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论电子警察在我国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警察作为智能交通系统(ITS)的一个具体应用,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成为各级道路交通管理部门科技强警的重要手段。为了充分发挥电子警察系统在我国交通管理和执法中的作用和功能,针对目前电子警察系统本身以及在实际执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改进和规范电子警察系统建设和使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电子警察执法在道路交叉口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然而由于常规的电子警察不能抓拍逆行车道的车辆,在路口红灯的时候,部分驾驶员根据长期驾驶经验,从逆行车道通过道路交叉口,逃避电子警察的抓拍,对正常行驶的车辆和行人都造成很大的危害.为了更好地保证道路安全畅通,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研究在交叉口逆行车道设置方向性车辆检测器,对逆行车辆进行检测、拍照并处罚.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智能综合电子警察自动监测系统的概念,针对目前市场对电子警察系统的要求,分析了基于windows平台开发电子警察的存在不足,对嵌入式一体化产品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拓展了嵌入式一体化产品在智能交通系统领域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秦俭 《交通与运输》2008,24(6):13-14
通过多年的工程实践,我们发现在电子警察产品化程度提高,功能趋于稳定完善的情况下,电子警察系统工程项目已逐渐成为一种典型的IT系统集成。系统集成商的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最终用户的满意度和产品的应用效能,逐渐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服务提供的过程中,采用项目管理技术提高项目过程的管理控制水平,是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败。  相似文献   

5.
文中提出了基于视频+数码方式的电子警察系统的设计方法,给出了系统的结构图,通过线圈检测器实现车辆的违章检测,利用视频+数码的方式实现对违章车辆进行抓拍,系统不但可以提供违法照片,还可以记录车辆冲红灯的全过程。该方法已在佛山市电子警察系统中得到应用,实践证明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违章处罚系统(俗称电子警察或电子眼)和道口查控系统(俗称卡口机)在我国的智能交通(ITS)行业颇具代表性。电子警察和卡口机属于交通秩序规范方面的智能交通产品,从我国ITS起步至今这十几年里,在国内有了较为深入和广泛的应用。所以,电子警察和卡口机的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ITS产品的总体走势。那么,违章处罚系统和道口查控系统到底具有怎样的成熟度?今后又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我国的智能交通行业现在达到了怎样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张大海 《ITS通讯》2006,8(1):40-42
本文针对由于目前城市对外地车进城收费的收费站布局不太合理,不能起到全面收费的作用,从而对主要道路交通顺畅带来负面影响的情况,将电子警察这一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高技术手段,与外地车进入城市的缴费系统设计有机的结合起来,提出在城市外地车收费方面采用基于电子警察技术的城市外地车联网收费系统的设计方法,对其中保障该系统正常、高效工作的联网收费、车牌自动识别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而把电子警察技术的应用拓展到城市交通收费领域。  相似文献   

8.
《交通与运输》2005,(1):15-16
一、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和管理设施建设(15项) (一)新建和优化交通管理设施 1.优化调整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新增SCATS控制信号灯200个,新增路口信号灯200个、人行信号灯300个,加装150套"电子警察".  相似文献   

9.
提出在对外地车收费方面采用基于电子警察技术的城市外地车联网收费系统的设计方法,从而解决了由于目前城市对外地车进城收费的收费站布局不太合理,既起不到全面收费的作用,又对城市主要道路交通顺畅带来负面影响的问题.对通过该系统的联网收费、车牌自动识别等关键技术的分析和系统设计,确保了该系统的正常、高效工作,从而把电子警察技术的应用拓展到城市交通收费领域,提高了城市道路交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夏良  刘樱 《交通与运输》2020,36(5):91-95
为了布控打击涉案车辆、"假套牌"车、机动车"违法大户"和"失格"驾驶人等重点车辆和人员,弥补市内道路卡口缉查布控系统一体化发展的空白,通过整合现有"电子警察"系统和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六合一"平台)等数据资源,利用大数据与智能识别等技术,建设上海一体化卡口缉查布控系统,实现黑名单布控、实时报警展示、卡口设备分布、警员分布等功能。应用效果表明该系统有助于上海缉查布控系统的统一管理,不断提高公安交通科学化、现代化管理体系建设能力和水平,维护上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