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韶高速公路通车后,特别是清远段2002年2月份通车后,由于超重车行驶及2003年夏季持续高温,导致沥青路面出现大面积车辙,车辙最深处已达9.3cm。为此,广韶高速公路公司采用了新材料新技术对沥青路面车辙进行处理,第一种方法是采用FAC高模量改性沥青混凝土对车辙较深(超过3.5cm)的路段进行重新铣刨摊铺;第二种方法是采用微表处及NovaChip施工方案对车辙深度较浅(车辙深度2.5cm左右)的路段进行直接加铺。  相似文献   

2.
基于粘弹塑性理论粘弹塑性本构关系,运用ANSYS软件建立了津滨高速改扩建新建沥青路面车辙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优化路面设计方案(GTM法)与原设计方案(Marshall法)路面车辙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GTM法优化设计方案具有较好的抗车辙效果,显著延缓了车辙病害的发生;永久变形主要由绝对车辙引起,侧向隆起仅占4%,沥青路面车辙主要产生在结构表面以下20cm深度范围以内,主要集中在4~10m范围,这部分的永久车辙变形约占总变形的60%。另外,进行了一系列重载作用下的路面车辙模拟,对基于车辙等效的轴栽换算进行了探讨,提出轴载换算系数为5.62,对今后的基于车辙为控制指标沥青路面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结合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对其拟采用的3种沥青路面的结构在50℃~60℃高温下进行了环道车辙试验并测试了沥青路面各结构层的永久变形,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级配碎石柔性基层和各沥青结构层变形对路面车辙的影响。环道试验测定结果表明,对于沥青层厚度超过20cm的沥青路面结构,其柔性基层或半刚性基层对车辙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永久变形主要发生在20cm深度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4.
借鉴国外壳牌车辙预估方法,分析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抗车辙性能,并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沥青稳定碎石基层还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形式,车辙主要发生在表面层和中面层;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相比,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产生的车辙深度增加不大.从提高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角度出发,建议可着重提高沥青中上面层的抗车辙性能,并且ATB-25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厚度设置在15~20cm之间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规范沥青路面车辙深度的控制标准, 研究了车辙深度对路面结构的影响; 考虑车辙断面特征, 建立了车辆跨越车辙时的动荷载计算模型, 并以冲击系数量化了车辆对路面结构的冲击效应; 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车辆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的内部损伤, 探索了不同车辙深度下路面使用性能的衰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车辙深度对路面结构的冲击效应不可忽视, 冲击系数随着车辙加深线性增加, 基于冲击效应的车辙深度应不大于11 mm; 沥青混合料层的最大拉应变位于上面层层底, 与车辙深度正相关, 中面层和下面层的拉应变与车辙深度负相关, 但应变水平显著低于上面层, 基于面层弯拉破坏的车辙深度应不大于15 mm; 最大剪应力出现在上面层层底, 随着车辙深度的增加缓慢增大; 车辙深度处于5~10 mm, 各面层的剪应力整体变化较小, 当其从10 mm增加到25 mm时, 上面层0~1 cm深度处的剪应力增加了14.5%, 增速明显超过中面层和下面层剪应力的减小速度, 基于面层剪切破坏的车辙深度应不大于10 mm; 车辙深度对无机结合料稳定层拉应力的影响不大; 车辙深度超过15 mm后应关注路基顶面压应变的变化, 防止路基出现大的变形。   相似文献   

6.
针对长大纵坡上坡路段沥青路面易产生车辙破坏的现象,以粘弹性沥青混合料本构模型为基础,选取了5种不同的纵向坡度,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标准轴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面层内最大剪应力和竖向应变的分布规律,并对有坡和无坡状态下荷载与车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最大剪应力和竖向应变随坡度和荷载的增大而增大,随车速的增大而减小,且有坡路段受荷载和车速的影响更大;位于路表下4~10 cm深度处中面层的最大剪应力和竖向应变平均值都大于其他结构层,是最容易产生车辙的结构层位,因此,提高长大纵坡路段沥青路面中面层的抗车辙性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入研究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中剪应力点位的分布,通过建立沥青路面结构力学模型,分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剪应力在不同层间接触条件下的分布规律,从中得出剪应力最大值对应的点位,然后研究车辆荷载、面层模量和厚度对其点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层间接触条件下,最大剪应力点位在轮胎中心点对应下距路表6cm深度处,由此提出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及材料设计中对中面层应主要考虑其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8.
在极端温度与重载双重作用下,新疆地区沥青路面的正常运行期严重缩短。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对新疆某沥青路面进行了温度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沥青路面在极端低温下温度应力会导致路表首先开裂,随着面层厚度增加,面层层底最大温度应力减小趋势较大,而沥青面层表面的最大温度应力变化不大;温度是影响高温剪切变形的关键因素;抗车辙最不利的状况是沥青面层深度9~11cm的范围内,路表面层深度0~1cm位置处是剪应变增加幅度最大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为综合评价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情况与规模,针对车辙深度评价指标的局限性,推荐采用车辙变形面积和车辙修复工程量作为车辙深度的补充指标。阐述了现场车辙精准化测试评价方法,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沥青路面现场车辙精准化评价方法的具体应用,本研究成果对于沥青路面检测试评价技术的完善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吴海林 《北方交通》2020,(10):63-66
为了研究排水沥青路面行车安全车辙深度,分析了降雨强度、车辙深度、空隙率等因素对车辙水膜状况的影响,并对产生车辙的排水沥青路面排水能力和容许水膜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满足排水沥青路面行驶安全要求的车辙容许值。基于理论计算的同时,考虑各种极端不利条件以及安全系数,建议排水路面车辙容许值高于密级配路面4mm。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高速公路工程,预估沥青路面5 a车辙深度。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沥青路面温度场,按方形均布的垂直荷载,分析计算荷载作用时间,借助时温等效原理将较低温度下的作用时间转化成高温下的作用时间,建立恒温作用下的沥青路面车辙计算方法,得到沥青路面典型结构5 a车辙深度。通过与实际工程5 a车辙深度的对比,基于时温等效的车辙预估计算结果与实际相符。恒温作用下的沥青路面车辙计算方法提高了车辙预估的计算效率,并通过低温季节与高温季节转化时间的对比,得到车辙主要发生的月份,为道路维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评价,首先总结了微表处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然后对微表处施工前后的路面进行了渗水系数、抗滑摆值和车辙深度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微表处技术能有效提升路面的抗渗性能和抗滑性能,并可修复车辙病害。  相似文献   

13.
王磊 《北方交通》2020,(7):46-49
考虑车辙发生的内外因作用,进行我国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的车辙预估模型敏感性分析。首先采用SPSS工具进行正交试验设计,考虑交通荷载水平、沥青混合料层厚度、等效温度和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四个因素,分别取五个水平,对各设计参数不同水平下的车辙深度进行数值计算。最后采用Origin工具绘制正负相关性图,分析不同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所确定的范围内,车辙等效温度对车辙深度影响最大,其次为动稳定度,再次为交通荷载等级。最后根据敏感性分析结果,提出改善沥青路面高温抗车辙性能的针对性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14.
依托济青高速公路,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车辙深度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计算和实测的车辙深度基本吻合;分析得出了轴次、沥青面层铣刨重铺厚度、车辙深度三者之间的数学模型以及沥青路面维修后车辙最小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以潇湘大道为依托工程,对其路面近5 a的车辙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找出车辙发展规律,并建立潇湘大道未来10 a车辙数据的动稳定度车辙预测模型、GM(1,1)模型、改进GM(1,1)+RBF模型,基于检测数据对比分析3种预测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路面通车前2 a,车辙发展比较平稳,第3年开始发生突变和质变。路面通车5 a以后,各类车辙保持在较为平稳的状态,但一直在持续发展中。沥青路面流动性车辙深度预测模型中车辙预测值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最大绝对误差不超过0.1 mm,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动稳定度车辙预测模型的车辙预测结果与实测值最为接近,其次为灰色神经网络的组合改进后GM(1,1)+RBF模型,传统的GM(1,1)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差异略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沥青路面车辙的产生机理进行了详细全面的阐述,并根据具体形式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养护方法,为沥青路面从设计,施工到养护提供了一些参考。车辙是沥青路面使用期内的常见破坏形式之一,车辙常见于沥青柔性路面,位于行车道车轮行驶处,每个车道有两条车辙,多数是由于超载车辆反复行驶、碾压、挤压形成的带状凹槽。  相似文献   

17.
车辙是沥青路面特有的一种损坏现象,沥青路面车辙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交通、气候、以及沥青层厚度和结构组合等因素,而且车辙常常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结合车辙试验,对车辙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为沥青路面在设计中减少和避免产生车辙,以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品质和安全性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张家口通泰大桥钢桥面铺装体系为研究对象,对影响沥青路面车辙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各种因素与车辙深度之间的关系,并对通泰大桥的车辙进行了计算,有关方法可以为国内类似桥梁的沥青混凝土铺装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车辙是沥青路面结构层及土基在行车重复荷载作用下,以及结构层中材料的侧向位移产生的累积永久变形;这种变形出现在行车轮胎处,即形成路面的纵向带状凹陷;车辙是高级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型式。根据近几年河北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情况,详细地分析了沥青路面出现车辙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减轻车辙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赵若 《交通标准化》2014,(10):83-86
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能避免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等病害,但抗车辙性能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因素.通过对重载交通条件下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进行系统研究,以及对抗车辙能力等路用性能的检验,得出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车辙深度相差不大,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没有明显早期损坏,具有良好的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