥曲率的存在、横截面尺寸的分布特点以及钢箱梁自重小是导致支座脱空的主要原因。以此为基础,提出设置配重和支座预偏心的综合支座脱空控制方法。实践证明:在梁端配置适当重量后,负支反力会明显减小,再进行适当支座偏移后即可达到设计支反力要求。通过静载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法具有良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某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梁桥在运营初期就出现梁体裂缝和支座脱空的病害现象.分析研究表明,该曲线箱梁内预应力设计不当以及支座布置不合理是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了加固主梁和桥墩、改造支座布置的加固方案.加固后桥梁使用状况良好,表明加固措施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9.
为克服传统支座脱空测试方法中存在的传感器安装困难和测试误差大等问题,提出利用支座脱空前后桥梁变形规律的不同,根据理论支反力-实测位移曲线,结合理论位移曲线,判断桥梁支座是否脱空的位移法.采用室内试验和现场荷载试验的方法对位移法测试支座脱空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对一根3跨连续梁的试验表明:支座脱空前后的试验点可以采用2条不同斜率的直线拟合;支座脱空时出现拐点,支座脱空前后的曲线斜率相差8倍以上;位移法不仅可以判断支座是否脱空,还可以给出支座脱空荷载和支座的弹性系数;结合理论分析结果,位移法可判断出支座是在试验前脱空、试验中脱空还是一直未脱空.对一座4跨连续钢箱梁桥的现场试验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0.
张庄分离式立交桥斜交角度较大,上部结构为钢-混组合梁,重车行经时晃动严重,已出现箱梁上翘、支座脱空的病害情况,故对桥梁进行了静载试验,得到了该桥相应的检测结果,完成了桥梁损坏状况和承载能力的分析评定,提出了桥梁病害防治的措施,最终拟定了维修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箱梁桥很容易出现支座脱空和扭转变形过大等病害,影响桥梁的结构安全及正常使用。以厦门海沧大桥石塘互通式立交B匝道第二联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对该类桥梁的病害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诊断,并对全桥进行了加固改造。结果表明,本桥的加固改造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在支座施工偏差条件下,先简支后连续桥梁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因温度效应和汽车制动力的作用,可能会出现墩柱倾斜、梁体纵向移位、伸缩缝卡死、支座滑移脱空等病害。以某高速公路桥头大桥上述病害为例,概述其病害成因,结合维修加固工程实践,阐述采用多跨径整体同步顶升梁体并利用上部结构作为反力架对桥墩进行纠偏的技术,为日后类似桥梁纠偏问题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厦门市机场路环岛北路互通B匝道桥第3联为例,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支座脱空、支座剪切变形、墩顶向圆弧外侧偏移量较大等病害的主要原因,根据桥梁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叙述了其施工步骤,解决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病害,为以后同类型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某互通立交匝道桥桥梁平面处于R=130m的小半径曲线内,上部结构采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墩采用双(独)柱式墩,柱式台,全桥均采用橡胶支座。本文从桥梁的主要病害入手,采用空间结构分析软件,对活载和温度效应进行了结构分析,并结合结构分析结果,对桥墩墩身环向裂缝、支座与主梁的相对横向位移、梁端的纵向位移及部分支座脱空及剪切破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汽车离心力是桥梁病害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了维修加固措施。最后为避免同类桥梁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类似病害,对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桥梁设计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已建成大量的钢结构曲线梁桥,但由于钢结构桥梁自重较轻,在自重和车辆等荷载的作用下,容易发生支座脱空现象,因此,有必要进行钢结构曲线桥梁的受力特性研究,以避免支座脱空等结构病害的发生,确保桥梁结构的安全。本文以某已建工程实例桥为背景,分析了该桥在其它控制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不同曲率半径对主梁应力及支反力等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给出了该类桥梁在不同曲率半径条件下,主梁应力及支反力的变化情况,以供同类桥梁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预应力混凝土曲线匝道桥在通车运营前出现支座脱空的现象,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受力计算,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对通车运营后的支座工作状态作出预测;通过对两种病害处理方案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受力对比分析,验证了采用预应力钢拉杆进行支座脱空治理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独柱墩连续梁桥的稳定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诸永高速金华台州段工程为例,采用MIDAS有限元分析程序,构建了23座独柱墩连续箱梁桥的仿真模型,系统分析和总结了影响弯梁桥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曲率半径、桥梁长度、联端支座间距、独柱墩支座预设偏心等。结果表明:桥梁曲率半径对支座负反力影响很大,当曲率半径小于200 m,桥梁长度大于100 m时较易发生支座脱空现象;增大联端支座间距,合理设置支座偏心距,可减小支座出现脱空的可能性,提高桥梁的抗倾覆能力。  相似文献   

18.
城市桥梁在建设运营数年后,由于桥梁支座寿命较短,会出现橡胶老化、支座脱空、钢板锈蚀等问题。该文以某市市府大道南北桥支座更换工程为例,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分步顶升法支座更换施工进行仿真分析及理论研究,并通过与应变、位移等现场实时监控数据进行对比监控,有效地解决了不中断交通施工过程中桥梁成为全漂浮体系及高压水管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桥梁病害多种多样,随着运营年限的增长,超重车辆屡禁不止,线路上桥梁耐久性进一步恶化,特别是中小型桥梁非预应力结构板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现主要根据上海地区多条高速公路近三年来百余座桥梁的系统检测成果,归纳总结了高速公路各结构类型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桥面系等部位存在的常见病害特征,病害类型包括混凝土裂缝、混凝土破损露筋、支座脱空、铺装车辙等方面,并依据结构受力特点对各病害的成因进行了针对性分析,形成系统性的研究成果,给高速公路桥梁运营维护、检测等相关业内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结构部件。板式橡胶支座广泛应用于桥梁结构中,由于设计、施工,养护及运营过程中等各种原因,支座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通过对支座病害形式的归纳总结以及病害成因的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