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潜  刘建 《轿车情报》2014,(9):174-177
青青绿草无垠,片片白云飘逸。在内蒙古风景秀丽的大草原上,驾驶着一汽丰田RAV4,将美景尽收眼底,让驾驶更加畅快。时而攀爬坡峰,时而下水穿梭,一汽丰田RAV4的良好通过性保证我们顺利完成了此次内蒙古草行。沿途我们欣赏了草原的辽阔,呼吸到了清新的空气,甚至来到了难得一见的公主湖。  相似文献   

2.
故障现象临盘采油厂特车大队一辆T815油田勘探压裂车,使用24V电系,现已行驶23万km。原车没有装配空调制冷系统.为了改善驾驶、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在设备管理人员与有关单位的协调帮助下,加装了使用R12制冷剂的普通空调制冷装置.开始运行状况良好,但使用两个夏季后,出现了电磁离合器和冷凝器风扇时而工作时而不工作的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3.
《轿车情报》2013,(11):176-177
其实实现了小时候的情节是一件幸福的事,能明显看出郄萌在驾驶着他那辆白色跨斗三轮摩托车时,脸上洋溢着难以言表的喜悦。当他侃侃而谈这辆心爱的摩托车时,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时而手舞足蹈,讲起单车去内蒙的惊险历程,时而陷入思考,似乎在回忆小时脑海中那最原始的摩托雏形。当一个大男人温柔地抚摸着心爱的摩托车时,内心流露的是一点点“培育”起来的经历。  相似文献   

4.
孙现富  王建  孙秀明 《汽车运用》2010,(12):F0002-F0002,1
<正>时而驾车过冰雪路、弹坑路,时而驾车上高架桥、浮硚和铁路站台,时而占领发射阵地、组织隐蔽和防卫……2010年初冬时节,在塞外第二炮兵特种车驾驶员训练成果展示现场,驾驶员上车能驾驶、下车能战斗、停车会维修的全能技术,让现场观摩者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5.
在赛场上,运动员仅用双手就可以在器械上辗转腾挪,时而倒立、时而转体、时而移位。在赛车场上,有一项与竞技体操项目鞍马动作几乎同样优美的赛事——漂移大奖赛,那么什么才是漂移呢?漂移是一种驾驶技巧,然而在普通道路上,"侧滑"、"滑胎"或"甩尾"的动作的发生意味着失控和。那么什么是D1 GRAND PRIX,漂移比赛又是为了什么呢?D1 GRAND  相似文献   

6.
时而穿梭在湍流的溪水中,时而趟过泥泞的沼泽地里,时而又快速地通过凹凸起伏的山石地段,而雷克萨斯GX400和LX570总是会勇攀一座座驼峰,将胜利的旗帜高高飘扬。  相似文献   

7.
张虔 《车时代》2010,(11):226-229
时而努力张大嘴,减小赛车轰鸣声对耳膜的冲击,时而扛起沉重的摄影装备,奔跑于赛道外围,时而却还有闲心,拍摄赛车女郎凹凸有致的曲线,这就是泛珠赛车节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的驾驶中,每一位车主都有自己的驾驶习惯,但实践表明,良好的驾驶习惯不仅能保证安全,而且可以竹省燃油。反之,不良驾驶习惯会影响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网联环境下重型车驾驶人驾驶安全绩效评价在指标多样性、模型可靠性、评价完整性和结果可溯性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的重型车驾驶人驾驶安全绩效评价框架,包括驾驶行为指标提取方法、包含零值的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基于效率前沿分析的驾驶安全绩效提升方案。基于网联环境下重型车自然驾驶数据特征,提取6个行程级的危险驾驶行为指标作为模型输入项,包括:表征激进驾驶的超速行为、急加速行为和急减速行为;表征分心驾驶和疲劳驾驶的打哈欠行为、使用手机行为和吸烟行为。表征驾驶风险暴露因素的行驶时间和行驶里程作为模型输出项。将每个驾驶人视为独立的决策单元,构建3种驾驶绩效评价模型,分别从激进驾驶、分心和疲劳驾驶以及综合驾驶风险3个维度对驾驶绩效进行评价。进一步利用效率前沿分析准确识别低绩效驾驶人,并量化其达到最佳驾驶绩效所需提升的驾驶行为指标。将该框架应用于南京某重型车车队的34名驾驶人,使用连续3个月的网联数据开展驾驶绩效评价。结果表明:该框架能够准确计算驾驶绩效得分,不同驾驶绩效等级驾驶人之间的驾驶行为特征存在显著差异,超速行为和打哈欠行为是影响驾驶绩效评价结果的关键因素,针对低绩效...  相似文献   

10.
如果你的心在都市与荒野之间回转,向往如游侠一般的驰骋生活,渴望时而在都市悠闲穿梭,时而在荒野跃马平川。那么你需要一部强有力的亲密座驾,不需要太贵,也不会太心疼,这样看来,新一代奇骏是你一个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行走在云端     
东风标致3008法式优雅与丽江美景交相呼应,驾驶3008行走生玉龙雪山下平坦宽阔的公路上,欣赏着沿途美景,时而停下脚步,打开Hobby式尾门,感受着随遇而安的享乐生活方式3008的推出对于东风标致来说是极具战略意义的,首先它是东风标致首款搭载1.6THP发动机的车型,并且还是东风标致在国内推出的首款SUV车型,  相似文献   

12.
越野驾驶是指操纵汽车在坏路或无路条件下行驶的技能,主要包括:跨越壕沟,溪谷和丘堑,穿越林地,通过岩石地带,泥泞与沼泽地驾驶,沙地(丘)驾驶,涉水驾驶等,越野驾驶,困难条件较多,难度大,应根据所驾车辆的通过性能和不同的运行条件,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汽车市场朝网联化发展,主机厂可通过网联终端采集到智能辅助驾驶的行车数据,主机厂通过车联网大数据离线计算了解用户使用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情况,分析智能辅助驾驶在各类路况中的适用性。汽车主机厂在研发阶段做了各路况的实车测试,但未有一套基于用户实际使用情况的评估方法。为了了解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在各类路况中的适用度,需要一套基于用户智能辅助驾驶数据的评估方法。本文基于车联网采集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数据,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的道路适用度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4.
张虔 《车时代》2008,(8):138-143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老先生所忆起的江南山水,在千年后仍旧如持中所描述的那般俊秀,只是此时又多了些宝马铁骑穿梭于此。时而闲庭信步,时而快马加鞭,行在春水碧于天间,卧于画船听雨眠中。  相似文献   

15.
在高速公路上能否安全行车,正确的驾驶姿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但有利于你轻松自如地完成各种动作,而且能使你在长时间的驾驶中有效地减轻疲劳。本文主要从:高速公路上正确的驾驶姿势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正确的驾驶姿势;驾驶姿势与操作失误;影响驾驶姿势的因素;不正确驾驶姿势对行车安全的危害等几个方面来谈一下个人的看法,以便给车辆驾驶员的出行带来方便和安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引入驾驶评价指标和制动压力的控制及其要求规范了驾驶行为,为提高测试的准确性以及可重复性提供了保障。利用8名具有多年底盘测功机驾驶经验的驾驶员及两台轻型汽油车,在底盘测功机上开展了大量的新欧洲驾驶循环测试 (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NEDC) 和全球轻型车统一循环测试 (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s Test Cycle,WLTC),并以10 Hz为采样频率连续记录数据进行综合计算,得到驾驶评价指标结果。通过相关性分析,认定驾驶风格对油门扰动性的影响在 NEDC工况下比在 WLTC工况下的更大,主因是驾驶员在稳定工况下拥有更多的自由度。对于NEDC工况,可以通过设定IWR及EER限值来实现规范驾驶;对于WLTC工况,可以通过设定IWR和RMSSE限值来实现规范驾驶。此外,通过限制工况驾驶过程中的最大制动压力还为规范驾驶提供了有效途径。不仅为降低不同驾驶员对燃料消耗量测试的影响提供了参考,在我国汽车领域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也为乘用车碳排放大数据采集的准确性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时而豪情奔放,时而悠闲洒脱。在动静中做到随心所欲,让工作生活得到更佳诠释。吉利豪情SUV就是一款可以日常代步,亦能休闲旅行的七座SUV。可谓得一知己,即可畅游天地间。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营运车辆驾驶人安全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合理地评估驾驶人驾驶风险程度,有的放矢地降低高风险驾驶人的事故率,基于卫星定位数据特点及驾驶行为与驾驶风险的相关关系设计26个驾驶行为特征参数。考虑到高速和非高速行驶时相同驾驶行为对驾驶风险的影响区别较大,根据23名营运车辆驾驶人的实测数据有针对性地筛选高速和非高速路段驾驶人风险评估指标,构建营运车辆驾驶人驾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基于熵权法、独立性权系数法和Spearman相关系数法建立集成赋权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的权重。最后,雇佣40名营运车辆驾驶人进行实车试验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车辆速度和加速度方面的驾驶行为特征可以用于评估驾驶人的驾驶风险且评估效果较好,驾驶风险评估得分与实际交通冲突次数呈正相关关系,所建立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营运车辆驾驶人驾驶风险的高低,准确率达到77.50%,该模型在不同地区使用时,准确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容许范围之内,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张潜 《轿车情报》2014,(6):55-55
Q:根据材料介绍,自动驾驶技术才能真正的成熟。为什么不能尽快地把这个系统研发出来。Gerhard Steiger:自动驾驶的发展是一个过程,真正达到自动驾驶是终极目标。现在有很多主机厂和一些供应商部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实现过程是一步一步的。目前自动驾驶的实现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传感技术、数据融合、人工智能、地图等。所以我们在介绍自动驾驶的同时也要介绍现阶段的技术,我们在一步一步达到自动驾驶。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国内外生态驾驶的研究进展,对生态驾驶影响因素、生态驾驶控制策略、生态驾驶实施效果及生态驾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介绍驾驶人个性特征、外界刺激信息、道路状况及交通条件、车辆自身特征、行驶参数等生态驾驶的影响因素,归纳生态驾驶的优化控制策略,分析了实施生态驾驶的效果,总结静态、动态的生态驾驶培训方法,生态驾驶辅助设备,生态型智能交通等方面的生态驾驶应用。对文献的梳理和分析表明:生态驾驶无需改变车辆结构便可以减少30%左右的燃油消耗,降低20%~30%的污染物排放;有必要深入研究理论型生态驾驶策略,以定量的、形象化的方式研究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生态驾驶辅助系统;需加强生态驾驶的推广,将其纳入驾考培训体系之中,从而全面促进中国驾驶人的节能减排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