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新型多用途战斗机从研制开始就一直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可以说是国产航空装备中最为神秘而又最易引起争论的型号。中国航空工业建立55周年庆典表彰结束之后,在公开发行的多家军事刊物上陆续出现了国产新型多用途战斗机的照片和介绍文章。 根据公开发表的照片,新型多用途战斗机采用了腹部进气和近距耦合的鸭式气动布局设计,整体布局设计与欧洲的“台风”、法国的“阵风”、瑞典的JAS-S9和以色列的“狮”(LAVI)式战斗机属于同类。JAS-S9和“阵风”战斗机采用了机身两侧进气(“阵风”为两侧肋下进气),“台风”采用的是远距耦合鸭式气动布局,而中国新型多用途战斗机在整体结构和气动布局上与以色列的“狮”式战斗机最为接近。[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罗凯 《世界海运》2009,32(8):42-43
港口行业已逐步实现标准化经营,围绕货物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从而使得港口企业服务日趋同质化。要想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获得差异化优势,除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以外,对港口企业“软实力”的建设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值得注意的是,港口企业文化作为近几年“软实力”研究的热点,首次将人的因素和企业效率挂上了钩。而事实也说明,中国港口历经近60年的发展,粗放型、“经济人”式思路的经营理念已暴露出很多问题,强调团队合作、注重以人为本正成为我国港口企业管理新的风向标。本文旨在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探讨我国港口企业管理的新思维,以此为改善港口企业管理绩效提供另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3.
陈启斌 《游艇业》2010,(7):62-66
60尺游艇一直是商务游艇的主流,目前国外知名品牌吸引了大部分准备购买这个尺寸游艇的客户的目光。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人才和资金进入国产游艇市场,不少自主品牌的吸引力也正在增强——虽然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但“百度”不也说过“我们更了解中国”嘛!  相似文献   

4.
本本文介绍了为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海洋污染而制定的国际安全管理(ISM)规则的背景,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发展现状,以及ISM规则的有关内容。从新的角度来看,国际海运业越来越重视“人为因素”在船舶安全中的作用,国际海事组织(IMO)致力于“航行更安全和海洋更清洁”这个目标,要求航运公司和船舶经营者在这方面起更重要的“先锋作用”。本文分析了现有航海教学课程的特点,它把重点放在培养“技术知识和技能”上。但是,由于履行IS规则并由此引起生产模式的变化,强调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宏观的全面管理能力。因此,最后形成下列新的观点:中国航海教有在调整其教学计划并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即技术知识和技能+管理知识)的合格的毕业生。  相似文献   

5.
《集装箱化》1993,(12):28-28,4
“七五”、“八五”期间,中国港口建设着重解决北煤南运的装船港与接卸港吞吐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个问题将于1995年最终得到解决。最近,交通部提出了在今后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着重致力于建设一个完整的南北运输系统,其目标是建成一个完善的没有瓶颈制约的多式联运系统,  相似文献   

6.
当前,随着企业设备规模的日益增加,维修费用逐年增长,世界各国对设备维修管理都提出了新要求,日本设备维修协会制定了“设备可靠性维修管理系统”,向其全国企业推荐,这个系统的突出特点是强调基础性工作,文中仅对系统中的建立运行监测系统,重视部件故障分析及信息反馈,制定技术规范,强化人员培训等基础性工作进行分析综述。  相似文献   

7.
11月24日晚.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舜德楼报告厅内灯火通明。座无虚席。青岛港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应邀登上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联合会联合发起的“中国企业管理最佳实践讲坛”.发表《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精彩演讲,精辟解读了“中国式管理”的要义.在中国学术界最高殿堂赢得满堂喝彩。  相似文献   

8.
沈毅敏 《航海》2023,(1):6-11
“轮桨”是船桨的一种发展形式,它可以用人力或蒸汽机驱动。中国的脚踏明轮船源远流长,从晋朝到清末民初,约有1 500的历史。它的传动机构是中国古代机械文明史在船舶领域的体现,也为中国造船史研究增添了丰富内容。1958年,国内某些地方出现了“复活”脚踏明轮船的现象。这个过程似乎再现了历史,为我们研究脚踏明轮船的传动机构提供了线索。中国是发明“轮桨”的先驱,却被后来者居上。这个在中国造船史研究范畴的“李约瑟之问”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9.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中国充满了机遇和挑战。过去的一年,对我们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国家喜事不断,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成功申办奥运、成功举办APEC会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男足冲出了亚洲等等,这些都给我们国家提高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在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里,对我们企业来说,如何利用这个大好时机,发展壮大企业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题目。我认为,“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国家坚定不移的原则,对企业来说,发展战略就是企业的生命。 战略管理是关系企业长远发展的全局性管理。在激…  相似文献   

10.
《珠江水运》2011,(24):16-17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在“十一五”时期,全行业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我国的水运事业发展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在我们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非常不同,转变发展方式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仅“十二五”期间,“十二五”以后也要沿着这个方向一直走下去。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档案学会主办的《文件与档案工作者继续教育园地》网站已于今年5月开通,站名wdjj.cn以“文档继教”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合成。这个公益性网站的教育定位是“高层次、实用性、专业课程进修式”。网站开通后有些企事业单位档案部门集体报名学习,对这种便捷高效的现代知识充电形式表示欢迎。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远洋航务》:您认为香港航运、物流业的“蓝海”在哪里?刘建华:现在香港还难以马上跳出去,完全找到新的竞争空间。但是《孙子兵法》中有一句话是“以正和,以奇胜”。香港的“奇”就在于物流业的高层次管理能力,也是面向生产的服务业管理,这可以为国所用。从我们理工大学物流系的角度看,国内的物流教育都是关于“工程”的,而我们是物流“管理”。我们希望能把这个物流系做成亚洲物流管理人才的培训中心,这是我们独特的奇招,这样就可以面向国内,提高国内的物流管理水平,这对我们国家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含义、特点及对人力资源管理意义的阐述,对日美发达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特点的比较,进一步阐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结合中国国有企业、素有“中国第一厂”——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及现状加以分析,并以公司技术中心的人事管理为范例,根据自己这几年的工作体会,运用这一理论探讨我公司的人力资源之有效管理:“挖掘人力不遗余力,留住人才千方百计,用人之道以心留人”。  相似文献   

14.
“企业管理是一门永恒的学问”,年轻的天津欧亚国际码头公司不倦探索企业管理成长之道,持续激发智慧细胞,运用“四位一体”、“商业模式创新”等创新管理方式,并践行“节省式创新”理念,用特有的管理模式不断取得突破式发展,同步迎来了充满激情的2013年“质量效益年”。  相似文献   

15.
《游艇业》2012,(5):14-14
4月上海游艇展期间,我们团队策划了一期特别大专题(p62《中国游艇界八大“领航者”!》),采访拍摄中国游艇界八位“领航者”。在执行大专题过程中,毫无疑问我们会遇到许多不易,但想把这个大专题做完制好的愿望,犹如夜航中的灯塔,牵引着我们这个经历过大浪淘沙的团队坚韧地往光明处航行。  相似文献   

16.
《世界海运》2010,(5):10-14
航运安全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而船舶安全是航运安全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航运安全除了受人为、船舶、环境等传统因素影响外,近年又新增威胁。各种“不安”因素一次次触碰着航运业安全管理人士的神经,航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面对“威胁”,国内外一系列举措、办法纷纷出台。  相似文献   

17.
谢海 《珠江水运》2007,(1):55-56
服务,这个我们并不陌生的名词,在当今社会和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是越来越凸显和被强调。“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李盛霖部长提出的要求,“服务社会,争创一流”是广东海事局‘十一五’时期工作方针的首条,就连“一国两制”的另一体制下的香港海事处,他们也把“同心协力,促进卓越海事服务”作为海事处的使命来看待。可见,“服务”不但只是个名词,它更加是市场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对政府部门的要求和最终追求。如果海事工作凸显了服务的内容,那么,海事测绘作为海事工作的基础和保障部门,就是要为海事工作做到更好、更准、更快地提供服务。它包括了对社会的服务、对海事系统的服务以及海事测绘内部的服务等。  相似文献   

18.
强化均衡运输 挖掘企业潜“益”──浅议优化运力配置方法朱立生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不平衡才有竞争、有发展、有流动、有动力。但是,大起大落式的不平衡对稳步发展不利,所以不平衡也有个最佳“度”,超过这个“度”就影响发展和效益。平衡实质上是在这个“...  相似文献   

19.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应链的运作存在着“推式”管理和“拉式”管理两种方式,推与拉并不是单独存在于一条供应链,而是根据产品的市场需求特点结合运用于—条完整的供应链之上,以实现低成本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高昀 《中国水运》2005,(11):36-37
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人才管理市场化,对国家和企业的薪酬福利管理提出了挑战。与传统的“终身包办”的福利制度不同,市场化的福利政策既要考虑员工的需求,又要考虑企业生产经营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其中,企业“菜单式”福利制就是一种新的企业员工福利制度。笔者进行初探,以求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