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日前,北京地铁亦庄线、昌平线的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简称‘CBCT系统’)”工程取得成功。继德国、法国、加拿大后,中国成为第四个成功掌握该项核心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并顺利开通运营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3.
宛小强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7,5(3):21-25
介绍了青藏铁路的特点和所采用的增强型列车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主要功能、技术特点,对系统进行了简要的系统评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列车控制系统的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我国列车控制系统的发展可以借鉴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采用嵌入式计算机PC-104模块实现高速试验列车控制,监测,诊断信息网络中通信节点的方法,阐述了PC-104总线模块的特点,以及如何用PC-104模块构成高速列车控制网络中的通信节点,并给出了固态盘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分析在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上的各项功能和自动列车运行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接口,对运行时刻表的编辑软件FALKO作深入的介绍,并研究总结了列车自动运行系统的进程程序。 相似文献
6.
近日,上海贝尔精彩亮相2011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以“安全舒适·绿色出行”作为主题,展示了列车运营控制系统和通信集成解决方案。在列车运营控制系统展区,上海贝尔向客户全面展示了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CBTC),包含列车自动监督(ATS)子系统、列车自动防护和列车自动运行(ATP/ATO)子系统、计算机联锁(CBI)子系统、数据通信(DCS)子系统和维护管理子系统。在通信集成展区,上海贝尔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智能客流分析系统、出入口导乘信息系统、一级导乘信息系统、站台乘客信息系统、车载乘客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7.
针对具有信号时延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研究其鲁棒稳定性问题.把该系统建模为具有线性时滞的系统模型,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以Riccati不等式方程的形式给出了具有信号时延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时滞独立鲁棒稳定的充分条件,同时设计了鲁棒控制器,结合数值实例给出相应的仿真结果,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9.
10.
实现自然语言的机器理解是控制系统自动设计成败的关键.论文引入了利用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实现人机交互的设想,提出一种基于分层结构的自然语言理解的黑板驱动模型,介绍语义的机器理解方法,并对匹配样本的选择与被匹配、黑板控制策略等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作了说明.应用表明,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控制系统自动设计的智能化和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11.
分析法国AGV型、日本Fastech360型、德国ICE350E型、西班牙Talg0350型及韩国HSR-350X型的350km/h速度等级高速列车的技术特征,对其各项重要的技术性能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世界高速列车技术发展方向基本是:更多采用动力分散形式,最高运行速度达到350km/h-400km/h;采用lGBT、IPM、IGCT等模块实现牵引传动变流器的功率大、体积小、高可靠性;转向架采用有源悬挂或半有源悬挂有效降低横向振动;强化复合制动系统,开始采用安全电阻制动及空气阻力板制动;提高车体气密性及降噪性能;采用先进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用倾摆车体技术扩展高速列车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引入一套新的信号系统是一项十分复杂和冒险的工程。美国的TTCI认为通过技术移植可以有效促进这种过程,进而提高其可靠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列车微机控制系统发展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维达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1999,20(10):54-58
概述了列车微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情况,提出了列车微机控制系统的结构模型,并分析其两个基本特性-开放性和实时性,介绍了TCN在列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以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比例-脉冲式沥青混凝摊自动找平控制系统为例,建立了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并利用科学计算语言MATLAB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了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的主要参数对系统的性能的影响,以及系统有各种输入下的响应,从而为该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俊峰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10,(6):1-4
客运专线由于运输需要、GSM-R通信中断或部分设备故障等原因,形成不同列车控制系统共线.在高速350km/h线路上同时并存250km/h列车运行现象的基础上,本文按照3种影响模式,分析不同列车控制系统共线对列车通过能力的影响,并给出具体计算方法.提出通过提高运输组织水平、提高GSM-R信道QoS及采用增强型CTCS-235列车控制系统等措施,以减少对通过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列车竖向荷载在计算简支梁最大弯矩时,使用车道荷载能方便地利用内力影响线计算出简支梁和连续梁的内力。同时,在计算公轨两用桥梁时,同时使用车道荷载则加载模式和计算规律一致,可大幅提高计算效率。文章通过对列车竖向荷载在简支梁上的结构效应,用三分段线性拟合法拟合出列车车道荷载。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受到时变外部扰动和受限状态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迭代学习控制的自适应控制算法.基于Lyapunov函数,利用列车运行过程中的状态偏差,推导出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律和参数学习更新律.构造类Lyapunov函数的复合能量函数,通过迭代域的差分,证明其差分负定性和收敛性.采用所提控制算法对列车跟踪性能进行... 相似文献
19.
朴明伟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3,24(2):48-52
从最佳控制角度,研究了摆式列车的横向稳定控制机理:在最小阻力的摄动方向上,通过横向悬挂施加有效的液压控制作用;在过渡曲线通过时,车体残余未平衡惯性作用,通过离心加速度的反馈加以“抵制”.为此,多刚体系统在这一方向上建立等效模型,并与液压系统以耦合方式进行系统集成.由于非线性线系统行为呈现明显的稳态特征,据此可以建立反映系统行为规律的参考模型.利用Simulink/NCD模块,设计验证控制器参数及其鲁棒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