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电容储能点火系统的基础上,利用火花能量转换原理和能量叠加原理,提出了一种有别于传统发动机点火系的"稀燃快燃点火系"。简要介绍和分析了该点火系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对其进行了设计研究,通过试验验证了稀燃快燃点火系比传统点火系具有的优越性。结果表明:该点火系统能够提高点火线圈的次级电压,增加火花持续时间,有效提高点火能量的利用率,改善发动机点火性能。该点火系在进行适当匹配后不仅适用于现代高速、稀燃、高压缩比发动机,而且也适用于传统点燃式发动机。  相似文献   

2.
氢动力汽车     
《经济导报》2006,(1):64-69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氢作为一种燃料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正如你能够从氢燃烧获职能量那样.生产氢也需要耗费同样的能量。这似乎不是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命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光学单缸机和高速摄影,结合点火系统的放电特性,研究了放电电弧的形成和发展受进气流场和点火能量的影响以及高能点火对稀薄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点火系统放电持续时间约2.6 ms,初始功率约30 W,且功率随时间迅速衰减,点火能量仅40 mJ.相比常规点火,高能点火系统通过大电流和长时间的设计,16 V供电下放电持续4.3 ms,初始功率达120 W,点火能量达254mJ.在144 mJ点火能量下,随着进气压力从35 kPa逐渐增至101 kPa,电弧被吹断的概率从14%增至73%.在66 kPa进气压力下,随着点火能量从144 mJ增加到254 mJ,电弧被吹断的概率从39%降至5%.提高点火能量可以提高燃烧稳定性,缩短燃烧持续期,稀燃极限过量空气系数从1.7增加到1.82.  相似文献   

4.
增压器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能量来推动涡轮转动.涡轮带动叶轮高速运转,以增加发动机进气压力的发动机附件。增压器通过有效利用发动机排出废气的能量.增加了发动机的进气压力.使得同等条件下(不改变发动机的缸径及行程等),发动机的进气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提高了发动机的比功率.尤其是极大地改善了发动机的排放性能(工作原理见图1)。  相似文献   

5.
通过多方面的改进,可以使汽油机稳定工作时的空气过量系数λ达到1.6。试验中,选用一台560mL的单缸汽油机作为试验样机。采用传感器,离子探测器和辐射探测器,测取汽油的燃烧曲线及各个位置处的火焰传播情况,并依此计算出它的能量转换曲线。同时,还进行了燃用甲醇M100的试验。由于火焰层传播速度提高,进而着火极限范围扩大,所以在λ值很大时,仍能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6.
高强 《摩托车技术》2004,(12):25-27
1 稀薄燃烧技术的理论分析 稀薄燃烧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首先在美国被提出的一项关于发动机燃烧技术的理论。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提高燃油发动机的空燃比(尽量增加空气的比例),使空气与燃油充分混合,最终使燃烧充分,达到能量充分转化的目的。这种思想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也是可行的。从能量守恒定律来看,燃油本身的能量通过燃烧转换成热能,热能通过推动发动机的活塞运动,再转化成动能,其间除了少量合理的物理摩擦损耗和尾气排放的热能损耗,其余的能量应该是可以充分转化的。  相似文献   

7.
周宏湖 《轿车情报》2005,(12):107-113
汽车自发明以来.基本上都是以内燃机为动力.其驱动原理变化甚微。与此相反.燃料电池车没有内燃机,它靠燃料电池电堆供电给驱动车辆的电动机.而燃料电池则从氢气中获得能量。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研究了纯电动汽车的能量流通路径和驱动系统结构形式。通过调查分析,总结了不同结构形式的优缺点及应用车型。重点研究了纯电动汽车的功率流控制原理,包括充电原理、电动机驱动原理及能量回收原理,为学习纯电动汽车功率流控制原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采用变频技术的汽车传动系统试验台系统结构和原理,阐述了变频器在汽车传动系统总成部件测试中的运用。通过变频器的组合使用,使驱动电机和负载电机实现电闭环。以自动变速器测试为实例.试验台能按照测试要求加载,并且能够进行能量反馈和再利用。  相似文献   

10.
高低压EGR对增压天然气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台架试验对一台增压天然气发动机分别采用高压废气再循环(EGR)和高低压废气再循环系统时发动机的燃烧与排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发动机的能量平衡进行了定量分析,探究不同EGR引入系统对天然气发动机经济性的影响.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表明:与高压EGR相比,发动机采用高低压EGR系统时,火焰发展期和快速燃烧期缩短,燃烧相位提前,缸内最高燃烧压力和最大瞬时放热率增加;HC和CO排放降低,NO x排放增加;燃气消耗率下降4.5% ~9.3%.发动机能量平衡分析结果表明:发动机采用高低压EGR系统时摩擦损失增加,泵气损失、传热损失和排气能量损失减少,其中,排气能量损失的减少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1.
汽车用高能点火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汽油机点火用高能点火的定义、结构及工作原理、对传统点火和高能点火的能量分配进行了分析对比,介绍了增加点火能量的方法能主点火能量与节能的关系,指出增加点火能量可节省燃油和减少排放污染。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火焰象、阴影象同步双成象技术原理及首次用于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和微粒变化历程研究的若干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氢发动机燃烧压力信号包含了丰富的燃烧信息,基于压力信号可以应用小波变换法提取异常燃烧信息。鉴于小波包分解继承了小波变换所有的时频局部化优点,并且可以有效地提取微弱燃烧信息,从而能够为信号提供更精细的分析方法。对氢发动机正常燃烧和异常燃烧压力信号进行了小波包分解,提取出小波包能量。通过构造小波包能量特征向量,对氢发动机异常燃烧进行了有效诊断,为消除氢发动机的异常燃烧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火花助燃HCCI燃烧最小点火能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包括进气温度、进气压力、混合气浓度、EGR率等影响因素的火花点燃过程最小点火能量的计算模型,研究了均质压燃的控制参数(进气温度、压缩比、EGR率)对最小点火能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使混合气实现压缩自燃的手段,同样也降低了最小点火能量;在火花助燃HCCI过程中,存在产生火花点燃过程的条件;提高点火能量可以降低对进气加热温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根据稀燃快燃对点燃式发动机点火系统的要求,研发了一种新的多电容放电能量叠加点火系统。该系统既保留了传统电容放电点火系统的优点,又克服了其放电时间短、单次点火能量小的缺点。这里对其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及其充、放电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了工程计算软件进行了分析和测试,探讨了电路参数对其充、放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稀燃快燃能量叠加点火系能够大幅度提高火花塞单次放电点火能量.有效延长放电火花在高电压区的维持时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稀燃快燃点火方式。  相似文献   

16.
高强 《摩托车技术》2005,(12):34-35
在国际著名投资公司IDG的资金支持下,稀薄燃烧摩托车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依靠自身的技术力量,自主研发出又一摩托车高科技产品——稀薄燃烧高能数字点火系统。稀薄燃烧高能数字点火系统有2方面的含义:一是高能点火,二是数字点火。高能点火,顾名思义就是发动机点火的能量更高,其主要优点:1)点火能量提高,有利于改善摩托车的起动性和怠速稳定性,特别是改善了摩托车的低温冷起动性能,可在-20℃环境下“一触即发”。这对于寒冷地区使用的摩托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点火能量提高,有利于可燃混合气体充分燃烧,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节省了燃油,降低了排放。3)点火能量提高,发动机能适应较为稀薄的油气混合状态,这对于高  相似文献   

17.
李晶晶 《时代汽车》2007,(10):102-103
燃烧是能量的转化,动力的源泉。燃烧技术的关键在于控制,以产生持续的、最优的、经济的和洁;争的动力和扭矩。斯堪尼亚独创的单缸模块化燃烧概念是其模块化思想创造的传奇经典。[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1.引言 有人提出设计开发一种新型的柴油压缩点燃式燃烧方式.并命名为“预混稀薄柴油燃烧”.简称PREDIC。起先通过控制喷油正时.在发动机部分负荷时,NOx(氮氧化物)明显减少。然而,由于受爆震的限制.发动机大负荷运转时,其过量空气系数必须大于2.1.这样我们又提出了柴油机复合燃烧方式.它是利用在预混稀薄燃烧的扩散过程中.再次喷油燃烧.使发动机可以在大负荷下运行,并使NOx(氮氧化物)和烟度排放不到传统燃烧方式的一半.使排放污染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19.
内燃机燃烧的光学测试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用于内燃机燃烧研究的几种光学测试方法的原理和特点,这些方法包括双色法、全息法、吸收光谱法、激光诱导荧光法、喇曼散射光谱法和相干反斯托克斯光谱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叙述了增加柴油机活塞行程改善柴油机性能的原理,并列举了几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