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大量灾区道路的地震次生灾害的调查和检测,分析了灾区公路桥梁、隧道、路基地震次生灾害的形式、特征和危害,指出地震次生灾害影响巨大,其危害往往超过震害本身,并对次生灾害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裂缝灾害对铁路安全有严重的影响。铁路路基结构属于土工结构物,具有一定的柔性,以路基结构通过地裂缝灾害区域相对桥梁等其他结构具有更大技术优势。根据地裂缝灾害的性质和分级研究提出地裂缝地段路基工程各种处理措施,并对各种措施的适用性进行了阐述,建议采用综合处理的方式,供地裂缝地段铁路路基的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3.
贺宏武 《路基工程》2020,(3):110-116
云桂铁路高填方段路堤DK707+800~+990存在两条次生活动断层,在地震作用下,下伏断层错动往往将会直接损害断层上修建的路基,可能造成断道等灾害。由于工程的复杂性,利用数值模拟对其进行原型建模。首先对其进行静力分析,包括瞬时重力加载与分步施工模拟,模拟发现经过灌注桩群加固后,该结构在自重下是稳定的,然后对其进行了动力分析模拟断层水平错动对该路基结构的影响;最后通过Abaqus面面接触模型,建立夹砂褥垫层模型,以此来模拟该路基在减隔震措施下的动力响应特性,并与未设褥垫层时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文中结合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公路、铁路路基边坡、防护及支挡工程的典型破坏形式和相关总结、探讨,对传统的路基支挡结构物在地震中的破坏情况及受力机理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实践成果,探索、改进和提出一些抗震性能优越、经济合理而又适宜高烈度地震区应用的新型结构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向波  何云勇  蒋劲松  王东  孙璐 《公路》2020,(3):174-183
自然灾害发生后,公路工程抢通保通是抢险救援工作的关键瓶颈。通过系统调查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极重灾区的所有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及部分典型震害的县乡道路,获取了公路路基震害及次生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提出了公路路基应急调查和评估方法,建立了公路灾害评价分级标准,以通行能力受损程度划分为A轻微、B中度、C严重、D损毁四级,并规定各单项指标中最差的评定等级来确定综合安全等级。按公路抢通阶段“快速、可通”、保通阶段“通而不断”的目标,分别给出了有效快速抢通保通灾损路基段的工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汶川大地震广岳铁路路基工程的抢修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汶川大地震对震区的宝成线、广岳支线和德天支线等铁路以及多种等级公路的交通基础设施造成了巨大破坏,广岳支线是距离震中最近的一条铁路,其永兴—木瓜坪四个区间路基和桥梁损害最严重。文章分析总结了地震灾后铁路路基工程损害类型、抢修措施及其损害原因等,并提出了对高烈度地震区今后铁路路基工程抗震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拟建铁路成兰线横穿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的龙门山脉,并通过汶川大地震重灾核心区,工程地质与地震次生灾害问题控制线路方案。文中以跨越龙门山脉选择沿安县雎水河谷方案的事例,探讨近震源区余震频发条件下复杂山区的选线技术,可供铁路、公路选线借鉴。  相似文献   

8.
新疆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平原区山前冲洪积扇横坡较大,自然灾害频发,整体式路基由于路幅宽度较宽对环境影响较大,通过对路基断面的调整选择分离式路基,可避免大填大挖,减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避免次生灾害发生,同时可降低工程造价。分离式路基后期改扩建如何加宽,是高速公路分离式路基建设当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新疆荒漠平原区地形、地貌的特点,提出了高速公路在荒漠平原区采用分离式路基的路幅间距以及后期改扩建的加宽方式。  相似文献   

9.
公路工程抗震减灾技术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全面把握当前公路工程抗震减灾技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回顾了公路工程抗震减灾技术的发展历程,归纳了计算理论从静力法发展到动力法、设防理念从抗震发展到减隔震、设计方法从强度设计发展到性能设计、设防对象从单体工程发展到整体路网设防及从单一地震灾害防御发展到地震等多灾害综合防御等4大发展特点。结合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实际情况,指出了我国目前路网抗震减灾能力不够强、公路地震灾害信息获取相对困难、次生灾害造成损失严重的现状,提出了公路结构物在地震中总体表现较好的观点。最后,指出了我国公路工程抗震减灾技术应加强路网抗灾能力、公路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技术、震后次生灾害防治技术、新技术研发与既有技术评价、公路结构物应急检评与应急保通技术等5个方面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深入研究公路路基震害特征及震后路基工作状态的安全评估,根据汶川地震灾区的大量路基震害调查、检测与抢通保通的成果,概括介绍了汶川地震路基的损毁情况;归纳总结了公路路基结构的典型震害表现形式及特征;探讨了路基及其支挡结构的震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路基结构震害主要表现为路基沉陷、扭曲变形、开裂、滑移、路面隆起以及地震对路基结构产生的次生破坏;路基的震害影响因素主要是地质条件、地震烈度、路基结构形式等。据此给出了震后路基结构安全诊断项目及检测结果的评估,同时根据评估结果,针对抢险救灾阶段和恢复重建阶段,对不同安全等级的路基结构提出不同处治建议,以期为震后路基结构病害预防、工作状态诊断和病害处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