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2.
城市公交站点间距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交站点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城市公交站点布局.对满足公交车辆停靠和乘客出行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乘客出行时间最小的平均站距优化模型为基础,引入出行者车内、车外时间价值两个参数,建立以出行者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最优站距模型。然后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根据宝安区道路及公交站点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不同等级道路上的公交站点最优站距.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宝安区公交站点优化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北京市两个不同类型的典型公交站点为例,研究了公交站点处自行车对公交车的干扰行为,并建立了不同因素影响下自行车对公交车的干扰行为模型,进而对其进行验证.最后,提出了几点减少公交站点处自行车对公交车干扰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吸引范围是保证轨道客流来源的重要基础,也是轨道客流客观预测及交通设施衔接合理规划的前提。从出行费用、时间及个人收入特征等要素的分析入手,基于广义出行费用一致性原则建立轨道交通站点客流的吸引范围模型,该模型考虑路网的实际结构。最后,将该模型运用到即将开通运营的南宁轨道1号线中,计算金湖广场站的客流吸引范围。  相似文献   

5.
基于Voronoi图,以公交系统和公交乘客总出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了一种公交站点的选址模型。首先,分析了公交线路及站点对总出行成本的影响,并对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建立了公交乘客出行成本的度量函数;然后,利用Voronoi图对备选站点进行分组,并以此构建选址模型,筛选出满足条件的备选站点作为确定的公交站点;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图论和数学分析相结合的公交站点选址模型,综合考察了各影响因素对公交选址的影响,简化并方便了公交站点的选址过程。  相似文献   

6.
BRT(快速公交)是一种现代化、高等级、低费用、大容量的城市公交新模式,为了更好地建设BRT,对BRT站点的布设原则、形式及位置进行分析,为我国的BRT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目标的城市公交站点布设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车辆配置限制的站距模型,重点研究城市公交站距和站点布局的方法,同时结合模型模拟路网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原理简单易行。与实际结合比较紧密,对我国城市公交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交车队运营规模的规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公交运营规模,包括车型和车队、发车间距等的规划分析.在对运营者费用、用户费用二者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考虑了乘客需求分布的时变特征,对车队运营的费用最优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通过算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解决接驳共享单车供需不平衡问题,以共享单车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类型公共交通站点接驳单车使用特征,提出基于数据的共享单车特征提取方法。首先,采集共享单车使用数据,对其进行起终点解码,并根据解码后的经纬度与周边用地类型将公共交通站点分为5种典型站点类型;其次,提出以接驳活跃度、接驳距离以及用户使用忠诚度作为共享单车出行特征指标;最后,以北京朝阳区的单车数据为例,分析共享单车出行特征指标。结果显示,共享单车作为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出行接驳工具,居住类站点接驳共享单车使用高峰为6:30—9:30,其他类站点为7:30—9:30。共享单车接驳距离一般在2 km以内,但办公类站点接驳距离可达到3 km,且该站点的用户使用忠诚度最高。  相似文献   

10.
定制公交合乘站点选址是其运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合理的站点选址方法是定制公交系统成功运营的重要保证.目前定制公交合乘站点的选址大多仅凭经验确定,存在主观性.因此,提出一种定制公交合乘站点两步优化选址方法.对定制公交出行需求数据进行乘客步行等时圈分析,初步确定各个需求响应点归属的合乘站点及合乘站点的备选区域,采用基于乘客人数的重心法精确优化合乘站点布局位置,根据合乘站点间的车行时间及其服务的乘客人数,剔除空间较偏、人数较少的合乘站点,得到最优的合乘站点选址位置.通过模拟若干个需求响应点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定制公交合乘站点的选址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运组织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生产的基层生产单位,对外承担大量乘客售检票、乘降、换乘等客运作业。车站客运组织的效果影响着正常运营情况下乘客群体的舒适和安全,以及紧急情况下客流的迅速疏散。为全面反映车站客运组织水平,提出客运组织评价指标概念及其理论计算方法,以期为车站客运组织评价进一步计算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从而为改善轨道交通车站客运组织方案和优化布局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站间距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受站间距影响的城市轨道交通相关指标分析,学习并借鉴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站间距优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及研究方法,以实际数据作为基础,首先对客流分布和乘客出行时间这两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认为城市轨道客流随着乘坐距离的变化存在着一个先增后减的函数变化;根据对客流分布以及乘客出行时间的分析,将乘客出行时间成本转化成经济效益指标,将票价收入标准与客流分布进行结合得到地铁票价收入的经济效益;之后结合乘客出行时间的经济效益和票价收入的经济效益按照总收益最大化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站间距优化模型,并实施优化计算,碍到理论上的最优站间距.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吸引范围重叠区域划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吸引范围划分方法大多未考虑相邻车站间的重叠区域,导致车站客流预测值偏大。为了提高车站客流预测的准确性,考虑中间站、首末站、换乘站,针对不同相邻车站类型提出客流分配量计算公式。基于此构建轨道交通车站客流吸引范围重叠区域划分模型,并采用日本东京都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相关数据标定模型参数。最后,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安亭站及相邻的兆丰路站和汽车城站为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显示精确度为78.6%。指出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在于上海市与东京都的差异以及交通小区数量过少。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担率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倩 《交通标准化》2009,(21):52-54
在居民出行效用最大化目标函数的基础上,引入时间价值概念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及常规交通客流分担率的非集计预测模型,并通过算例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标定,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担率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运营优化时,需要对客流进行分析,其中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吸引范围属于关键性问题。考虑到不同用地性质的轨道交通站点承担的交通功能不同,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站点进行分类,建立基于聚集效应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吸引范围模型,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得到轨道交通站点对常规公交客流的合理和最大吸引时间,从而确定不同类型站点的客流吸引范围。  相似文献   

16.
城市公交调度中满载率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城市公交调度中满载率的取值问题,运用对比分析和统计学方法,通过对公交车辆额定乘载人数进行修正,建立新的满载率计算模型,从而实现对公交线路车辆满载率理论定义的修正。并通过对公交运营实际数据的处理,得到公交线路实际运营过程中的最小、最大及推荐满载率计算值。研究结果对公交调度的满载率取值问题及公交服务评价的满载率指标确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如何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在带动新区发展,拉开城市布局,整合城市空间以及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等方面的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在借鉴日本、德国等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厦门轨道交通一号线交通一体化衔接规划项目实例,对与轨道站点衔接的交通一体化从目标、技术线路、交通衔接对策和交通衔接方式预测等方面提出了比较完整方法体系,为正在建设或准备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客运服务质量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评价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质量的重要方法是进行乘客满意度测评。借鉴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模型,构建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满意度测评模型,从服务质量、服务设施、服务安全、服务环境等4个方面确立了指标体系,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估计。通过对某城市地铁的调查,测得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的整体满意度,并深入分析了每一指标的影响力。最后实例验证了所建立的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为缓解公交站场建设资金短缺、提高公交站场土地集约化利用,许多城市积极探索公交站场上盖物业综合开发j为合理确定上盖物业综合开发后的公交站场公交功能规模要求,确保上盖物业综合开发不影响公交站场应有的公交功能,首先阐述公交功能评估的必要性,然后提出公交站场背景客流需求规模和诱增客流需求规模的确定方法,从公交站场适应性、公交站场交通运营组织、周边路网承载力三个方面提出公交站场上盖物业开发公交功能评估方法。并提出相关建议,结合案例分析为公交站场上盖物业综合开发如何确保公交站场的公交功能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对规划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进行研究,重点分析几个影响换乘站综合换乘效率的问题:人流导向系统的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衔接换乘;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的合理接驳,总结如何合理有效地完善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设置,这对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大量、快速、公交化的优势,缓解和改善城市的交通压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