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柴油车已经成为大气颗粒物(PM)和氮氧化物(NOx)主要的排放源之一。为了提高环境空气质量并降低柴油车的污染物排放,可以通过安装尾气后处理装置来减少PM和NOx的排放。如何使后处理技术与车辆降低PM和NOx排放的需求相匹配,以实现稳定的减排效果,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柴油车尾气中PM,以及NO和NO2等关键参数,对于设计尾气后处理装置(如DPF和Urea-SCR)以及设定DPF再生和Urea-SCR喷氨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柴油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PM的浓度、粒径分布、化学成分和形态特征,以及NOx(NO+NO2)和部分PM前体物的排放特性。同时,分析了车辆行驶状况对尾气PM浓度和粒径分布的影响,为在用柴油车加装尾气后处理装置以降低尾气污染物排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博世最新柴油喷射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忻文 《汽车与配件》1998,(27):17-18
汽车发动机对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降低其污染物的排放越来越受到重视。柴油机特别是直喷式柴油机因其燃油经济好、CO_2排放量低而日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柴油机的NOx排放较高,尤其是具有很大潜在危害的微粒(PM)排放也很高。 欧盟计划在10年内将使用柴油发动机的车辆的NOx的排放减少90%,PM的排放减少70%。柴油发动机的商用车辆的PM和NOx排放量要求10年内降低  相似文献   

3.
通过深圳市车流量信息摄录及数据核实,获得深圳市柴油车的基本结构组成,货运车辆在柴油车中所占比例达到了81.5%,是深圳市PM与NOx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通过使用OBS2200与ELPI进行实际道路情况下的车载测试,得到了深圳市主要类型柴油车PM的排放因子:其中轻型货车1.4691g/km、货柜车4.1756g/km、重型货车2.3818g/km、客运车辆1.6954g/km;以及NOx排放因子:轻型货车4.44581g/km、货柜车8.4848g/km、重型货车10.7517g/km、客运车辆8.5656g/km。并由此计算出PM的年排放总量为39171.20t;NOx的年排放总量为120614.01t。统计结果表明,占柴油车总数6%的国Ⅰ货柜车产生了27%的PM排放。深圳市20%的高污染柴油车的PM与NOx排放量超过所有柴油车的PM与NOx排放量的70%。  相似文献   

4.
美国2007排放法规要求的PM排放和NOx排放将大幅减少,重型发动机将不得不应用各种排气后处理装置。虽然从2007年2010年NOx排放和非甲烷碳氢化合物排放限值是逐渐变得更严格的,但PM排放限值(0.01g/bhp.hr)从2007年开始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5.
EQ6BT180柴油机降低NOx和PM排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明彪  李欲晓 《汽车技术》2002,(5):27-29,42
介绍了在EQ6BT180柴油机上进行降低NOx和PM(微粒)排放的研究,通过具体的试验,分析了喷油泵泵端压力、喷油器孔径和孔数,燃烧室形状,供油提前角及进气温度等因素对NOx和PM的影响,并通过产品改进使EQ6BT180柴油机的排达到了欧洲I号排放标准的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柴油发动机的主要排放物PM和NOx此消彼长的trade-off关系,以及降低柴油发动机排放常规技术路线的利弊。得出柴油甲醇组合燃烧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PM和NOx的排放;甲醇还能作为燃料提供动力,替代柴油,缓解石油能源紧张的局面,是目前一种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排放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柴油轿车燃用煤制油的排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帕萨特柴油轿车分别燃用沪四柴油和煤制油的排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沪四柴油比较,该柴油轿车燃用CTL的CO、NOx、C+NOx、PM和CO2排放分别降低39.3%、6.2%、6.4%、32.7%和2.5%;GB18352.3—2005Ⅰ型试验循环中,该柴油轿车城区循环的CO排放较高,在城郊循环的NOx、HC+NOx和PM排放较高,城区循环和城郊循环的CO2排放相当。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NOx和PM的机内净化方法,试验分析了EGR、高压喷射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低NOx和低PM两种理想燃烧模式对应放热率参数的阈值。结果表明:NOx净化达到欧Ⅳ标准时,所对应的归一化放热率阈值为0.045~0.049°CA-1;PM净化达到欧Ⅳ标准时,对应的归一化放热率阈值为0.045~0.06°CA-1;二者同时达欧Ⅳ的归一化放热率阈值为二者的交集0.045~0.049°CA-1。  相似文献   

9.
发动机应对美国2007排放法规的技术方案(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对后处理系统的评价 4.1单一措施和联合措施 除非新的发动机技术能极大地提高缸内峰值压力,那么只有将PM和NOx后处理措施联合使用才能满足2007(美国)排放法规。如有可能采取缸内措施,NOx后处理的利用可以延迟到2010年。PM过滤的高效率不成问题,但是必须利用燃烧系统降低N0x排放的潜力,并结合NOx后处理措施的利用。从目前的观点来看,SCR和NOx吸附器技术都有应用潜力,尽管SCR模块有二次工作介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车用柴油机的13工况法PM和NOx比排放量与最大矩阵工况排放浓度的关系,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很好的非线性相关性,可通过最大转矩工况PM和NOx的排放浓度直接估算13工况法比排放量,从而减少排放特性优化试验的人力、物力消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