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六月上旬,广州造船厂为法国建造的仿古木帆船“华-埃尔夫”号,已交付法国青年航海家使用,扬帆出航,开始二万多海里的远征探险活动。这艘仿古木帆船的船东是法国国营埃尔夫·阿奎坦石油公司“庄逊79”航海协会。由九名青年船员组成航海探险队。其中法国籍六名、意大利籍两名、香港一名。船长为法国青年尼尔·律元。他今年24岁。  相似文献   

2.
周熊 《航海》1993,(6):13-14
1894年,克雷洛夫院士在圣被得堡创建了俄国第个船模试验池,并且在他的领导下成立了船舶研究所。为了纪忠这位杰出的数学家、波浪理论家以及他对造船事业的伟大贡献,俄国科学院把这个研究所命名为克雷洛夫船舶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地中海水,千年滔滔翻白浪,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伟大的航海家。马可·波罗、哥伦布、麦哲伦……都生长在地中海边,并由此扬帆启程,向东或者向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追溯历史,地中海从远古起就是航海家们劈风斩浪、纵横游弋的地方。金字塔旁的浮雕地中海南岸的埃及是航海古国之一,埃及古代艺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古代,曾有过很多航海家,但唯有郑和被后世所铭记,成为了中国古代航海的标志。而其他的航海家,都没有被历史所记住,这些伟大的名字连同中国的航海文明被传统文化、黄土文化、农耕文化所扼杀、所掩盖。为什么只有郑和永垂青史?大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这一年三保太监郑和整整60岁,距离他上一次带领船队下西洋已经过去了10年,而那个愿意倾全国之力资助他远航的皇帝明成祖朱棣也在7年前驾崩了。这7年间,郑和就一直闲居在南京,忍受着关于"下西洋劳民伤财"的指责。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现代化阵列中,有一艘舷号为“81”的军舰,它就是纪念中国明朝伟大航海家郑和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郑和”号远洋航海训练舰。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时期,我们深情缅怀600年前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的著名航海家——郑和,缅怀他为中国人民所创下的伟大壮举和历史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7.
浩瀚的大海,风啸浪吼,可是在呼唤一位伟大航海家的精魂? 五百年前,洪涛涌起,波浪接天。我们民族足以自豪的航海家郑和,率领着庞大的船队,正“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春华秋实,日月变迁。郑和和他的水手们所创造的无与伦比的伟绩,由于年代悠远,史载缺乏,为许多青年所不知。而他的形象,他的声音却永远闪现在苍茫的大海中。五百年  相似文献   

8.
曹刚 《中国水运》2005,(9):56-57
600年前,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从江苏太仓出发,出使西洋,在随后的28年里,他率领船队,以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和开放进取,海纳百川的胸怀完成了七下西洋的伟大创举,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9.
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访问中国后几十年,中国出现了一个伟大的航海家汪大渊。南游泉州汪大渊,字焕章,江西南昌人。生于公元1311年(元武宗至大四年),从小聪明颖异,父母很喜欢,望其长大成才,即取《论语》中的“焕乎其有文章”主义给他取字“焕章”。汪大渊果然不负父母之望,十几年勤奋攻读,博览群书,成为一个颇有文化学识的青年。他觉得“读万卷书,走万里路”有道理,遂学习司马迁为写《史记》而游历各地。  相似文献   

10.
1527年6月一个炎热的早晨,五艘西班牙舰只离开西班牙向西印度群岛驶去。此时正好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的35年。西班牙国王任命潘菲罗·纳瓦兹为这支探险队的统帅,命令他征服罗格里德和佛罗里达之间的土地,使其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舰只上的六百名士兵和纳瓦兹结局的故事便成为美洲探险史上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郑和”,他是中国伟大的航海家,他的丰功伟绩,代表中华文化对世界航海文明伟大的贡献,而受到世界各地的肯定与认同。所以,他也是“世界的郑和”。今年是明朝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全球各地都将举办一连串庆祝活动,以迎接这一光荣的世纪大庆典。我们重温郑和历史,回顾历代中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全国人民及全球炎黄子孙都在以各种方式深切缅怀他为祖国航海事业和睦邻友好外交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此次的纪念活动高度重视,提出了“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的主题要求,为纪念活动充实了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张迎 《游艇业》2009,(9):118-121
哥伦布生前在遗嘱中记下,热那亚是他一激情澎湃却至死壮志未酬的水手——的家乡。历史学家们几次将手点向别处,都阻拦不了热那亚以这伟大的航海家的名字命名一切。还有一位著名的囚徒,伟大的漫游善行吟者——马可波罗,那张回家的帆最终把他带来过这里,启航时他决没有想到梦幻的东方的下一战是热那亚。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郑和",他是中国伟大的航海家,他的丰功伟绩,代表中华文化对世界航海文明伟大的贡献,而受到世界各地的肯定与认同.所以,他也是"世界的郑和". 今年是明朝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全球各地都将举办一连串庆祝活动,以迎接这一光荣的世纪大庆典.我们重温郑和历史,回顾历代中华民族海洋历史的兴衰,的确也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5.
《世界海运》2005,28(1):22
中国正在逐步形成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热潮,郑和是中国明代的伟大航海家,他率领庞大船队先后7次远渡重洋。遍访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中国成立了纪念活动筹备领导小组,由交通部部长张春贤任组长。  相似文献   

16.
胡善寿  古山梅 《航海》1993,(5):40-41
明水乐年间,我国伟大的远洋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每次下西洋,他那浩浩荡荡的船队,都是从江苏刘家港(今太仓浏河)来到福建,驻泊在长乐县吴航候风,然后从五虎门扬帆出国。  相似文献   

17.
封三介绍     
郑和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和伟大的航海家。他曾连续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远航太平洋、印度洋和阿拉伯海,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同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了友好关系,沟通了中外经济文化交往,带来了明代经济贸易上的繁荣。五百八十  相似文献   

18.
郑和与上海     
今年七月十八日是我国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最后一次归来550周年纪念日。国家有关部门已决定在上海筹建郑和纪念馆,以迎接后年7月11日郑和首下西洋580周年纪念日的到来。郑和并非上海人,童年时代在家乡云南昆阳度过,青少年时代在北京生活,  相似文献   

19.
正伟大的瞬间将永远被铭记。当我们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回望40年前改革开放出发的时刻——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那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短短一瞬,但在共和国的历史上,这却是气势恢宏、彪炳千古的瞬间,在这短短的120小时,决定中国命运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一个令中国天翻地覆的崭新词汇——"改革开放"跃入国人视野,一个伟大的时代就此拉开帷幕。这是一次事关国家命运的伟大转折,这是一部承载民族梦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我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全国各地都在以不同方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这位航海先驱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和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