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灾害天气对交通安全有重要影响。通过分析灾害天气下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需求,对灾害天气下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及实现途径进行分析,建立高速公路灾害天气交通管理系统框架和工作流程。灾害天气交通管理系统的建立将有效减少灾害天气下交通事故的数量和减轻事故的严重程度,提高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2.
2008年新年伊始,一场50年不遇的冰雪灾害袭击了我国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此次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带来的灾难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由于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对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冰雪灾害”从而成为2008年初波及范围最大、点击率最高的新闻“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2008年1月10日开始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在20多天里,产生了难以预料的影响.大范围的雨雪、冰冻和强降温天气对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电力传输、农业及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和损失,欢乐喜庆的春节被蒙上了一些阴影.  相似文献   

4.
读者互动     
最近几个月全国大部分地区都遭遇了天气异常的状况,北方特别冷,而南方更是遇到了多年罕见的冻雨灾害。  相似文献   

5.
为了量化大型桥梁灾害天气下的运营风险,提出了1种风险分析模型。抽样调查数据经统计分析后得出:(1)灾害天气包括,冰、雾、雪、冰雹、暴雨、风;(2)交通拥堵作为风险评判指标;(3)大桥运营风险影响因素包括,灾害天气的种类、等级、持续时间、空间连续性、以及节假日、时段、车型比例等。在此基础上,应用调查数据建立了模糊层次分析模型(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uzzy-AHP)。该方法可以在客观数据缺失的情况下得出大桥运营风险结果和风险发生的概率,为大桥管理者制定合适的应急预案提供依据。最后利用苏通大桥运营情况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林忠玲  王荣华  马森  孙淑娅 《公路》2022,67(1):272-279
交通灾害雨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风险源,会引起道路交通系统中人-车-路-环境等因素的不良变化,导致行车风险增大,事故率上升.系统梳理了境内外交通灾害雨天气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致因、评估方法和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成果,从交通安全风险致因理论层面对交通灾害雨形成机制及表征方法等进行了分析.发现现有研究存在仅采用降雨强度等宏观特...  相似文献   

7.
必须坚持预有准备一是应急预案要完善。针对雨雪冰冻灾害的特点,结合救灾运输保障需要,制订雨雪冰冻天气远程救灾运输保障预案,并根据预案成立救灾运输保障协调组,提高救灾运输保障反应速度。二是技术准备要到位。以二、三级士官为基础,挑选心理素质良好、驾驶技术过硬的驾驶员执行救灾任务,并让驾驶员做到“四掌握”,即:  相似文献   

8.
为了系统认识冰冻极端天气条件下山岭公路岩质边坡稳定性问题,结合泰顺县山区公路岩质边坡冻融滑塌的实际案例,对冰冻极端天气条件下山岭公路岩质边坡的破坏机理及其灾害处置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冻胀与融解作用是岩质边坡破坏的主要机理;地形条件和地质构造是山区公路岩质边坡冻融滑塌的先决条件;边坡陡峻是岩质边坡冻融滑塌的重要因素;公路开挖爆破是岩质边坡冻融滑塌的人为因素;降雨是山区公路岩质边坡冻融滑塌的触发因素.采用减震爆破施工方法,可以极大地减小爆破对边坡岩体的破坏,降低冻融滑塌的可能性.采用刷坡、遮挡工程、拦截工程等,可以有效地防治冻融滑塌.  相似文献   

9.
李永勤  王鹏  李琛  尉学勇  闫肖楠 《公路工程》2024,(1):112-117+130
由于近年来极端天气影响,黄土地区传统路基工程设计理念和防护结构已经不起极端天气的检验。以“2021年10月山西省极端暴雨天气”诱发黄土地区公路地质灾害为例,对临汾地区G209线(南北向)和G341线(东西向)走廊带沿线地质灾害类型进行统计,重点分析了极端天气下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致灾机理,探析了极端天气、地形地貌及地层结构等因素对黄土地区公路走廊带地质灾害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黄土沟壑区灾害多样,黄土残塬及梁峁区灾害种类单一,主要以路基塌陷为主;受降水量不同影响,南北向G209线较东西向G341线沿线灾害更为发育,灾害密度分别为0.6、0.4处/km;灾害发育密度显现出从沟壑坡脚—黄土梁峁—黄土残塬依次减少的空间分布特征,G209线崩塌灾害多发,G341线路基塌陷发育,并且灾害规模大,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极端强降雨为本次地质灾害的致灾因子。此外,针对临汾黄土地区灾害发育特征和影响因素,提出了今后公路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0.
每周新闻     
1000万辆尚须加油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不仅造成农民工回家过年的困难,更为严峻的是,由于雨雪冰冻灾害性的天气造成了"煤电油运"形势十分严峻。到1月28日止,全国已有4099万KW发电机组因缺煤被迫关停,有17个省拉闸限电。这种恶劣的雨雪气候已使国内100多万平方公里的1亿人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月上旬,三湘大地雪花扬起。五十年一遇的冰冻灾害在持续了10余天后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愈演愈烈。恶劣的天气使湖南交通陷入“半瘫痪”状态。京珠高速公路湖南段成为重灾区,交通被切断,数以万计的车辆和司乘人员被困。  相似文献   

12.
《汽车研究与开发》2008,(3):126-128
按照往常的规律,汽车生产厂家在年底一般都会压经销商大量购进库存车进行促销,所以持续多年的情况都是12月份的销量比第二年1月份要高。但2008年1月份全国轿车的销量却超过了2007年12月份,达到64万辆,同时再次改写了月销量的最高记录。随着国内汽车生产厂家营销水平不断的提高,大部分经销商已经不用在年底消化库存了。虽然在今年1月份全国遭受严重暴雪灾害天气的影响下,很多  相似文献   

13.
饶达 《轿车情报》2008,(3):58-59
1月份乘用车市场点评 已经有多年12月份的销量比1月份高,随着国内汽车生产厂家营销水平不断的提高,年底压经销商吃进库存的情况已大大的减少,大部分经销商不用在年初消化库存了,才出现了今年1月份的销量超过了去年12月份的情况,同时再次改写了乘用车月销量新的最高记录。这还是在今年1月份遭受严重灾害天气的情。况下创造的纪录。  相似文献   

14.
舒宗东 《汽车运用》2012,(12):37-38
气候因素对行车安全的影响(1)降雪天气。遇降雪天气时,常因天气寒冷出现冰冻现象,路面结冰,坚硬湿滑,车辆行驶时车轮与路面间的摩擦系数偏低,附着力减小,车辆制动性能降低。即使在平路上起步,也容易发生车轮打滑,起步困难;上坡路段起步时,还会使车辆后溜,甚至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行驶中如遇转弯或紧急情况采取制动措施时,车辆容易发生侧滑、跑偏或甩尾现象,甚至直接  相似文献   

15.
冰冻灾害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造成了极不利的影响,为了对冰冻灾害后沥青路面进行评估,以便采取有效的养护维修措施,该文以湖南省潭邵高速公路为依托,通过室内试验以及现场FWD试验研究冰冻灾害对潭邵高速公路力学性能的影响,为高速公路的灾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新年伊始,一场50年不遇的冰雪灾害袭击了我国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此次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带来的灾难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由于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对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冰雪灾害"从而成为2008年初波及范围最大、点击率最高的新闻"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详细论述了冰雪天气可能产生的各种危害。从灾害天气对道路运输安全影响的角度出发,运用汽车运输工程学中的相关知识,从根本上分析了冰雪灾害对道路运输安全构成危害的机理,提出了道路运输应对冰雪灾害的解决措施,包括构建一种冰雪灾害路面打滑分类模型,以此来判断冰雪灾害的程度和基于气象条件的交通安全管理系统,包括信息采集系统、指挥控制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和快速响应系统等4个子系统。提出了各种必要的工程防护措施,为冰雪防灾纳入公路规划和设计当中,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公路冰雪清除服务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方朝林 《驾驶园》2009,(4):96-96
2月26日清晨开始,郧西境内普降大雪,气温骤降。为了消除浓雾、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对交通安全的威胁,郧西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采取“六项工作举措”.全力应对恶劣天气。  相似文献   

19.
罗华宝 《驾驶园》2008,(3):56-58
1月12日以来,湖北省荆门市遭遇50年未遇的持续低温降雪恶劣天气.道路连续半个多月被厚厚的冰雪覆盖,气温持续在零度以下,最低气温达零下6度.灾害天气,使道路险情日寸时发生.此时又正值春运,随时可能发生的道路断行和旅客滞留,给交通安全带来了巨大压力.面对冰雪灾害的严峻局面,荆门交警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多策并举,以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在抢险抗灾期间,支队共出动警力3500余人次,警车600余台次,疏堵清障排险313次,救助受困群众2800余人,支队全体民警连续奋战近20天无一人离岗休息.为安全畅通提供了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恶劣天气事件下出现的道路交通运输新问题,有必要分析恶劣天气事件对道路交通系统的影响.文中界定了恶劣天气事件范围,分别综述了国内外恶劣天气事件对道路交通系统的3个基本构成要素影响的研究成果.指出未来该主题下需继续深入探索的几个理论性和应用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