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共享发展"是新时代党执政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全新继承与创新。"共享发展"理念蕴含着深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和价值内涵,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的思想一脉相承。"共享发展"理念表征"让人民幸福""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执政价值追求,体现价值维度和现实维度的高度融合。"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价值在于它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融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性,它立足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着眼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彰显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相同证据原则”作为因果律的一种表达形式,是我们认知活动中的一条基本原则.“怀疑论问题”与“葛梯尔问题”都是运用它对知识的可能性进行质疑.“相同证据原则”其普遍有效性可以通过先验论证加以证明;其非普遍有效性则可以通过实践的唯物主义加以证明.运用马克思主义知识观,我们不难找到“怀疑论问题”、“葛梯尔问题”的解答.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在不同历史时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大作风”、“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而贯穿于其中的是两条红线:一条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路线,一条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简要考察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确立过程以及哥白尼日心说、达尔进化论对它的反叛和冲击。同时,章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继哥白尼、达尔之后真正的第三次哥白尼式革命,是最深刻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视角,因为它把人类及其意识现象看成是自然进化的产物,它所理解的实践也是作为“类活动”(宇宙现象)而被考察的。因此,马克思主义虽然以实践为基础来考察人,但它是从宇宙普遍进化出发而不是从人本身出发来看人。这种非人类中心主义视角在今天具有特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建军  郑轩 《家用汽车》2011,(10):86-108
56年的历史底蕴,13代车型的不断创新,让CROWN皇冠始终作为日系品牌中高端豪华轿车的引领者,它散发出来的霸气与自信源自它的厚重积淀。从问世以来,皇冠始终代表着丰田的最新技术,并引领着丰田品牌的发展方向,它的皇冠已由心生。  相似文献   

6.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葛兰西的“历史集团”理论以一定阶级组合为架构,贯通整合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原理出发深入解读“历史集团”范畴的内涵和意义.该理论的局限是对生产力的根本决定作用有所忽视,导致对实践结构的整体把握有不足.“历史集团”理论蕴含国内与国际两个社会向度,通过该理论可透视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实质.中国争取国际博弈主动权和领导权的关键在于形成先进的世界性“历史集团”和“实践集团”.  相似文献   

7.
规范与描述对当代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作为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其建构具有基本的规范性,需要对其进行合理限度的规范的定义、解释和论证。在规范的限度之外,正是具体生动的描述的定位得以合理存在的生长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构,需要保持规范和描述的有机统一。规范确定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等,描述则使研究过程保持具体和生动的史实资料细节的充实及语言的丰富性与思想性,在具体阐述层面发挥重要作用,避免抽象空洞的简单化论理。规范和描述的有机统一,形成相互补充、渗透和制约的态势,这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实质性建构的两大路径,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摆在全党面前。这一永恒课题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从历史的逻辑看,党带领人民奋斗的历史不断彰显党的初心和使命。从理论的逻辑看,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不断昭示党的初心和使命。从实践的逻辑看,党的建设实践不断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主要议题是"十三五"规划,它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兴理论成果,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集中体现。"五大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陪审制度的存废众说纷纭。本文摒弃单纯的理论思辨,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内外因关系的原理,从历史发展和实践检验中考察了陪审制度在中国及世界范围的发展过程,阐释了它的历史基础,指出了它在司法实践检验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矛盾,探讨其客观的发展规律和基本趋势,从而显现其应有的现实归宿。  相似文献   

11.
当代美国学者哈罗德·布鲁姆的影响诗学着眼于诗歌的审美创造活动,通过“影响的焦虑”命题下对事实性与修正的辩证分析,实际着重阐发了一种“反影响”诗学,并最终以审美僭越历史,对影响的诗史做互文性阐释和重构.布鲁姆影响诗学视域下的诗史重构,陷入了审美与历史的深刻矛盾,同时又以其审美主义偏执激化了这一矛盾,难以达到文学史的整体性再现.对此,回归文学史的历史性和语境化,当足以药石之.  相似文献   

12.
关于语言变革与现代文学的发生之间的关系问题,除了在文学史中的叙述外,语言学史和文化史、思想史也常涉及此一问题,且能发文学史之所未能发的创见.与文学史的叙述不同,语言学史、文化史和思想史更加注重自晚清以来的语言变革运动和五四白话文运动、文学革命之间的连续性、一贯性.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把握文学演进的历史连续性,以及文学变迁和整个社会文化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一部文学思想史,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部关于人的思想发展的历史.在西方人学思想史上,最早出现的就是理性论人学,它从理性论的角度理解人的本质,将人理解为“理性存在物”,并强调,人的本质实现的程度,从根本上说就取决于人的理性,取决于人对自身及其外在世界的认识程度.理性论人学往往从理性和认知的维度看待文学,秉持的是文学研究中的科学主义精神,并由此形成其特有的文学观念,这种文学思想在迎合启蒙主张的同时,在西方文学理论史上长久占据着绝对的统帅地位,由此而对西方的文学观念产生过深刻同时也极具片面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上,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一些差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科学内涵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等方面有着共同之处;同时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又使他们在思想内容、理论成果和检验标准都有着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文体与礼俗关系密切,主要表现集体文化意识而非个体的艺术想象和创造,遂构成独具特色的文体系统。礼俗文体凭借语言的释义功能以及独特的形象声韵、篇章节奏等附加特性,发挥着解释礼义和装饰仪程等作用。礼俗文体是历史活体,得体、合礼是其文体共性要求,但在文体的动态流变中,也有一些作品溢出规范,遂引发正体与讹(乖)体的争议。礼俗文体研究当从单纯的考据、简单的文本认知引申到对相关文化机制、历史沿革等更复杂、更多元的解释上来。  相似文献   

16.
对任何一种哲学思想的解读和领悟,都应当联系孕育它的时代条件,特别是当时的文化背景才能实现。着力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文化含量,充分展示和发掘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和多重文化元素,使哲学教育具有浓郁的文化韵味,是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之效果和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教授在2010年出版的《剑桥中国文学史》中提出"文化唐"的概念。此概念与传统以朝代史划分文学史不同的是,以文学文化史作为贯穿文学史的核心。本文旨在阐明"文化唐"的概念,并探讨其对中国文学史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是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古体诗词中兰州的地理风貌、历史沿革、文化遗迹、民情风俗是兰州城市文化记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历代诗人对兰州城市文化的文学想象与审美呈现,不仅反映了兰州城市的历史发展与现实面貌,还体现了诗人们对兰州城市文化的多元思考。  相似文献   

19.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通过历史考证和文本分析,对清末谴责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进行了总体评价。观点是切中肯綮的,但对这些特点的形成原因论述尚不够充分。同时,鲁迅还对清末谴责小说中部分作品所体现出的特异性加以观照,在文学创作中用杂文和小说的形式诠释了文学史写作中的某些观点,锋芒直指社会现象,宣判了旧有制度解体的同时完成了对清末谴责小说的超越。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现实可能性,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基础,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面临的问题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主题进行了宏观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