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小型耙吸挖泥船灵活机动,适应性强,拥有广大的市场空间.近些年国外中小型耙吸挖泥船发展迅速,开发的新船型经济性能优越.文中分析了IHC公司近20年来中小型耙吸挖泥船船型数据,从主尺度、线型、动力布置等方面分析其发展趋势,为新式中小型耙吸挖泥船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收集的目前世界上泥舱舱容30,000m3以上超巨型耙吸挖泥船资料,结合工信部3万立方米级耙吸挖泥船自主研发课题及目标船型38,000m3耙吸挖泥船基本设计,对超巨型耙吸挖泥船的结构设计包括骨架系统、泥舱结构型式、结构钢材等进行比较和选取,并对船体总纵强度、疲劳强度及船体振动分析进行阐述。本文对超巨型耙吸挖泥船结构设计和强度分析可提供参考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
20000m3耙吸挖泥船“通途”的研发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根据国内第一艘20000m3耙吸挖泥船 “通途”号的自主研发设计,介绍了船型优化、线型优化、动力系统设计、深水疏浚性能的实现、集成监控系统、优化布置与节能环保等关键研发内容,并通过与国内外同类船型主要技术参数的比较和分析,对国内耙吸挖泥船的发展趋势以及和国外的差距阐明了见解。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上世纪70年代进口的1500m^3耙吸挖泥船更新换代工作的回顾,重点描述了更新船型的技术形态及运作模式,通过新老船型详实的资料数据比较,不难看出上世纪90年代自行研制的新一代耙吸挖泥船技术形态和效益有了明显的提升,为我国耙吸挖泥船的技术进步和跨世纪的发展作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可兹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徐明琪 《船舶》2001,(5):13-16,20
耙吸挖泥船是挖泥船大家族中技术形态较为复杂的船型,本文介绍的航浚14号为原日本进口500m^3耙吸挖泥船的升级换代产品。  相似文献   

6.
杨守威  李昕  张博文 《水运工程》2014,(12):196-200
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的进一步上延,对维护疏浚船舶装备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长江下游深水航道维护疏浚特点、疏浚船舶船型适应性、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以大中型耙吸挖泥船为基础的适应下游深水航道维护疏浚的船型配置方案,并对主力船型——大型耙吸挖泥船的设计和疏浚效率改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耙吸挖泥船是高能耗的施工船舶,研究和应用节能减排技术降低能耗,不仅可以为疏浚企业节省燃油费用,还可以减少船舶造成的环境污染,获得经济和环保双重效益。介绍挖泥船节能减排的含义和评价指标,从船型设计、推进动力系统优化、疏浚机械和集成监控系统开发及设计建造单耙挖泥船等方面讨论耙吸挖泥船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8.
耙吸挖泥船是高能耗的施工船舶,研究和应用节能减排技术降低能耗,不仅可以为疏浚企业节省燃油费用,还可以减少船舶造成的环境污染,获得经济和环保双重效益。介绍挖泥船节能减排的含义和评价指标,从船型设计、推进动力系统优化、疏浚机械和集成监控系统开发及设计建造单耙挖泥船等方面讨论耙吸挖泥船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9.
叶昊  纪凯 《船舶》2014,(3):14-19
大型或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采用优选的双尾鳍线型,同时与带折角线的前体线型有机结合,可有效降低总阻力,提高推进效率。文中结合38 000 m^3耙吸挖泥船带双尾鳍的浅吃水肥大船型的船型特征,利用CFD分析技术对该船的艏艉线型进行设计与优化,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线型船的航速超过了设计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内第一艘20000m3耙吸挖泥船"通途"号的自主研发设计,介绍了船型优化、线型优化、动力系统设计、深水疏浚性能的实现、集成监控系统、优化布置与节能环保等关键研发内容,并通过与国内外同类船型主要技术参数的比较和分析,对国内耙吸挖泥船的发展趋势以及和国外的差距阐明了见解。  相似文献   

11.
戴菁  刘厚恕 《船舶》2008,19(2):35-39
简要介绍了耙吸挖泥船泥舱泥门的发展演变,以及有关设计要素和经验数据,通过统计数据表明大通径单列泥门的耙吸船近年来在国外呈上升趋势,同时对大通径单列泥门在国内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  相似文献   

12.
目前耙吸挖泥船疏浚效果的评价主要依靠施工人员的常识经验,例如以牺牲大量的施工时间来换取泥沙产量的最大化,反而造成单土方成本较高。结合耙吸挖泥船厦门港实测施工数据,构建多指标疏浚性能评价体系,各性能指标的权值采用熵值法进行确定。研究表明:多指标评估体系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耙吸挖泥船疏浚性能,且与挖泥船辅助决策系统的测试结果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3.
结合国内外超大型绞吸挖泥船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天鲲"号超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的船型、主尺度和总布置等总体设计要点进行详细论述,形成了大型绞吸式挖泥船船型论证分析的总体思路,为超大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的总体设计提供参考,提升了国内整体绞吸船的设计和建造水平。  相似文献   

14.
柯军  向阳 《船舶》2007,(3):61-63
"三缆定位"为绞吸式挖泥船的定位方式之一,比起"钢桩定位"方式,它更适合大挖深、大风浪等恶劣工况,但其原理上更复杂,对技术要求更高."三缆定位"主要通过绞吸式挖泥船尾部的三根定位钢缆来给船舶定位.众所周知,绞吸挖泥船的施工精度,主要由船舶的定位精度来决定,所以,一个准确高效的"三缆定位"算法将是系统设计的核心.通过对"三缆定位"控制原理及过程的描述,最终实现了绞吸式挖泥船的"三缆定位".  相似文献   

15.
在单桨船自航性能预报二因次与三因次标准方法与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耙吸拖力自航试验及实船耙吸拖力预报方法。选取5条不同型号的双桨耙吸挖泥船进行模型试验,分别用二因次与三因次方法对耙吸拖力进行预报。根据预报结果对三因次法中的功率因子与转速因子进行回归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最终预报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耙吸式挖泥船进行航道疏浚作业时,吸入的黏土容易在耙头内部堆积造成堵塞,导致疏浚效率下降的问题。通过研究耙头的结构发现,防止杂物进入泥泵的格栅为黏土堵塞的主要位置,对其进行基于双欧拉模型的流体动力学仿真研究,得出不同的工作参数和格栅角度对耙头压力、速度、泥沙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耙头内部低速区容易发生泥沙沉积,高压水射流能提高局部流速,促进泥水混合,有利于泥浆的输送,施工过程如遇黏土将格栅前移能有效防止施工过程中的堵耙现象,提高耙吸式挖泥船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绞吸式挖泥船的性能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玉臣 《水运工程》2004,(11):21-21,30
通过对港口、航道清淤工程的实际操作,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绞吸式挖泥船良好的特性和基本原理,并对其设计和建造方面提出几点建议,以供进一步改进挖泥船的性能做参考。  相似文献   

18.
耙吸挖泥船的结构设计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东亚 《船舶》2010,21(4):20-23
结合8 500 m3耙吸挖泥船的设计经验,对耙吸挖泥船结构设计中具有共性的主要技术问题予以归纳分析,对涉足此类船舶结构设计的专业工作者有较好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郑金龙  周丙浩 《船舶工程》2020,42(S1):423-425
文章针对耙吸挖泥船艏喷喷嘴,以喷嘴出口半径、延伸段长度、喷嘴特征长度、艏喷管径为母型参数,计算不同喷嘴特征参数下的喷射特性,并构建出口喷射速度、喷嘴应力及散落度参数化函数,采用熵权法进行参数权重分析,形成一套耙吸挖泥船艏喷喷嘴结构设计优化方法。本文的研究成果对耙吸挖泥船艏喷喷嘴喷射特性的研究,以及完善耙吸挖泥船艏喷喷嘴的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疏浚工程施工区存在大量石块时,常导致耙吸船在施工过程中频繁堵耙、堵泵。为此,对不同类型的防石格栅进行试验和研究。结果表明钢丝绳格栅最适合多石区域的施工,能大幅减小堵耙几率,提高生产效率,缩短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