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的确是人类发展史上又一次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的意义不仅在于人类操纵、控制、把握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以致使人类可能为自己开辟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生产更丰厚的物质财富,而且在于它对人类的思维文化所产生的根本性影响。本文试图从“文化人”的生成、“符号世界”的意义与“虚拟生存”的挑战三个方面,对当代科技发展最终将促进人类思想文化样式的跃迁作一揭示。一、“文化人”生成在人诞生之前,自然界是一个充满着物质的、能量的、生物的世界,它自在地也就是无任何目的、无任何…  相似文献   

2.
信息与网络时代的主体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信息与网络系统是人类创造的工具,手段系统、是当代社会生产和交往的中介系统。作为新的生产和交往方式标志的信息网络,将改变原有的社会关系和人的观念,因而也在改变人本身,人作为主体与信息和网络的关系,信息与网络时代人的主体性的特点,是一个需要认真加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生产系统中,除物质生产与人口生产外,还有精神生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迫近,精神生产对社会生活与文化领域的重要作用与深刻影响,将随着新世纪的来临而日益凸现。本文拟对精神生产的一般原理作一些粗线条的探析。一“精神”一词,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始于《庄子》。《庄子.刻意》云:“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际于地,化育万物,不可为象。”“精神”当指人的意识功用而言,与今天所说的人类意识活动、心理活动、心意历程相近。人的内心意识活动确实是流动的、多变的,如同一条没有堤岸的流动不止的溪流。西晋文学…  相似文献   

4.
东森媒体集团副总裁、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客座研究员赵怡教授此前在上海交大“文治讲坛”作了“浅谈传播艺术与科学的讲演”。赵怡教授首先对七八十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主的西方传播学的经验作了大略介绍,提出传播行为,是人类递交讯息、增进了解、建立关系和消弭争端的最主要工具。一个拥有高度传播或沟通技巧的人自然较能获得认同与支持,也更将有机会迈向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5.
荀子的“天人”观是儒家一贯的“天人合一”论,而不是所谓的“天人相分”。其“明于天人之分”强调的是天、人各有其职分,人应遵守其本分;“制天命而用之”的主张亦并非忽视甚至罔顾自然规律,一味片面地强调改造自然,而是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裁取自然界中可以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或规律为人类服务。同时,荀子还继承了儒家之“时禁”等生态保护的思想,提出了诸如“应时”等不“失万物之情”的“天人合一”的原则,极力主张保护和有节制性地利用自然资源,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着现代法理学的部门法理论原则,以《唐律疏议》和《大清律例》为例,对中国古代律典的性质和编纂体例进行了详细论证分析。指出问题的关键是古今对“刑法”、“犯罪”、“刑罚”三概念的理解截然不同,所谓“古代律典只是刑法典,其编纂体例是诸法分立、民刑有分”的观点是错误的。传统看法把“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作为律典的编纂体例是有其客观依据的,简单抛弃这一说法只会导致认识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7.
石器是作为人类使用的工具形态存在的,更多地包含了文化的涵义。石器设计对于现代设计思维是一次全方位的启蒙,已经考虑到人与工具、工具与材料的关系。石器文化反映了原始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石器的造型、装饰手段,无不体现出原始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精神以及人与自然达成的初步和解。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相关法律均未对婚约财产作出明确的规定,婚约财产流转的性质在法学界一直存在争议。纵观婚约财产在我国的演变发展史,结合缔结婚约当事人的主观心理因素和有关法律规定,婚约财产的流转在不同情况下分别具有借婚姻索取财物和目的性赠与两种性质,其中赠与的目的不仅是要"登记结婚"而且要"共同生活"1年以上。  相似文献   

9.
民以食为天。这是我们中国人奉若神明的信条。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将吃字放在第一位。且亘古不移。直至今天,许多人见面打招呼的第一句话仍然是您吃了吗?人类吃食物既是为了延续生命,也是为了获取能量再生产食物、创造财富,一代一代,生生不息。为了吃好。人类的生产分工中就分蘖出专门为吃而劳作的产业.随着物质的丰厚和文化的沉淀,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运输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交通运输的发展历史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相始末,同样经历了四个阶段:1.原始运输阶段。进入文明时期之前,人类以其本身作为运输工具,即肩扛、人背以及头顶作为运输方式,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方知训养牲畜即牛、马、骆驼以及大象等动物驮运式拉拽重物以减轻人类本身的负担。2.手工运输阶段。随着社会发展进入到手工业时期,运输也同时进入到手工运输阶段。在道路运输方向,马鞍牛轭器具的发明能充分利用动物的力量以增进运输的效能,  相似文献   

11.
舒柏特首先是个单纯、朴实的人,然后才是天才的作曲家。“波西米亚”式的生活本来就赋予自由艺术家以纯朴的感情来面对现实的生活。舒柏特不是一个极端的叛逆者,他的音乐比贝多芬更具有人性,也更具有人类内心的悲哀与希望。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简要考察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确立过程以及哥白尼日心说、达尔进化论对它的反叛和冲击。同时,章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继哥白尼、达尔之后真正的第三次哥白尼式革命,是最深刻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视角,因为它把人类及其意识现象看成是自然进化的产物,它所理解的实践也是作为“类活动”(宇宙现象)而被考察的。因此,马克思主义虽然以实践为基础来考察人,但它是从宇宙普遍进化出发而不是从人本身出发来看人。这种非人类中心主义视角在今天具有特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第四世界     
第四世界作为本提出的新概念,主要指谓:继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客观知识世界之后,20世纪,借助电脑网络、电子通讯、虚拟技术及人类丰富的想像力将光、电、色、能、数字与信息集于一体,将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化、日常生活缩合为一,构建的一个美妙神奇的新天地。它是对塞博空间、虚拟现实、网络世界和信息社会等“新实体”的综合。它反映了自然和人进化的合力。它将宇宙推到一个新层次,展现了新世界的特征、趋势和价值。它代表着人类认知的组成规律,凸现出人类能动的构建能力。  相似文献   

14.
明确汽车的定义是研究汽车发展史的前提。按照本文所下汽车的定义,16世纪的风帆车是现代汽车的开山鼻祖。1886年是现代活塞式内燃机汽车的开端。 汽车发展史将无限延续于人类社会。内燃机作为汽车动力仍旧如日冲天,生命力强大,但多种动力型式并存的局面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15.
跆拳道进攻技术的“决”、“狠”、“准”、“变”是主要的要素。进攻技术只有围绕这四方面进行训练,才能使训练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切合比赛实际,真正提高跆拳道运动员的进攻能力。  相似文献   

16.
感性美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衍生出美的概念,美的概念是以研究人类审美经验为中心和出发点来研究美和审美艺术的科学观点,是研究人与现实世界(客体、人、事、物)的审美及其活动的.本文从人们感性“美”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和讨论,重点对美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安全生产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障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没有安全就不能保障施工安全:没有安全,就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安全第一”是人类通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总结无数次血的教训得出的。所谓“预防为主”就是要把施工安全生产的重点放在预防事故上。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居安思危“安全第一”讲的是认识.“预防为主”讲的是方法.只有先解决认识问题.把安全位置摆正了.才能脚踏实地的做好事故预防:反过来,只有脚踏实地预防事故,才能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18.
香港是一个跑满奔驰宝马的地方,但是让所有香港人都认同的,却是有轨电车。的确,比起中银大厦等著名的高楼和景点,香港有轨电车的名气要小得多,普通旅游者也很少知道。但有轨电车却是真正的“香港之车”,因为它一直伴随着香港从幼年走向壮年,可以说就是香港发展史的一个缩影,更不必说它还是世界上唯一还在运营的双层有轨电车。  相似文献   

19.
人类认识的最显著标志之一,在于它是人们借助于语言符号系统而进行的对客体的观念掌握。语言符号系统是主体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的形式系统,是主体能动地以观念的方式掌握和再现客体的工具系统。在观念的或理论的领域内,作为主体的人必须凭借思维中介来  相似文献   

20.
从解析门的功能入手,通过理论分析论述了单位大门的美学特征有向主观合目的性转化的可能性,通过实证分析提出当前单位大门设计中存在“功能解构”和“空间化”两种倾向,并证实大门美学特征向主观合目的性转化的可能性与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