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整治钢轨接头病害,修理轨面伤损,改善轨面平顺性,延长线路维修周期。  相似文献   

3.
LM型货车车轮分别与我国60 kg/m钢轨和美国136RE牌号钢轨匹配条件下,60 kg/m钢轨1:40轨底坡时,轮轨接触斑面积比1:20轨底坡的面积小;美国136RE牌号钢轨在1:40轨底坡条件下的轮轨接触斑面积与60 kg/m钢轨在1:20轨底坡时接触斑面积相当.铺轨试验结果表明,60 kg/m钢轨在1:20轨底坡时,接触疲劳伤损明显比1:40轨底坡轻;SS钢轨在同样的1:40轨底坡条件下其伤损明显比U75V钢轨轻,实际使用寿命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4.
铁路桥梁轨面制动力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宏年  冯东 《铁道学报》1994,16(3):112-117
通过对我国现行机车车辆制动参数的研究,提出了以可靠理论为基础的列车最大轨面制动力动态计算方法并完成了验证,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列车轨面制动力率与列车长度的关系,及作用于铁路桥梁的制动力时程曲线,为制动力作用下道、桥结构共同作用和墩台动态响应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根据电子水准仪线上测量数据,总结了某铁路桥梁的变形规律,然后结合数据分析探讨了利用轨检车检测数据对铁路桥梁变形进行监测的可行性。最后,针对该铁路桥梁变形规律,设计了4套轨面调整方案供铁路工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6.
铁路线路在长期运营过程中,道床易形成板结、排水不畅、翻浆冒泥、路基沉降、线位变化等基础病害.必须要对线路道床定期清筛中修,进行彻底的基础病害整治.全路第六次大提速后,在高速度、高密度、重载荷的共同作用下,清筛道床后的线路变化周期更快,几何尺寸稳定时间更短,技术标准要求更高.在既有线200km/h区段进行大机清筛道床中修的恢复细整中轨面控制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以2007年京沪线下行K915.3-K953地段大机清筛道床中修细整轨面控制中出现的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索,对同类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车站股道轨面顺坡问题的几点建议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西安分院郭满州由于车站各股道上部建筑高度不等及路基横向坡度的影响,产生了相邻股道轨面高差的顺接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以下简称《站规》第2.2.14条已有规定。但是,在车站...  相似文献   

8.
对接触网施工轨面红线光束测量仪从产品结构、设计原理、使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该测量仪具有快速、准确、省力的功能 ,能满足接触网施工确定轨面红线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10.
上海地铁轨面接触疲劳裂纹伤损的产生、影响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上海地铁运营年限的不断增加,系统设备也不断老化,特别是钢轨的伤损越来越频繁.对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钢轨伤损的类型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依据其特点对1号线自1999年来发现的伤损钢轨进行了统计.在众多的钢轨伤损中,轨面裂纹伤损非常严重.运用轮轨接触力学分析了轨面裂纹伤损产生及发展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重载快速区段大轨面沉降规律的观测 ,分析大机维修与小机群 (振动棒 )维修作业质量的差异 ,对重载快速区段大机维修周期及起道量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高架铁路整体道床轨面不平顺调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三次样条函数对调整整体道床轨面进行探讨,提出在保证轨面平前提下,减小轨面调整作业量的方法。在调整轨面时钢轨的起道高度直接影响到钢轨的应力和稳定性,文章对此也作了讨论,并提出在轨道养护时,在保证钢轨所受应力不超过允许应力和稳定条件下的合理起道高度和起道钢轨长度。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分析了17号车钩距轨面高度超限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措施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上海地处软土地区,基础容易下沉从而造成轨道交通的线路不平顺,引起轨面高低变化,且各点曲率不一.利用三次样条函数,对上海地铁工务分公司测得的线路下沉轨面标高数据进行拟合(测量点间隔为5 m),并用曲率限值、各点垫高量等参数加以控制,对轨面曲率超过限值地段,进行轨面垫高量计算,以提高轨面平顺度.根据钢轨支点间距,进行插值计算,得到每一钢轨支点所需的轨面垫量.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不同踏面形状与不同轨底坡钢轨的几何匹配特性,并给出了印度新德里古尔冈项目1∶20的轨底坡相匹配的建议踏面形状,为地铁车辆在国外线路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钢轨轨底坡取值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轨的轨底坡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轨道系统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对国内外众多铁路及城轨交通系统钢轨轨底坡取值情况的调研以及不同轨顶动态磨耗“光带”的分析,并结合国铁有关部门的研究和试验,提出对我国城轨交通工程轨底坡取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京津城际铁路无砟轨道板生产测量与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实现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整条客运专线的高精度、高平顺、高稳定性的特点,轨道板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了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及完善的测量控制程序,通过对毛坯板的测量数据分析出轨道板模型的状态,利用数字水准仪和专用刀具对模型精度进行调整,用承轨面磨削后的成品板的测量数据和数控磨床的测量数据对比来判断磨床运行是否正常,从而对其各项参数进行改正.两部分测量工作相互配合,有效地保证了轨道板的制造精度.  相似文献   

20.
为降低新干线总噪声值,控制轨面粗糙度引起的轮轨间噪声,研制了轨面测量仪,并以20cm弦长的正矢粗糙度为指标。为确保轨面良好状态:试验评价指标值应〈20μm;石碴轨道上测得的噪声应〈105dB(A);平板轨道上应〈108dB(A);轨面磨削间隔周期应不超过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