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上海交通大学船模试验池对简易导管螺旋桨进行了多种方案的系列试验研究。本文主要介绍其中性能比较优秀的两组简易导管螺旋桨,即JD75导管+Ka4-70螺旋桨系列和JD7704导管+Ka4-70螺旋桨系列,前者是适用于改善操纵性能的转动导管,后者是改善后退性能的简易导管。文中除给出两组导管螺旋桨的敞水特性曲线外,还给出了通常沿用的(1/2)B_p~δ设计图谱和相应于最佳状态的简易图谱。 并与国外有关导管螺旋桨性能进行了比较。 JD7704的试验结果还表明:发展一种正倒车性能兼优的导管螺旋桨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谢东维  林焰  刘寅东 《船舶》2007,(6):9-13
介绍了使用VB语言编制的JD75及JD7704 Ka系列简易导管螺旋桨设计的程序.该程序根据多工况船舶螺旋桨选择设计工况的特点,提供了两种设计模式供用户选择,以此达到选择较佳设计工况的目的;引用AutoCAD对象库提供的方法帮助完成设计过程中的一些计算.  相似文献   

3.
JD槽型水舱特性和减摇性能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槽型减摇水舱尺度的变化对船横摇运动有一定的影响。根据上海交大船舶流体力学研究室槽型减摇水舱模型试验的结果,给出JD槽型水舱的阻尼系数值。 用渡边理论和Conolly理论计算了不同排水量和横摇周期时,船装槽型减摇水舱后的横摇响应曲线。用ITTC双参数海浪谱预报了不同有义波高时水舱的减摇效果。 通过回归分析给出槽型水舱减摇效率的计算公式,并与试验资料进行了比较,表明计算公式是满意的。 给出船在安装JD槽型水舱计算减摇效率的公式和图谱以供初始设计时使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导管螺旋桨的效率、推迟水流从导管后缘内表面的分离,根据襟翼增举的原理,作者设计了一套后缘开缝襟翼剖面双体导管。初步试验后选择JD11、SD11两个双体导管与15只荷兰船模试验池的Κα系列螺旋桨相配合进行了敞水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双体导管及螺旋桨的一些主要参数对敞水性能的影响。同时,给出了敞水效率较高的SD11 Κα桨系列的敞水性征曲线、回归多项式及(1/2)B_p~δ图谱。  相似文献   

5.
深潜器等厚导管螺旋桨敞水性能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三维设计软件系统SolidWorks对No.37 Ka4-70导管螺旋桨进行了三维实体建模,并对某深潜器使用的No.37导管外形进行了等厚处理。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两组导管螺旋桨模型进行了敞水数值模拟,得到了导管螺旋桨的推力,扭矩及其效率,并与图谱数据对比,证明了文章数值方法的有效性。比较数据分析了No.37导管等厚变化对ROV推进性能的影响,总结了No.37 Ka4-70等厚导管螺旋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展弦比 λ 分别为0.75,1.00,1.25,1.50的四对倒车舵模型在敞水及桨后状态下进行试验。舵的截面形状系由折线构成;采用 JD7704简易导管+K_a 系列螺旋桨。在桨后试验状态下,螺旋桨负荷的变化范围是 B_p=20~120。试验是在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的大型水筒中完成,试验水速2.5m/s,模型的 Reynolds 数为(3.12~5.78)×10~5。试验结果经过数据处理,分别给出了舵的升力系数 C_L、阻力系数 C_R 及力矩系数 C_M 多元回归表达式,并绘成图谱以便应用(限于篇幅,本文只给出部分结果)。  相似文献   

7.
<正> 本船系按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南通分公司为拖带1000t级驳船和港作需要,兼作短途输送工作人员上下班用的交通工具(载客不拖带)而设计,由江苏省无锡船舶修造厂建造。1.船舶主要参数总长(不包括护舷) 27.20m水线长 26.00m型宽 7.40m型深 3.20m平均吃水 2.30m首吃水 1.90m尾吃水 2.70。排水体积 208.00m~3方形系数 0.470棱形系数 0.565中剖面系数 0.831水线面系数 0.747浮心纵向位置 +0.30m船员 10人铺位 12张客位 26座自持力 6昼夜续航力 370km2.总体设计本船为钢质、单底、横骨架式结构,首柱前倾,巡洋舰尾,采用JD75+Ka4型转动导管螺旋桨推进系统,航行作业于内河A级航区。  相似文献   

8.
无轴轮缘推进器水动力性能分析及桨叶强度校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FD数值计算,计算了某无轴缘推进器轮缘内外表面,前后端面的摩擦扭矩值,并与经验公式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轮缘总摩擦扭矩与经验公式值误差在1.3%之内。通过采用相同的方法计算JD75+Ka4-70导管桨的水动力性能,并与实验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向流固耦合方法对桨叶的结构强度进行计算分析;并对原型桨的桨叶厚度分布进行了改变,分析桨叶厚度分布改变对无轴缘推进器水动力性能及桨叶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再设计桨的质量、推力、扭矩均有所下降,效率提高了2.1%。虽然桨叶最大变形量及最大等效应力均有所增加,但仍满足强度要求。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条件下,可以通过有限元计算方法选择较为合适的桨叶厚度分布,提高无轴轮缘推进器的敞水效率。  相似文献   

9.
螺旋桨设计图谱的数学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多元多项式回归分析方法给出了螺旋桨设计图谱(B_p~(1/2)~δ图谱)的一种精度较高的数学表达形式。所得的回归表达式适用于电子计算机进行螺旋桨图谱设计。文中给出了目前常用的 B 系列和 AU 系列的敞水性征曲线和 B_p~(1/2)~δ图谱的多项式表达式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案原告/南京纺织品进出口公司。被告/上海捷达国际运输公司(简称JD),被告/东方海外货柜航运(中国)公司(以下简称OOCL)。案情简述如下: 1995年12月,原告和美国WHEEL PLUS INL公司签订了售货确认书,买给该公司价值约111万美元的螺丝刀等各式工具。1996年1月3日香港YF受买方委托开具了金额为111万美元的不可撤消的即期信用证。1月23日,原告向被告JD出具了两份出口货物明细单,该单载明要求出具NBM TRANSPORTATION(U.S.A)LTD提单。2月3日,JD按照出口货物明细单的要求,由NBM签发了托运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多跨板架整体失稳的问题,提出一种对规范Smith法扶强材单元载荷-端缩曲线的修正方法,并给出计算公式。结合3块实际的板架模型,分别计算并比较了规范的载荷-端缩曲线、理论修正法载荷-端缩曲线以及非线性有限元法载荷-端缩曲线,验证了修正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长江客货船船模系列试验的主要对象是长江干线双桨客货船。对长江短途区间班轮和船型类似的内河船舶,也可参考使用。其船型参数范围如下: δ:0.52~0.64 L/B:4.6~7.0 B/T:3.6~6.0 文章给出了船型和阻力两套主要图谱。阻力图谱在F_n=0.20~0.32的范围内,以剩余阻力系数C_R形式给出。此外,还给出了当设计船舶的水线面系数和系列船型的水线面系数不同时的型值修正值和阻力修正图谱,以及变化吃水状态的阻力修正曲线。所有阻力图谱均用ITTC相关线计算摩擦阻力。文中也给出了将系列船型的阻力值转换到用柏兰特-许立汀(Prandtl-Schlichting)摩擦公式的转换方法。文章还介绍了系列船型与优良实船以及泰勒(Taylor)系列的阻力比较。最后通过一个计算实例介绍了图谱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船艇》1991,(4)
由航天部委托为国防特重工程 DF-31配套而设计的 JD02-15型、15KW 然气轮机发电机组,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学研制成功。该产品为上海交通大学与航天部共同研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交大船模试验池发展了一种JDC三叶调距桨系列,该系列包括盘面比为0.35、0.50及0.65三组螺旋桨。本文介绍JDC 3-50螺旋桨系列的试验结果。试验数据用回归分析法由DJS-6电子计算机进行整理,文中给出了多项式的回归系数,常用的(1/2)B_p~δ图谱和静态水动力矩性征曲线,此外还给出了简易设计图谱和初始螺距比时的离心力矩系数。 与国外几个螺旋桨系列性能比较表明,JDC 3-50系列的敞水性能是比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有限元软件France-3D对含有多个裂纹的平板进行应力强度因子计算.通过定义基础裂纹、干扰裂纹以及干扰参数r,α,β和2b等,给出了随干扰参数r,α,β改变,干扰裂纹对基础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影响的λ-4,λ-α理曲线,并分析其规律,其结果可为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Z85C30芯片的AIS协议帧结构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通信协议的帧结构和Z85C30串行通信控制器的内部结构和基本功能。然后给出了所设计的AIS终端的结构图,着重对基于Z85C30实现AIS链路层帧结构的方法作了详细的论述,给出了实现AIS帧结构的软件流程图以及系统实验中所得到的AIS帧结构波形,实验效果明显。该研究对开发AIS设备和设计基于Z85C30系列芯片的硬件系统都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束水"理论的构想,分析了黄河下游4级航道的有效宽度为85m,并进行了航道断面验证;从通航保证率的角度分析得到了通航最小流量为156.24m3/s,并利用PⅢ型曲线从多年的流量上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4个工程进行的6根直径为1.0m、长度为59~70m的钻孔灌注摩擦桩的静载试验,对大直径钻孔灌注摩擦桩荷载的传递机理、荷载—沉降量曲线、桩身轴心压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桩侧摩阻力与桩土相对位移关系以及桩蛸反力等进行了计算分析,给出了主要土层的桩侧摩阻力与桩土相对位移关系曲线,提出了考虑桩土相对位移影响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摩擦桩极限承载力计算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造船市场的需要,本文在对已建150~5000吨级分节甲板驳和分节槽形驳实船资料进行回归计算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分节驳钢料净重、满载排水量以及载重量的计算式,并以简捷、明瞭的形式给出了较为实用的估算曲线。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给出一组开孔率为0~30.19%的船用平板舵的水动力性能试验曲线,分析了开孔舵的原理,并对开孔翼绕流理论计算中的透气系数(Porosity Co-efficient)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开孔平板的透气系数的具体数值,使开孔舵的升力特性的理论估算有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