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采用双束泥泵装置先进技术,成功地解决了绞吸式挖泥船施工 不能很好地适应短排距施工这一技术难题,有效地提高了挖泥生产率。  相似文献   

2.
天津地区某疏浚工程采用大型绞吸船施工,最远吹距达17 km。针对单艘非自航大型绞吸挖泥船无法满足工程长吹距施工的问题,研究大型绞吸船串联施工技术。通过去除自有闲置绞吸船桥架、钢桩定位等系统,并增设锚缆定位等辅助设备的方式,针对串联施工对大型绞吸船进行适应性改造;通过对串联施工多种工况的理论计算,确定两船的最佳施工间距范围,提升大型绞吸船串联系统的生产率和稳定性,保障工程按期完成。结果表明:大型绞吸船串联施工设备改造方案及施工工艺满足工程长吹距施工要求,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船舶停滞,提升生产率约24%,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张亚楠  刘昊  文栋 《水运工程》2014,(7):154-158
通过对耙吸船施工周期的研究以及施工参数的分析,确定最佳装舱时间,从而提高耙吸船生产率,降低施工成本。耙吸船最佳装舱时间的确定,使黄骅港综合港区20万吨级航道耙吸船施工生产率进一步提高,节约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4.
针对耙吸船在浚挖水深较小、疏浚量较大、运距较远的航道作业时常常要浪费大量时间候潮的问题,开发基于MATLAB的耙吸船减载或候潮施工方案优化软件。该软件根据施工海域潮汐情况,预测耙吸船在候潮施工和减载施工2种工况下的生产率,从中选择更为高效的施工方案。同时,该软件可以精准计算挖泥时间,为施工人员提供更为合理的参考,在保障耙吸船安全施工的同时提高船舶施工效率。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马来西亚槟城吹填造地工程中,使施工周期缩短10%,生产率提高7%。  相似文献   

5.
曹妃甸钢铁产业区造地工程吹距可达12 km或更长.针对长吹距滨海型绞吸船采用原φ800 mm管线施工必将出现的生产率降低、排压超过设备承压及封水泵排压的现实情况,提出变管径施工解决方案.指出变管径的原理是绞吸船输送系统匹配,能不能进行换管径施工、换多大的管径需考虑吹距、土质、主机转速、负荷、泥泵特性、临界流速、施工过程等多种物理条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换装φ900 mm管线后的生产率进行预测,并与仍采用φ800 mm施工的生产率、施工油耗等情况进行对比.现场施工情况证明:换装管线后排压有明显下降,生产率取得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挖泥船施工效率预估是保障工程效益的重要基础。针对绞吸船产量预测困难的问题,基于切削比能理论模型,建立绞吸船挖掘砂土生产率预测模型,确定挖掘砂土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标准贯入击数是影响砂土切削理论比能的关键因素。通过实际工程建立的砂土标准贯入击数与挖掘生产率数学模型,能够较好地对砂土挖掘生产率进行预测。研究成果对绞吸船挖掘砂土理论研究或现场施工具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剑锋  刘健 《水运管理》1999,(4):35-36,23
在水泥生产、流通,直至使用的整个环节中,其包装形式由散装取代传统的袋装是一项重大的技术革命,它能带来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如节约包装费用,保证水泥质量,减少流通中损耗;节约能源,保护森林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作业条件,提高生产率,促进施工建设现代化等...  相似文献   

8.
王晓萌 《水运工程》2020,(9):186-190
针对绞吸船短吹距施工效益问题,以江苏启东吕四港西港池疏浚工程为例,分别对绞吸船在短吹距情况下的单泵不加缩口以及双泵加缩口的施工工艺进行研究,通过理论计算使泥泵机提供的扬程与管线阻力相匹配,对比单泵与双泵施工的横移速度、流速、浓度等施工参数,比较单泵与双泵施工的生产率和生产效益。结果表明,"天吉"船双泵施工较单泵施工可提高利润约22.68万元/月,双泵施工的生产率较单泵施工提高约22%。  相似文献   

9.
刘昊  杨正军 《水运工程》2017,(2):182-185
滨州港3万吨级航道工程土质具有颗粒细、密实、极硬等特点,绞吸船施工该土质时,存在绞刀电机电流波动幅度大、正刀施工容易跑刀、横移锚容易走锚、生产率较低等问题。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对比分析绞吸船不同绞刀形式、调整挖掘进尺、优化施工关键参数、查找排泥管线额外阻力等方法,使绞吸船绞刀电机电流波动幅度下降,改善了正刀施工容易跑刀现象,横移锚不再走锚,生产率提高了约15%,节约施工成本的同时也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起重机的技术生产率和使用生产率的分析,提出了在起重机设计和实际使用中,可以采用的提高起重机生产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双速泥泵装置先进技术,成功地解决了绞吸式挖泥船施工作业长期存在的不能很好地适应短排距施工这一技术难题,有效地提高了挖泥生产率。  相似文献   

12.
砂性土输送生产率计算需要较为复杂的过程,其涉及泥泵特性、管路布设信息、驱动功率、天然土密度、沉降流速等数据,且往往其中部分量难以准确获取。为此,专门针对砂性土粒径对输送的影响进行研究,依据浆体管路输送原理,对疏浚施工水力式挖泥船砂性土输送生产率限制条件进行分析,得到简化的砂性土生产率计算方法,在已知某种砂性土粒径的情况下,可直接求出输送生产率,而不必经过泥泵特性曲线、管路曲线求取等复杂过程,该方法可为疏浚工程生产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昊  张亚楠  秦亮 《水运工程》2014,(6):154-157
为提高耙吸船施工生产率、降低施工成本,分析耙吸船施工数据,机具性能,进行土质采样试验,深入研究并优化耙吸船施工工艺。新的施工工艺实施后,天津港30万吨级航道耙吸船施工生产率提高了37%,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家对内河航道疏浚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严,同时施工企业也在追求高生产率,由此,定位桩液压抓斗挖泥船应运而生,并以其特有的优势在疏浚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耙吸挖泥船挖掘生产率影响因素复杂,根据耙吸挖泥船耙头挖掘过程中破土原理确定施工效果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考虑土质分级情况与挖泥船耙头水下环境等因素,建立一个耙吸挖泥船施工效率预测模型,结合实际施工经验设定合理的模型计算参数,为类似项目开展施工效率测算、船舶选择提供了一种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杨林生 《珠江水运》2022,(20):99-101
大型耙吸船在疏浚粉细砂时常遇到装舱效果差导致生产率低下的难题,通过“浚海1”在湛江港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工程Ⅰ标段疏浚粉细砂过程中降低泥泵转速的试验,采用现场观察、调查取证、数据获取和分析对比后发现,在相同施工参数条件下,待装舱土方量达到一定值后适当降低泥泵转速,可提高后期粉细砂装舱效率,改善粉细砂最佳装舱溢流效果,提高疏浚粉细砂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17.
杨琨  郭素明 《水运工程》2023,(1):175-179
盐城滨海港区疏浚工程工况复杂,土质分层不均,上层粉土具有粒径小、密实、坚硬的特点,船舶施工时出现正刀滚刀、绞刀功率波动明显;下层亚黏土土体密度大,14 km长排距输送易造成堵管;施工区内块石与障碍物较多,经常发生堵吸口、堵泵。对于新建出厂的“昊海龙”轮,通过更换绞刀分析不同绞刀防石方案适用性,寻找泥浆浓度、流速与施工效率的平衡点,对其船机性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挖掘密实粉土时,使用通用绞刀可以增加破土能力,减少绞刀功率波动幅度与频次;吸口加装钢板格栅可以有效减少堵吸口、堵泵;挖掘下层时,适当降低泥浆浓度可以达到生产率与输送效率平衡。  相似文献   

18.
针对耙吸船在俄罗斯布朗克工程中疏浚多石底质工况时,频繁出现块石堵泵、堵耙口等严重影响施工生产的难题,对耙吸船泥泵通道的通过能力及耙头格栅进行研究。采用泥泵相似性原理,从泥泵叶轮球面通道尺寸、叶轮切割对泥泵性能影响、叶片切割长度计算、叶轮切割操作等方面进行分析,调整泥泵叶轮通径以适应多石底质复杂工况。通过实施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多石底质下耙吸船小流道叶轮施工效率低的难题,单船过泵量平均提高44%,装舱生产率平均提高17%,周期生产率提高11. 5%。  相似文献   

19.
窦建强 《水运工程》2019,(6):212-214
伴随疏浚技术的快速发展,采用大型挖泥船直接开挖大体积风化岩已成为主要施工手段。以"电天牛"系列绞吸船为例,通过合理选用绞刀和绞刀齿、降低绞刀齿磨损、软化岩石等一系列措施,可有效提高船舶生产率、降低施工成本。与传统炸礁、清礁施工工艺相比,绞吸船开挖风化岩具有施工效率高、成本较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绞吸挖泥船的施工过程非常复杂,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针对绞吸挖泥船生产过程中疏浚产量受施工环境影响较多、稳定性不足、生产率不高的问题,以绞吸挖泥船传输管道中的泥浆为研究对象,分析挖泥施工的特性与影响因素,将疏浚工程历史大数据进行预处理,比较T-S模型和历史数据最近邻的两种不同的流量预测方案,采用偏差反馈控制器进行基于大数据的施工参数自主寻优。结果表明:由于数据进行了预处理,第2种流量预测方案准确率更高;按寻优参数进行反馈控制调节的流量比原始流量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