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增大码序表编制的适用范围,减少后期的修改与调整,采用基于ObjectARX的AutoCAD二次开发方式,设计实现了一种码序表辅助设计软件。该软件采用自定义实体方式将规范化的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列控基础数据表,以及联锁表作为数据输入,建立面向对象模型,并构建全线拓扑关系;根据对应场景计算各进路码序,最终自动生成全线车站码序表,同时绘制简易站形示意图。实际的工程应用实例表明:该软件可精确计算出车站边界码序,并能满足高铁与普铁线路码序表编制需求,提高了码序表的生成效率与准确率,便于设计人员进行校核。  相似文献   

2.
RS-CR与RS-Turbo两类级联码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治平  林楷  靳蕃 《铁道学报》2004,26(4):73-78
如果采用随机交织器和迭代的最大后验概率译码算法,Turbo码的译码性能接近Shannon限。但是当误比特率(BER)≤10-5时,性能曲线下降缓慢,趋近于水平线,影响了Turbo码的推广与应用。级联RS码能够有效地改善这一现象,但是RS Turbo级联码结构复杂,译码时延大。因此,本文基于交错与级联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前向纠错码,即RS CR码(RS 复转码),设计构造了该码的编译码算法。RS码和复数旋转码同时对信息元进行编码,级联后新产生的二维前向纠错码,编码时间短,译码速度快,纠错能力可调,尤其适用于自适应的差错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3.
陈志 《铁道学报》1989,11(1):12-17
本文从均衡不完全区组设计出发,把GF(p)的复数麓转码推广到GF(t),从而大大地拓展了复数麓转码的范围,文中给出了其编码和译码方法,推广复数旋转码具有与复数旋转码相似的结构和性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列车的提速,机车信号已经是列车安全行车的主要凭证。但是,短轨区段脉动式发码造成机车信号瞬间“掉码”,严重地威胁着铁路运输的安全。为解决该问题,在分析脉动式发码造成的机车信号瞬间“掉码”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叠加和预叠加发码方式,可有效地解决“掉码”问题,提高机车信号显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郑旭峰  贾怀义 《铁道学报》1997,19(3):121-123
提高PN码的码片速率对于扩频通信有重要意义。常规的采用高速器件的方法会导致成本的大大提高。本文介绍了一种方法。它根据PN码的子序列性,可以用廉价的低速器件 产生高速码。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上海西站ⅡG出发时机车信号掉码情况的原因,指出了原发码电路的设计缺陷,提出了在原有电路基础上的改进方案,例举了修改后的发码电路,并阐述了电路改进后的工作原理,完全达到了机车信号不掉码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沈阳铁路局的主要运营线路上,进站接近区段绝大多数都采用50Hz微电子交流计数电码,发码设备在进站信号机处的继电器箱(JⅢ)内,利用进站信号机点灯条件进行编码.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发现发码设备在室外经常发生故障,因此,发码设备放在室内就成为设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石太客运专线码序表编制设计内容及工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客运专线码序表设计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基于条件匹配的ATP区段速度码计算方法。该算法以大连金开线“开发区站”、“东山路站”和“九里站”为区域控制中心的控制范围进行了模拟试验,其结果与设计单位提供的码序表相吻合。该算法基本消除了因各站场的特殊性造成的影响,有成为各站场ATP速度码计算通用算法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作为验证列控中心编码正确性的依据.码序表在电务仿真试验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工程设计实际情况,从发码分区角度入手,对码序表设计进行简要的描述。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针对UM71轨道电路的低频信息实施在线监测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思路,通过采集室内外低频信息与自动分析的应发码序进行比对,及时发现发码故障,并通知维修人员。  相似文献   

12.
“全列车进路发码车站”站内低频信息编码设计的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客运专线项目的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关于"全列车进路发码车站"低频信息编码设计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在北京八通线工程的码序表设计原则基础上,对ATP编码运算模块进行软件分析和设计。  相似文献   

14.
机车信号掉码分析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大同 《中国铁路》2001,(8):20-21,26
通过对机车信号掉码的综合分析,提出掉码可分为一般性掉码和随机掉码及解决这两类掉码的近期、中期、远期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主要对在站内移频轨道电路中正线移频发码制式设计为叠加全发码,发送设备设计为共备发码方式的可行性及其原理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主要的相关电路.  相似文献   

16.
牛志强 《西铁科技》2003,(B11):51-52
本文对交流计数自动闭塞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对设计上接近发码电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7.
低信噪比下的Turbo编译码算法研究及性能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和斌  肖扬 《铁道学报》2004,26(2):66-71
由于Turbo码优异的纠错性能,CDMA2000与WCDMA将其作为候选的信道编码方案。本文研究了Turbo码的基本原理和编解码算法,在此基础上对Turbo码编解码系统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本文设计的Turbo码编解码采用了伪随机交织器,它将低重量输入信息序列产生低重量编码序列的关系打破,提高了Turbo码编解码系统性能。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表明有译码迭代次数、RSC分量码,交织器大小与交织器图等几个因素会影响Turbo码编解码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8.
肖扬  范俊  黄希 《铁道学报》2011,33(2):52-59
现有DVB-S2标准中LDPC码的设计未考虑其长码编解码器的实现复杂性,也未给出其缩短码的设计。本文在现有DVB-S2标准中LDPC码的设计框架下,提出具有无短环和低码重码的缩短码的设计。本文推广DVB-S2的LDPC码,将其变换为缩短的LDPC码。码长大于4 000的小幅度缩短的LDPC码可无4环和低码重码,但码长小于4 000大幅度缩短的LDPC码存在4环和低码重码。本文对大幅度缩短的LDPC码进行两方面的修改:一是修改部分子矩阵的列重,以解决4环问题;二是采用802.16e中的准双对角线子矩阵替代DVB-S2标准中LDPC码使用的双对角线子矩阵。在AWGN信道下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LDPC码性能比改进前的误码率性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文红  靳蕃  胡飞 《铁道学报》2005,27(5):67-71
基于置信传播(BP)迭代译码的Turbo码和LDPC码能非常地接近Shannon限,迭代译码算法的研究成为编码界的热点问题。本文研究了复数旋转码的BP迭代译码。复数旋转码的BP译码效果与差集循环码和有限几何码非常接近,优于类似参数的LDPC码。针对BP迭代译码算法复杂度较高的缺点,根据复数旋转码的特点提出了两种低复杂度的迭代译码方法,与BP译码方法相比,这两种译码算法复杂度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20.
"低频信息码传输序列表施工图"辅助设计软件通过界面简便地输入车站数据,自动生成每一条进路的低频信息码序列表auto CAD图形文件,大大提高了施工图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